文/ 汪纯

在工作场所和家之外,西方人找到了咖啡馆作为“第三空间”,在家之外度过空闲时光或者和同事朋友小坐。那么中国人呢?当然是去茶馆了。

民国十大小茶馆(民国的茶馆长啥样)(1)

在民国的茶馆除了喝茶以外还能干啥?首先,可以谈生意,见朋友。各个地区的商人会有自己的“会馆”,但是发展到后来也有很多跨区域的行会,行会成员间要开个会商量什么事情,在外面找一个茶楼显然比去区域性的会馆要合适。包括各大青楼的妈咪,也会时常约在茶楼谈事情。另外生意上有争议的双方,也会再找个第三方,到茶馆来喝茶评理。有的中介人成天在茶馆里“上班”,租办公室的钱都省了。比方说这些中介人平时就在茶馆坐着,要找工作的和要招人的都去这茶馆找他,而这个中介人每促成一笔交易就拿一笔提成。

除了谈生意,还可以认识同好,各种“兴趣小组”会在各茶楼定点集会。比如玩鸟的,可能每天都提着鸟笼子到同一个茶馆去,碰到同好就互相交流,比谁的东西好,互相撕逼较劲。和鸟相似的,自然还有蟋蟀。夏秋之交玩蟋蟀的人捉到蟋蟀,就开始在茶馆买卖蟋蟀和斗蟋蟀,到了中秋之后,战斗力最强的蟋蟀,会到茶馆进行终极比拼,有点华山论剑的味道。每年的蟋蟀争霸赛还会吸引小圈子以外的人参与押注赌博。除了斗蟋蟀的,当然也有在茶馆比拼棋艺的,还有在旁边观战赌输赢的。也有干脆把茶馆和麻将馆混合经营的,白天开茶馆,晚上开赌局,24小时不打烊的。

人艺话剧《茶馆》

理论上,开赌场是不合法的,不过中国的事情嘛……有些赌场根本就是警队开的。所以开茶馆也不是谁都干得了的活,确实要很机灵,黑白两道都招呼好,汉口有句老话,“不是光棍,不开茶馆”。就算不是光棍,至少要像样板戏里“阿庆嫂”那样的人才可以开茶馆。

民国十大小茶馆(民国的茶馆长啥样)(2)

除了以上这些“正事”,在茶馆还可以吃东西。高档茶馆有记讲究的茶配精致小点,面向劳工阶层的茶馆则提供大碗茶、包子和炒菜。除了茶楼自己卖的食品,也会有小贩走进来兜售小吃。然后,可以理发、修脚、掏耳朵、捶腿……很多小贩会到茶馆来给客人提供这些有偿服务,多数茶馆也不会阻拦。

在茶馆里,更可以听到,或者传播新闻八卦,各种小道消息。也有闲人成天坐在茶馆和人清谈,争论“国家大事”。不但喝茶的各色人等会说八卦,茶馆的说书人也善于结合时事热点来改编成通俗文学,怎么惊险离奇煽情怎么来,不知道多少都市传说都是从茶馆传出来的。

对于欧洲人来说,茶叶是进口高档货,所以茶馆是斯文人/女人的地方,酒吧是男人去喝醉然后发酒疯的地方,而咖啡馆则介于茶馆和酒吧之间,会有人讲黄段子,会有人大声就时政进行争论,甚至打架或决斗。西方的茶馆、咖啡馆、酒吧的功能都能够在不同类型的中国茶馆上实现。而且面向各个阶层的都有,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按照清净雅致和热闹嘈杂,分为“清”、“荤”,此外各茶馆也会根据消费群体的实力清晰定位。有钱人可以喝着名贵的茶,听着琴,在建在花园里的茶楼上闲坐聊天;劳工们也可以在街边的茶馆喝着大碗茶解决掉两顿饭顺便看看戏,有的茶馆甚至是人力车夫交接班的定点茶馆。

民国十大小茶馆(民国的茶馆长啥样)(3)

茶馆还提供各种表演,有弹琴的、说书的、唱戏的、还有表演皮影戏和木偶剧的。民国时电影和西式戏剧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当贵,相对而言各种本土戏剧价钱却亲民得多。买一杯茶,看表演就不必再付费,因为看表演费用是包含在茶钱以内的。在表演时段内的茶钱,茶馆老板会和艺人会分账,客人给表演艺人的打赏另算。有时候梨园和茶园也混业经营,戏曲爱好者也常上台玩票……有的茶馆还兼营澡堂子,客人可以喝了茶去泡澡然后再继续喝茶。

有西方的连锁咖啡馆到中国之后抱怨翻台率太低,太多人喜欢点一杯东西就在店里一坐几个小时。看了这些你明白了吧,真不是针对他们,在没有咖啡馆的年代,中国人还不是经常在茶馆里一坐一天。

民国十大小茶馆(民国的茶馆长啥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