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get不硬的就“耙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川方言称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川方言称谓(四川话百科耙和)

四川方言称谓

要点get

不硬的就“耙和”。

跟我读

耙和【pā hó】

词释义

四川人把不硬的东西叫做“耙和”。这里所说的硬不只是指触感上,也指性格上的强硬或者事情的难易程度。

所以,“耙和”在四川话里面有三种意思:软和;软弱;容易获取的。

造个句

1.这锅蹄花儿炖得好“耙和”(软和)。

2.给他“雄起”!不然他还以为我们“耙和”(软弱)得很。

3.平时上课不专心,考试还想得高分,哪有这么“耙和”(容易)的事。

川话“连连看”——话说“耙”

明代李实《蜀语》:“凡肉之烂者、地之泥湿者、果之熟者、粮食之不干者、人之弱者、物不刚者,皆曰耙。”

四川话里有很多与“耙”字有关的词,比如成都好男人的代名词“耙耳朵”(请点击复习:“耙耳朵”)。

一起来看看更多与“耙”有关的词语——

下耙蛋:袍哥暗语,指说软话。

捡耙和:占便宜。

稀溜耙:非常软和。

“实力”运用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从来都不是一件“耙和”(容易)的事。四川需要新的治理思路、发展思路,来走出一条有四川特色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