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原著改编的电视剧《三体》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目前《三体》剧集已经收官,站在8.5分的高评价上回望这部年度口碑最高科幻题材剧,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对于中国科幻影视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近日专访中,他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三体》未来还会被翻拍,还会有别的版本,一定有更有意思的创意,更好的改编出来,我们更像一个开荒者。”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1)

团队“追剧”式围观观众剧评

白一骢初次接触《三体》原著,是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看了部分连载。“觉得挺有意思的,然后实体书出来再看,觉得它的格局很大,三体讲的是人和世界,甚至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个体如何去摧毁两个巨大的系统,但当时并没有影视化的想法。”直到这个项目跟自己产生交集,白一骢说,在瞬间的激动和兴奋之后,在前前后后创作的七年时间里,一直在给团队打气,直到去年项目的雏形出来,才有了信心。

《三体》在创作中明确了严格以原著受众为第一受众,也希望通过“纳米级还原”原著,带动大家去看书。“知道《三体》的人很多,但完整看过《三体》的人没有那么多,因为这本书是有门槛的。”白一骢认为,相较于同期热播的《狂飙》,《三体》很难成为一个大众产品。“好莱坞大片面对的是最广谱的观众,但《三体》做不成《星球大战》,不是靠视觉讲故事的原著,一开始就没想过做成一个大众爆款。但现在一些科学家也在追这个剧,我们很欣慰。”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2)

最近看到大家的一些评价,忐忑的主创小伙伴终于松了一口气,对于结果表示欣慰。“有人认为叙事节奏比较慢,观众的意见我们接受,其实我们想做出沉浸感。”白一骢透露,团队跟观众的互动模式挺有意思,每天都会看一些UP主更新的剧评,甚至像追剧“上瘾”,从中吸取一些良性建议,在群里进行分享和反思。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惊人的想象力来自刘慈欣。对于原著的尊重,也是观众对我们比较宽容的原因。”白一骢告诉记者,在播出过程中,刘慈欣并不干涉团队的创作,也不会主动分享剧评。“播出过程中我们问了他,他表示认可于和伟出演的史强。这是以他的一个朋友为原型,这个认可来之不易。” 就外部形象而言,于和伟和史强相差比较大,不过就精气神上看,于和伟却和史强契合度很高。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3)

频向科学顾问提出“无理”要求

剧版《三体》从全球科学界出现的神秘事件切入,通过悬念设置带入戏剧结构展开,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挖掘并创作剧集内核,呈现了精致的视觉体验和对原著质感的恰当还原。起先由于无法把握观众的带入感,团队做了不同侧重点的十几个版本方案,最终确定用现实主义手法去做。也正是“现实主义”这个核心的共识,成就了电视剧如今的成绩。“一开始就不是奔着科幻去做的,而是从现实主义入手,要让庞大的想象力也变得真实可信。”找演员,也考虑的是在现实主义题材中表现优秀的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演员们付出很多,却不太计较片酬。

团队通过上网搜查、关注科学论创作团队以坛、向科学家求助等多种途径,先把理论基础夯实,再制作具备科学性的视效。白一骢自嘲!,“创作团队以文科生居多,我以前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但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在科学家们面前,我们就是‘令人绝望的文盲’,经常要问一些低幼的问题,还提一些'无理'要求。比如把我们要的结果告诉他们,要求他们把结果推导出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专业研究者在看剧的时候,不会挑出其中的低幼错误。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4)

墙上推导的三体运动过程,只要镜头扫到的地方,公式就不能出错。剧中杨冬有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实验几次的结果都不相同,这一度令她很失落,很多人认为杨冬的自杀源于这个实验的失败。为了做到真实可信,团队也听取了科学家们对于不同实验结果的接受态度。“一位专家就告诉我们,如果算出这样的数据,知道了不应该知道的结果,我不会选择自杀,科研人员反而会非常兴奋,不可能绝望。怎样的错误会带来绝望呢,我就再把问题抛给科学家们,请他们去做结果。感谢他们用包容的心态帮助我们。”

