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他注重情报收集和防谍反间,为平定西北、西南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建立了不朽功勋。

早期清朝的战斗实力配上耍把戏 清朝第一代34(1)

岳钟琪影视形象

康熙五十八(1719)年,岳钟琪随定西将军噶尔弼进军西藏平叛。岳钟琪深知大军进入不毛之地,若不察对方部署,很难取胜。他在进驻巴塘(今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之际,俘获了一名叛军头目,从他口中得知藏兵正在洛隆宗(今西藏洛隆县)一带调集军队,然后将开往三巴桥(今四川西藏交界处)以阻遏清军。三巴桥是进藏的第一天险,如果叛军断桥守险,清军势必难以入藏。在这紧要关头,大将军胤禵(十四阿哥)尚在千里之外,已来不及请示。岳钟琪当机立断,抢占三巴桥。他挑选了三十多名会藏语的精兵,身着藏服, 飞奔三巴桥,潜入敌营,待敌军发现时,大惊失色,以为清军包围了三巴桥,纷纷缴械投降,为大军进藏扫清了道路。

早期清朝的战斗实力配上耍把戏 清朝第一代34(2)

在平息青海叛乱中,降将贝勒彭错对藏兵的军事部署比较清楚,岳钟琪就想办法从他口中探听情报。岳钟琪邀他一同喝酒、打猎,在轻松的气氛中,获知藏兵总头目罗卜藏丹津的大本营离岳军营地仅一百五十里。兵贵神速,岳钟琪下令拔营启程,次日黎明时到达藏军司令部一一木兰大呼儿(今西藏东部),随即分兵四路发起突然袭击。睡梦中的藏兵被突如其来的攻势吓得手足无措,四处逃窜。其首领罗卜藏丹津仅以身免。此役,清军歼敌八万余人。从此,青海再也没有发生过叛乱。

雍正二(1724)年,青海庄浪卫(今甘肃青海交界处)头目叛变,以天王沟石城堡为据点,凭借南临大通河,北倚卓子山,四面悬崖,羊肠一线的险要地势,纠集附近各藏族部落数万人, 阻截官道,剽掠行人,劫杀官员。清廷派年羹尧率兵镇压,但屡剿屡叛。岳钟琪奉命率兵二万,决意平息这股分裂势力。

早期清朝的战斗实力配上耍把戏 清朝第一代34(3)

庄浪卫头目写尔素得知清兵出征的消息后,立即将老弱部队及后勤人员迁至东山,自己则率精兵与清军打游击。岳钟琪从俘获的敌兵中得知这一军情后,立即率兵偷袭东山,歼敌一千七百余人,俘获无数。攻下东山后,留下少量人把守,其余的则跟随岳钟琪,不是追击写尔素,而是直奔他的老巢石城堡。写尔素闻讯,急忙赶回固守。岳钟琪让战俘作向导,从两侧和背后,三路夹击石城堡。擅长登山的川人绿营兵,攀藤萝登悬崖,非常自如。写尔素以险为恃,岂料兵从天降。清军歼敌五千余人,其余纷纷缴械投降。持续数年的庄浪卫叛乱,岳钟琪仅用了五十天,就彻底平息。

早期清朝的战斗实力配上耍把戏 清朝第一代34(4)

乾隆十二(1747)年,岳钟琪受命与张广泗一同讨伐大小金川叛乱。张广泗以良尔吉为向导,不料良尔吉却是大金川头目莎罗奔的间谍,他把清军的部署全部透露给莎罗奔,以致每次交战时,莎罗奔都有防备,清军不能按计划取得进展。岳钟琪觉得此事可疑,便搜集情报,终于证实良尔吉是个间谍。但张广泗却听信内奸王秋的话,对良尔吉深信不疑,结果军事上毫无建树。对此,乾隆十分恼火,指责出师无获,劳师麋饷。岳钟琪据实上奏,揭露张广泗任用内奸及用间谍为向导等情况。乾隆下令,将张广泗逮捕治罪,改派大学士傅恒代为督师。

傅恒到任后,整顿营垒,将良尔吉和王秋等斩首问罪,使莎罗奔大为惊骇。

早期清朝的战斗实力配上耍把戏 清朝第一代34(5)

岳钟琪画像

岳钟琪在战役中,不但注意反间谍,而且还适当采用劝降的办法,减少阻力。当清军兵临寨下,准备强攻之时,岳钟琪一面令大军准备进攻,一面向莎罗奔展开招抚攻势。莎罗奔过去在岳钟琪平定西藏叛乱时,曾以土司的身份从军。此后,岳钟琪又曾公道地处理过莎罗奔与其他部落的边界纠纷。因此、莎罗奔对岳钟琪很是信服。这次,岳钟琪利用这层关系,亲率十三名骑兵进入敌营,与莎罗奔长谈,以示诚意,终于说服莎罗奔率部投降。至此、持续两年多的大小金川叛乱终被平定。

岳钟琪一生,历康、雍、乾三朝,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捍卫和开发边疆的事业中。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用兵特点:一是注重情报工作。详细了解对方部署,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重视反间谍。既有意识地从俘虏或降将中获取情报、又务必肃清本军中的间谍及内奸。三是灵活运用进剿手段。讨伐、智取和劝降相结合。

参考资料:清史稿》 《清稗类钞》,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联系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