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红底黑字的广告牌,三句充满火药味的问话。

爱女被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威洛比警长,为什么?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1)

挑衅的话语让小镇炸开了锅,同时三个形象也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坚持寻找真凶的悲伤母亲;

罹患癌症深受敬爱的警长;

肆意使用暴力而无能的警察;

在有限的笔墨内,《三块广告牌》把每位主角都包装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的多面体。他们或许不够完整丰满,但在“戏剧空间”里却相当鲜活。

悲伤愤怒的母亲是什么样子?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2)

抬步就在警局与警察针锋相对,出局就怼趴各路好汉,一点不怂。

可Ywan君看到女主一次次酣畅淋漓地怼人,就越觉得那是“一个愤怒的母亲对抗全世界”的悲凉。越坚强就越寂寞、越寻找就越绝望。这是她内心挣扎的真实写照,是属于小人物的无奈,是导演用诙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3)

无奈是愤怒的柴火

燃烧的广告牌、燃烧的警察局、被烧死的安吉拉、被烧伤的迪克逊都无不彰显着这蔓延的怒火不仅燃烧着别人,同时也灼烧着自己。

正如影片中不断提到了“愤怒总是招致更多的愤怒”。可当一切即将失控之时,警长留下的三封信,让角色原本的面目开始逐渐复杂起来。

她并非总是性格粗暴,她只是用愤怒守护住心中那块唯一的柔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她站在窗前,也能温柔地帮一只虫儿翻身。看到过路的小鹿,脸上也会充满温柔与爱怜。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4)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中的这句正好是对女主最好的诠释。她站在法理的高地,却又把自己置身于道义的低谷。

这一切都源于女儿被害前她的一语成谶。现实对她过于残酷,没人告诉这个女人在离婚后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也没人告诉这母亲在女儿被害后的后半生能做什么,抓住真凶成自然成为她唯一的寄托。

可案件的停滞不前,无奈和绝望不断侵蚀着她脆弱的神经。血色晚霞里那殷红的广告牌,它早晚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被淹没。但在斑驳之前,她希望每个经过它的人都看过上面“狰狞”的字,那未声张的正义。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5)

同样无奈的江歌案

在江歌案中,江歌的母亲最初在网上得到广泛的声援。然而,当她坚持要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死刑后,每天在微博上表达对爱女惨死的心痛和愤怒时,开始有人质疑她,厌恶她,甚至留言攻击她。

这个社会总会同情那些柔弱的受害者,因为我比你好,但不会容忍强硬的受害者,因为对不起我那份同情。

可谁又体察到,强硬的背后是愤怒,那么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无尽的无奈~~~

那些无法容忍之人,缺少代入到受害人身份的同理心。他们始终是个看客,可以散发同情心,但有限度,当认为受害人现在有点过分了噢,就会很轻易地翻脸。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6)

暴力与温柔,真实与矛盾,我们终将需要在自己与世界的对抗中,寻找出路。

最终,被女主烧伤的迪克森看着在沙发上熟睡的母亲,轻轻走过,用手抚摸着妈妈的头发,走出门口。

最终,女主坐在熟睡儿子的床边,凝视着他的脸。眼光里都是未曾透露的温柔,缓缓地关上房门。

最终,他们开着车,持着枪,奔向自己的正义。

全文完~~

这里是Ywan的观影日记,分享给你,希望你还喜欢~~~

三块广告牌 凶手(三块广告牌爱女被害)(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