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1)

这首最适合中学生阅读。情窦初开,最多幻想的时期,一首爱情追求写得如此动人的词作,自然深受欢迎,深印脑海。

相对来说,辛词的爱国、主战。稼轩最关键的一面,反而埋没了。更有趣是这首词的解读向来有争议,一以爱情诠释,正是中学时老师所提;一讲家国怀抱,比较少人知道。

家国怀抱,最著名的讲法出自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稼轩对自己的怜悯,不单止讲爱情,而是别有更大的情怀。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2)

辛弃疾画像

自屈原楚辞起,中国文学有「香草美人」的传统,许多植物、美人的比喻,都是对家国有所寄托,绝非表面这么简单。

哪一种解法更加合理呢?

稼轩题作:「元夕」。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在中国爱情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宵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公认到隋朝初年完全成形,唐朝之后,元宵赏灯的晚会盛大,古代男女会在当日出外,猜灯谜,赏月亮,非常浪漫。现代形容这天为中国情人节,思春男女光明正大互相见面。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

玉壶:既指灯火,又指月亮。

词题已经明确呈现了爱情解读的可能。上半片即描述南宋灯会的盛况,宋朝灯会连开五日,这五日之中,随时可以一见再见心上人。

起首先写「风」、「花」、「树」、「星」,词人的眼光放得很远,在人群之中抬头眺望天空。东风吹动无数高挂灯火,稼轩以树上的千花比喻灯光之明亮,肉眼又如何望得到「夜放花千树」呢?这并非肉眼所见,乃稼轩的心眼,文学家的想象力。

一阵东风,又何止吹动眼前之景,必定早已掠过元宵晚会无数的灯花。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4)

无数灯火,为一实景。由上方灯火,连系宇宙的星光闪烁,又形容紧烟花四起,风吹坠落如雨。由上至下,如雨般吹落于人群之中;青年男女,眼看火花连绵不绝,点捻心中对爱情嘅渴求,又何尝不是受东风受外界撩拨而开之花呢?元宵节千千万万的男女,为爱情而开的花,为一虚意。

「宝马雕车香满路」,表层是说花开之香味,深层即为意中人的香气。靓车随处可见,更加有如荷里活以花朵铺成的红地毯,撩人欲醉,五光十色。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5)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由花至人到香,上半片连系非常紧密。箫声起伏动人,灯饰光流千转。玉壶又可以指月亮,一词双解。由嗅觉的香,到听觉的美妙,再至突然受光眩目以致一剎那间迷蒙。

睁开双眼,「一夜鱼龙舞」。鱼龙形的彩灯翻舞,借此描绘当时民间百姓的载歌载舞,正是所谓的鱼龙百戏,古代杂耍表演。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6)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

下半片显出此词的主题:「寻觅」。

稼轩为何书写此一情景? 上半片写元宵佳节的大环境,下半片集中大环境的个人。街边少女头顶闹蛾儿、雪柳,正是女为悦己者容,盛装打扮。

但稼轩心目中的女神,并不是这堆庸脂俗粉。众女散去,只余下一阵暗淡的香气。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7)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人揭示:这种寻觅并非一时半刻,不只为元宵节男女相遇的一次,也不是初步接触的情爱。元宵晚会,只是一实事之典型,实则象征整个中国爱情文化的男女交会。

稼轩能够千次百次,不断寻觅,在无数人群邂逅偶遇之中,依然寻觅,乃人生终极之浪漫。

人生现实,有诸多限制。稼轩一生于家国,于爱情,亦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古名词,流传至今,必有其由个别而升华至人生的普遍经验,故此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人生感受这句词。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8)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自知如此解词,绝非词中原义。但这一句词的魅力正在于此,我们会忍不住观照自身,爱情、学问、事业无所不入。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稼轩此句之妙,在于不说尽。等到蓦然回首,残灯一角伫立佳人。但是,回首之后呢? 佳人是否有意等候,抑或根本不理稼轩?

读者无从得知,因为一切都止于回首,止于望,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后续如何,一切只能靠我们无穷想象。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9)

回到最原先的问题:哪种讲法更加合理呢?文学诠释为多向立体,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在这首词作,爱情的诠释更具效力。我们不可以针对单一句子,无视整首词所呈现元夕的爱情命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稼轩此词,确实精彩绝伦。就算读者完全不知稼轩,都能以自己的经验细味词中之美。这首词不止写爱情之寻觅,实则乃人生种种理想寻觅之象征。

由热闹以至寥落无人,再至回首。若无之前付出千百度的努力,岂会有蓦然之惊喜赞叹?人生种种理想之寻觅,皆可以此词观之。那人之美,唯有千百度寻觅之人看见。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10)

辛弃疾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终极之寻觅)(1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小书蠹,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