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下载健康界客户端 查看更多医疗资讯
来源:精准医学、人民日报、医学论坛网
1月5日,一则关于“四川女子手术后纱布遗留体内4个月后死亡”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攀枝花市卫计委1月11日22时30分在其官网公布了调查和处理结果,该事件被定性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攀枝花宏实医院承担主要责任。
在死者袁平秀肠道内的三块纱布,是她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实医院做“剖宫取胎术”时遗留的,就是这三块纱布,最终引发患者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吊销攀枝花宏实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吊销主持术前讨论和手术主刀的医生文莉琼《医师执业证书》;
吊销器械护士苏阿芹《护士执业证书》;
吊销巡回护士周燕《护士执业证书》;
暂停参与术前讨论的医生胡晓峰执业活动。
攀枝花宏实医院在这起医疗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调查结果证实,医院存在手术室能力建设不足、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制度落实的监督纠错机制等问题。并且在此次手术更换手术包过程中,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相关制度,由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家属曾多次找医院讨要说法被冷落
死者丈夫尹江告诉记者,从妻子袁平秀手术后出现腹痛的情况,一直到她死亡,家属曾多次找到宏实医院和攀枝花市西区卫计局讨要说法,但都遭到了对方的冷落。
直到事件被媒体介入曝光后,在2018年年底,西区卫计局才出面组织宏实医院和死者家属进行私下协调,由宏实医院单方支付98万元的赔偿款。但要求是,死者家属不得再追究医院其他责任。
一条鲜活的生命逝去,对亲朋好友的打击,对涉事医护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时间并不能抚平所有的创伤。
这份调查报告,揭露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澄清了一些疑问。
1、纱布是哪里来的?
调查报告指明:死者袁某肠道内纱布系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实医院行‘剖宫取胎术’时遗留的。
死者已经火化,但纱布还留在家属手里,任何医院采购纱布、针线都不可能是一块一块、一根一根的买,都是成批的。
把纱布交给有关部门,和医院现有的成品一做对比,出处一目了然,这也是涉事医院迅速赔款的原因。
2、纱布怎么会留在腹腔的?
调查报告指明:在此次手术更换手术包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相关制度。
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本来决定做一个‘剖宫取胎术’,术中突发数次心率、血压下降,涉事医院医生一边抢救一边向上级医院求救。
在等待专家驰援的过程中,台上医生此时用几块纱布排肠检查,会诊专家发现胎盘植入,决定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不同,手术包需要更换。
手术室里乱做一团,麻醉机在报警,手术医生在呼喊,跑来跑去的人有的在拿血,有的在拿药……忙乱中很容易出错。
病人情况危重,医院已经联系了直接转上级医院ICU做下一步抢救,‘子宫切除术’ 手术包里的器械纱布对数,忽视了上一个包的情况。
幸好此次调查处理严肃而公允,没有追究中途上台切子宫的外院医生的责任,把棒子落在了手术室护士和全程做手术的医生身上。
3、纱布为什么会进小肠的?
如果是术中损失肠腔,台上的医生会在请妇产科医生会诊的同时,请胃肠外科医生会诊,反正已经惊动一尊菩萨了,何不多请几尊,风险共担?
术后患者自己吞下去的更不可能,术后腹痛140多天,如果是术后立刻吞的,要么卡在胃里,要么早就拉出来了。
如果是最后时刻才吞的,患者不会反复多次看病,并且也不容易找到140多天前手术医院的纱布,况且家属也不会坚持不懈的寻求事情真相。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但很快我就想通了:纱布在腹腔里,由于包裹感染肠道出现破口,肠道蠕动过程中纱布由此破口缓慢进入肠腔,只能说人体器官是很奇妙的。
不少医生会质疑这个说法,但其实是有相关个案报道:一块30厘米*30厘米的纱布,从肠腔一个2厘米的缺损进入肠管。
4、为什么之前没发现纱布?
患者术后腹痛146天,在3家医院前后6次住院检查,都没有发现纱布,主要的问题纱布没有显影条。
CT、超声、核磁,甚至胃镜都做过了,影像学上的确没有腹腔异物的表现,所有的资料留在那里,千万不要说其他医院水平差,当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呀?
没有显影条的纱布上手术台,在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临床上就是会遇到一些千奇百怪的事情,一个事故的发生,任何可能都要想到,这样才不会被惯性思维所误导。
没有明确的剖腹探查指证,医生是没办法手术的,毕竟人的肚子不是汽车引擎盖,想打开就打开。
5、有没有超范围行医情况?
家属有质疑,作为骨科医生的李某,参与到了手术过程中,合理合法吗?
一般来说,专科专治,每个医生都会在自己注册的领域行医。但一个大型抢救需要动用很多资源,在危急时刻,跨专业参与抢救不属于超范围职业。
6、为什么要做‘剖宫取胎术’?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子宫切开,再拿出这个不要了的宝宝,不是有药物引产,从阴道里出来的方法吗?
调查报告里指出:‘剖宫取胎术’无手术指征,参与术前讨论的文医生负主要责任,胡医生负次要责任。
这应该是当地卫计委组织一群专家讨论后的结果,但我保留个人意见,我们不能把自己医院的管理和水平照搬到全天下所有的医院。
还是那句老话:能生自己生,尽量不要剖宫产。
对于一个基层医院来说,没有影像科室的准确判断,没有输血科资源的充足供应,没有外科内科ICU的强大支持......
死者袁某既往做过剖宫产,这么大的月份,要么转到上级医院,要么只能选择自己认为最安全的方式。
没有医生愿意自己的病人出事,当意外来临的时候,医生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船上就是病人。
要么逃出生天,要么船毁人亡。”
不免叹了一口气:“这事儿算是坐实了,的确是医护人员的问题,大家肯定会鄙视嘲笑我们的。”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群体,都有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通过一件好事或者一件坏事来衡量整个行业,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
我们学习其中的教训,总结类似的经验,向涉事人员追责,向家属社会道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一条‘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事故从来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积少成多,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错了就是错了,这起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用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每一位医疗从业者都敲响了警钟。
近期热点
版权声明
注:转载仅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健康界。
文章转载,请关注“健康界”公众号
点击“福利”菜单,——转载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