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1)

  《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

  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黄黎

  近日上网,有一个叫古零精怪阁店铺,在网上拍卖一封慰问信.标价为¥360.00.没想到,慰问信上第一个签名人竟是我的爸爸黄振荣.并配有慰问信照片和文字,现摘录如下:

  少见的志愿军铁道兵三师慰问信:

  简介:1953年志愿军铁道兵三师慰问信司令部名誉下发的新春慰问信,但由代师长黄振荣、副政委岳心广等人名誉下发,司令部名上没有政委名,较为特殊。黄振荣,曾任三五九旅营长,抗美援朝时任铁道兵三师代师长,1956年率队到北大荒,任八五二农场场长,是国家副主席王震的亲密战友。岳心广,少将,曾任志愿军铁道兵3师副政委兼**部主任、第一副政委。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政委。

  慰问信中副师长名下写的是潘田等人.

  潘田,是妈妈生前常说的三师总工程师潘田吗?带着疑问,我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潘田,网上出现铁道工程专家。铁道兵院校的创建人之一字样,简介如下:

  潘田(1921—2002),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总工程师、副参谋长,原名方焜,1921年12月生于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41年,在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入党前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团结救国社”,入党后曾任大学党支部书记,苏皖区党委南京工委学生工作负责人。1944年大学毕业后就参加新四军,任军报记者。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华东军区兵站部科长,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第四支队总工程师,军委铁道兵团第三师总工程师。1950年参与指挥抢修平汉铁路石(家庄)安(阳)段,提前通车,立大功一次;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三师总工程师、副师长。曾总结提出抢修铁路的设计、测量、备料、施工四项措施,加快了抢修速度,争取了运输通车时间。

  1954年起任铁道兵学校(学院)副校长(副院长)。1963年起任铁道兵司令部总工程师、副参谋长;中国铁道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1983年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军事工程副主编;潘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离休。2002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妻周兰,生前是解放军的一位知名军医。

  儿潘岳(1960年4月-),江苏省南京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真没想到潘田,就是妈妈赵英华生前向我们子女讲述的那个潘田叔叔,会在现代化网络百度上查询到.更没有想到当年爸妈战友潘田叔叔、周兰阿姨已经去世,他们生前和我的爸爸黄振荣,妈妈赵英华在1955年,因各自事业离别,如今在天堂相聚.

  为了怀念他们,我就把妈妈讲得一段没公开的往事,公布于世:

  在1951年2月初的一个漆黑的夜晚,凛冽寒风令人发抖,祖国丹东正处在过年的鞭炮声中,志愿军铁道兵第三师直属机关,却在春节将至,已是炮仗声声年味很浓的深夜里,静悄悄的秘密渡江出征,这的确更增添了出征时的悲壮。

  列车穿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战地时,立即看到了两种绝然不同的景象,遥望丹东那边和平宁静,灯火辉煌,而朝鲜曾经美丽的新义州已变成一片废墟,黑暗中还看到许多房屋建筑正在燃烧,随时让将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随后战争年代,美军用间断方式派第五航空队轰炸朝鲜西北部的铁路,派运东海军舰载航空兵轰炸从平壤到元山的横向铁路,以及从定州到元山到平壤的纵向铁路,派远东指挥部飞机轰炸平壤、顺川、新义州、宣川等主要铁路桥梁和重点线路,企图完全切断朝鲜铁路运输线,窒息志愿军的前线部队。在敌机疯狂的破坏和封锁下,朝中铁道部队在志愿军防空部队的配合下,表现出特别的英勇顽强和超人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在“随炸、随修、随通”的口号下,两年多来修复的桥梁,总长度等于北朝鲜桥梁总长的两倍半,修复的线路比我国成渝铁路还长100多公里,到停战以前朝鲜的铁路运输线,已强大到不仅可以保证朝中前线部队粮食、武器弹药得到充足供应,还能保证朝鲜政府战时经济运输计划的完成,成为名符其实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迫使敌人不得不承认他们“绞杀战”的失败。

  由于爸爸黄振荣为志愿军铁道兵三师代师长,带领部队在朝鲜东部战线抢修铁路有功,1952年爸爸黄振荣被选为志愿军代表,和志愿军代表团一起,于1952年9月中旬回国参加祖国成立三周年国庆,并接到毛主席请帖,参加国宴.

