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勾起回忆的插图(关于低年级语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

老梁教你写课题,让课题写作不再难!

大家好,我是老梁,今天继续分享关于小学语文课题系列写作指导,本次的题目是《关于低年级语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按照格式主要围绕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理论假设和研究重难点、课题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条件保障等方面来展开。

国内研究现状可以通过知网、维普等网站查找和插图资源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资料,并在结语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研究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论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要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假设是结合小学语文课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插图资源的趋势进行阐述;研究过程要根据研究周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终期总结三个阶段,涉及的研究方法有温文献检索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在课题条件分析时可以从时间、资料、设备、经费及所在单位条件来展开。具体参照如下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勾起回忆的插图(关于低年级语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

范文:

关于低年级语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申请书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国内外关于插图本身和插图教学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内关于插图资源的研究可追溯到古代的《对象识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使用图文参照的教材,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所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最早的儿童插画教科书,书中还提出了直观性等教学原则,这部书也为后来的教学提供了参考。近代以后国内外在插图方面的研究更是十分广泛,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于插图的实际应用和策略分析;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抽象理论的视角进行阐述,更注重的是插图在理论和机制方面的作用和功效。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插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插图的具体方法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因此笔者站在插图实践应用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力求对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如何利用插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而实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现在有关插图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非常多,至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插图的作用进行发挥以及发挥后的意义在哪里进行专门研究。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对当下的插图以及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对当下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资源进行深入统计和分析,进一步增强教师对插图体系的直观和纵观认识,让教师对语文教材中插图所连接成的知识体系有更深入地把握。因此本课题的开展对于弥补这一理论空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与课文组成有机整体的,互相促进,语言文字的叙述是课文的中心部分,课文中的插图也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是否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性质以及目标的实现,对课程实施的质量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插图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课题的提出对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插图资源开发和运用展开研究,找出在当下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对相关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师在插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方面能力的提升,使得教师利用插图资源开展教学教研能力得到提升和进步,带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改善,最终实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课本插图是以教材为基本载体的,对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数量、类型和分布的研究是本次研究能否取得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这一认识,笔者针对如何利用插图开展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展开。

1.理论方面:笔者将站在如何将“图画”和“文本”进行结合的理论出发,对国内外有关插图类型、功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进行查找和分析,进一步对之前在插图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进行补充,进而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

2.实践方面:笔者结合本地小学的实际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教师在插图使用方面的意识、使用现状以及利用插图开展教学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针对学生利用插图开展学习的认识和实际应用的视角出发,更对本地小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关注,整理和分析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出现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师生在利用插图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立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对高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还要站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角度上对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资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课题理论假设及重难点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将国内外在插图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结合,分析出当下插图教学理论的主要亮点和缺陷,更要对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实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对插图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之后高效课堂打造的策略进总结。

(二)理论假设

“小学语文低年级插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课题,通过论证将假设确立为:

1.对每种教学资源来说,尽管都会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每种教学资源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资源形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不同的教学资源作用的发挥相适应,才能真正体现课程资源的真正价值。同时每一种学习资源都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2.在不同的教材资源中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不同程度地提高,因此对教材资源的开发要有针对性,避免盲目选择。

3.插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要适合本地教学实际。

五、课题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具体操作过程

本课题将按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课题:

第一阶段(20xx.xx——20xx.xx),调查分析在本校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发和运用插图资源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丰富有关知识,为实践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20xx.xx——20xx.xx),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研究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自主实施,在新模式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过程中,做好指导策略的观察和分析,阶段性的生成反思、案例、观察记录。

3、第三阶段(20xx.xx——20xx.xx),整理、分析、修改有关资源,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将如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融入插图资源的实际情况作为研究重点,在组织一线低年级语文教师参与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插图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的实际案例进行持续地观察、调查和实验,进而研究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插图资源之后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改变,同时对理论进行探究、凝练和提升。

2.文献比较法

系统收集、学习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综合比较分析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前沿做法,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同时对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和升华。

3.行动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插图资源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改变的具体实践,旨在自然、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与相关学者及专家一起进行合作,实现本校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借助插图资源带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教研能力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的目的。

六、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一)负责人及参加者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

选用的课题组组长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对如何帮助一线低年级语文教师借助插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实现高效语文教学模式打造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思想新锐,大胆创新,并荣获多项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技术奖。

参加本课题的研究成员均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其中一部分为在语文插图资源教学方面有较好经验的青年教师。参加者均有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他们多次组织参与实施各类小学语文低年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很新颖,具有很强的管理经验和研究能力,可以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时间保证

在组织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前,课题组成员组织了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对每一阶段课题进展情况以及课题小组成员的职责分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此外,学校在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时间保证。

(三)资料设备

各个研究点都具有相应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教室都具有电脑室和远程教育网,教学录像和各种教学常用制作课件的平台软件,这些优越的硬件设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确保了课题的顺利实施,并可以取得预期成果。为了确保课题在开展方向上的正确性,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考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面做得比较优秀学者的文献资料:

(四)科研手段

1.针对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和其他参与成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讨。

2.以校本教研为主要依据,带动课题的进一步实施和研究。

3.理论研究和实践同步进行,分层展开实验,并完成本课题最后的系统总结和研究报告。

4.采取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

以上就是本课题的写作思路,关注老梁,掌握更多课题写作技巧,让课题写作不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