主创团队在剧集中埋入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和隐藏的精细伏笔,如2007年仍在修建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背景音中的奥运火炬手选拔、史强办公室壁画上的3个太阳、汪淼濒临崩溃时,街边路牌上出现的智子路等。三体游戏中也呈现了大量的细节,单摆、飞星、以及各种游戏人物的口音,三千万人构成的人列计算机、带来毁灭的三日连珠和三日凌空,以及秦腔元素。白一骢透露,杜绝道具“穿帮”,团队还为此专门建立庞大道具库。但有时候防不胜防,一本当时已经出版的书,也可能因为版本问题出错。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5)

走出舒适区,面临巨大挑战

从《老九门》《沙海》再到《假如没有遇见你》《黄金瞳》《终极笔记》《御赐小仵作》,再到耗费七年心血的电视剧《三体》,近几年灵河的作品几乎都达到8分以上,也迅速成长为国内一线制作公司,片单库里不乏各种业内外关注的项目。

白一骢认为,科幻影视对于工业提升有一定帮助,这也是做科幻作品的意义所在。“我个人非常喜欢科幻,它面对的是星辰大海,面对是宇宙和外星人。从文化价值来讲,科幻拘泥的不是一国,一个星球,有全球化的概念在里面,是很好的文化输出,你像美国科幻大片都能做到很好的全球发行。”在他看来,这也是帮助团队离开舒适区的方法,“希望接触更多创新项目,科幻题材无论是从想象力,还是表达方式,都会带来很多新体验。技术带来的挑战,对想象力的满足,带来很强的成就感。也很开心以后有机会,做更多科幻类的创新作品。”

此外,解决拍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过后不断复盘,对于管理流程也有很大提升。白一骢介绍说,“当下绝大多数影视公司不是自产,而是外包,拍影视剧外请导演等主创。而我们是全产业公司,全是自控。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流程和标准。”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6)

电视剧版《三体》视效制作部分历时两年多,最终呈现出CG制作时长200多分钟、纯CG镜头650个、总镜头数2000多个、CG角色290多位,包含11个大型场景,最终渲染帧数97900顿的超大制作。科幻题材拍摄制作周期太长,带来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行业严冬、预算收缩的影响。“其他类型剧可能成本一年就拿回来了,但我们时间成本是好几倍,不少资本等不了这么久。政策的支持会起到促进作用。”白一骢还透露,“特效团队在这个项目上挣不到钱,我们还在逼别人提高质量,按照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是要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对于主创来说,几年磨一剑的“为爱发电”,四五年做一个项目,吃饭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7)

谨慎乐观,摸着石头过河

《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作品在网络上引发持续关注,主打中国题材、展现中国想象和中国文化的科幻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认可,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和活力。仅在这个2月,就有两个平台级的科幻作品名单发布。腾讯视频在月初发布的开发中科幻剧名单,包括《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和衍生剧《三体:大史》,另外还有《群星》《时间深渊》《元都》《完美之躯》《二进制》等。近日颁布的首届起点科幻“启明星”奖中,共有15部小说获奖,相信很快将进入改编程序。

拍三体电影谁最好(从三体迈向星辰大海)(8)

当业界在热闹分享《流浪地球》和《三体》的胜利果实时,科幻题材的“壁垒”真的已经被夷平了吗?白一骢表示,若干年,希望现在的一些作品帮助这个产业慢慢起来,但不能太过乐观。“尽管有不少科幻作品进入拍摄序列,但科幻影视总量并没有在行业里占据重要比例,科幻基础仍旧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产业,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比如在横店拍戏,古装玄幻的景,复用率就很高。但科幻没有这样的地方,因为量不足,产生不了这样的取景地。”

但不管怎么说,电视剧《三体》为中国科幻剧集内容打了个“样本”,吸引大家探索中国IP下个十年的新形态。白一骢表示,“《三体》未来还会被翻拍,还会有别的版本,一定有更有意思的创意,更好的改编出来,我们更像一个开荒者。当然,观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有压力但不要有愧疚就好。”他说,希望能有更多元、题材有深度的内容出现,并且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给创作者更多空间,更多作品能走出去,我们的行业会进步、会越来越好,也有更多希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