  国庆过后,爸爸在北京军队医院治疗战争留下的战伤,和给他治病的主治军医周兰聊起了天,当问到周医生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对象时,周医生告诉爸爸,她1941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团结救国社”,和同学潘田一同参加了革命,并相知相爱,确定了恋爱关系.1944年毕业后,两人分赴不同抗日战场,由于战争残酷,两人失去联系,但她仍信守两人分手时的诺言,要等到潘田相聚完婚,这一等就是八年,从抗战经解放战争等到抗美援朝,潘田仍无音信,周兰军医对她本人以后的打算,向爸爸表白,还要等,一定要找到潘田,兑现两人离别时的诺言.

  周兰军医还向爸爸黄振荣提出,由于爸爸在部队时间长,战友多,让爸爸帮助她寻找一下潘田。

  爸爸说:“也许是巧合吧,我师在朝鲜,师里总工程师就叫潘田,但世上不会有这么可能的巧合,有时间我帮你侧面问一下,如不是你要找的潘田,你也不要失望,这么多年了,同名的人也会有,我会再帮你找”.

  随后,爸爸黄振荣通过军线电话打到了朝鲜,找到了潘田总工程师,先问了铁路抢修情况,然后侧面对潘田说:“我在祖国挺好,您岁数也不不小了,我想给您在国内找个对象,行不”?对潘田进行了试探.

  潘田总工程师在朝鲜军用电话另一端,向爸爸坦露了心中的秘密:他在南京上学参加我党地下工作时,和一个叫周兰女同学确定了恋人关系….

  潘田的讲述和军医周兰回忆完全一样,最后,潘田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今生要等周兰,别人不娶”.

  爸爸静静听着,被他俩爱情深深感动着,

  通话结束,爸爸也没告诉潘田他巧遇到周兰的事情,一个大胆的设想爸爸已经想出.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军人没有命令,是不能随便入朝的.爸爸也不例外,爸爸是老红军又身为残废军人,身体不好,要想治战伤,在北京有军队医院、在朝鲜铁道兵三师有卫生队,带军医入朝治病,是不允许的..

  爸爸要想办成的事,自有他自己的办法.

  1952年,爸爸参加国庆典礼后,返回朝鲜,在丹东中国边境检查站,爸爸身边站着一个穿志愿军军装的女军官,在冒充志愿军铁道兵三师文书、她就是周兰军医.

  送爸爸的车辆顺利通过鸭绿江大桥,经过中、朝两地边境检查站,一路畅通无阻,沿着临时停火的朝鲜公路,通过朝鲜新义州,驶向志愿军铁道兵三师师部驻地(师部驻地为一列军列)..

  在欢迎爸爸归来的问候声中,总工程师潘田意外睁大了双眼,他失散八年的恋人周兰出现在他的面前,这就是爸爸黄振荣带给他战友的一个意外惊喜,也给师部人员捎来一个传奇的故事

  懂事后,听妈妈说:“爸爸和早已在朝鲜的妈妈赵英华,带着不懂事的我及三师机关人员参加了潘田、周兰两人的婚礼,婚礼在朝鲜志愿军三师军列上举行…”.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2)

少见的志愿军铁道兵三师慰问信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3)

副师长总工程师潘田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4)

抗美援朝大同江桥通火车 黄振荣拍摄 获志愿军画报三等奖.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5)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6)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7)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8)

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二团十连林少奎(铁道兵三师黄振荣和潘田夫妇往事   作者)(9)

  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