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电视剧《潜伏》看完了,自看过第一遍起,刚进城的翠平就给我留了深刻的印象。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

《潜伏》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开创了新型的谍战家庭关系剧。

《潜伏》中设置的是特殊的背景下的假夫妻,而剧作的任务是,最后不仅要把假夫妻写出真感情,还要负责调节反特剧的紧张气氛,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有很大的故事创作的空间。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

翠平目不识丁、翠平没有女人味、翠平的性子直来直去,都会给余则成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余则成和翠平的家庭生活是在反特背景下,所以观众会时刻担心他们的关系被暴露而危及生命,因为人物关系设置的好,观众感觉翠平时时刻刻都想将他们的关系公布于众。每当翠平露出一个破绽,观众就会为他们捏一把汗,而这种破绽一种延续至剧终,观众对翠平是又爱又恨,对余则成则是满怀心疼。最终因为翠平的轻信而掉进了敌人的圈套,使他们的家庭生活的线索有了一个最精彩的高潮。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3)

余则成和翠平两个陌生人,从没见过面,却要做夫妻,在一起之后也是争吵不断,关系一直非常冷淡,没有过快乐,但他们总是在替对方考虑,翠平被抓,救出来之后,她内疚,觉得自己连累了余责成,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而余责成尽管觉得翠平不适合做潜伏工作,还失误不断,但当党组织来信询问翠平的工作情况,他竟然觉得责任在自己,给了翠平非常高的评价,而且做这一切的时候,还悄悄地,没有告诉翠平。

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愿意牺牲自己生命的人非常多,但象余责成和翠平这样忍辱负重,连关心爱护自己的同志都是悄无声息的,确实不多见。

两个除了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没有其他任何共同点的同志相爱了,而且还爱得合情合理,并且让人觉得翠平这个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是最佳选择,他们彼此也都关心着对方的安危以及幸福快乐,潜藏在心中的爱,既让人心痛心酸,也让人温暖。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4)

没有人的信仰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在漫长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潜伏》里,余则成几次谈到信仰,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余则成开始的时候有多少坚定的信仰,他有的只是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很简单、很朴素,就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变得更好,这个国家的人能活得更好,为了此信念他和翠平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我党发回了大量宝贵信息,配合我党最终取得了胜利。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5)

作为军统的老人,余则成最初以为进军统就是革命、就是抗日,那个时候的他,目标坚定、充满了斗志。

而在长期的电台监听过程中,慢慢发现其监听对象的谈话很有道理,渐渐的产生了同情心;而随着与未婚妻左蓝的交往,渐渐的对共产党有了一些认识和认同。

但左蓝对他的争取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坚信国共到底是一家人,坚信抗日战争打完了就和平了,他的信仰就是他的良心。

直到组织派来了翠平作为他的假妻子,于是他的生活开始改变,与左蓝的意外重逢让其分外欣喜,也让他与恋人的相同信仰而骄傲开心,这催生了他信仰的成长,联络站长咬舌自残带来的震撼而进一步补完这种信仰,翠平在生活上的支持和其懵懂的理念也感染了他,直到刺杀成功李海丰,发现戴笠用军队力量,进行无下限的走私,大发国难财时,余则成迷茫了,曾今坚定的认识瞬间土崩瓦解。

而左蓝的牺牲所带来悲愤算是给这种信仰的一个补完,但是我觉得与其说他是信仰坚定,不如说是其立场坚定。

于是,他找到了组织,潜伏了下来,开启了惊心动魄的一生,而终其一生,对党的信仰便不曾丝毫动摇过。

因为斗争产生信念,又因为信念产生信仰,只有经历腥风血雨的考验,信仰才会愈久而弥坚。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6)

军统局其前身是成立于南京的复兴社特务处,局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贺耀祖兼任,原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以副局长代行局长职务。

抗战结束时,军统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机构健全的特务组织,下辖中英特种技术合作所、中苏特种技术合作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军事委员会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军事委员会航空邮电检查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特别警卫组、军令部第二厅、内政部警务司、财政部缉私署、财政部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财政部直接税务局、外交部护照科、陆军总司令部调查室、航空委员会政治部调查室、兵工总署警卫稽查处、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等十几处公开机关和忠义救国军、别动军两支武装部队,另外军统局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几十家办事机构。

1946年3 月17日,戴笠从北平乘机返回上海途中飞机发生故障,在南京附近坠机身死。戴笠死后不久,军统局核心单位和人员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由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担任局长(1948年前由郑介民代理局长,毛人凤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继承了原军统局的衣钵。其他人员和一些公开单位合并到国防部第二厅和内政部警察总署,分别由原军统局帮办郑介民、唐纵担任厅长和署长。

军统天津站在复兴社特务处时期就已成立,抗战爆发国民党撤离华北时,曾在天津布置下了一些潜伏的特务组织,抗战胜利后,又冒出了许多自称是军统潜伏人员的特务,一时间搞得乱七八糟。

1945年12月初,戴笠亲自到天津裁撤了原有各潜伏组织,建立军统局天津站(1946年7月1日后改称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作为当地特务最高指挥机构,以老牌军统特务陈仙洲担任站长并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和天津财产清查委员会行动组长。

1947年4月,陈仙洲调往沈阳,按照保密局公开机关和秘密单位分离、秘密单位指挥公开机关的原则保密局派吴景中任天津站站长,白世维任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

这位吴景中即电视剧中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原型,湖北黄陂人,早年曾加入中共,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后加入军统,历任军统临澧训练班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中苏合作所科长、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等职,1949年去台。

天津站是保密局系统中一个比较大的单位,据沈醉在《国防部保密局内幕》中透露:"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按国防部核定的人数分为三种: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云南等大一点的地区称为甲种站,为 160人;安徽、贵州、新疆等称为乙种站,110人;更小一点的地方称为丙种站,只有60人"。天津站就是编制比较大的甲种站,其在天津的主要活动是会同中统天津区、宪兵第20团、天津市警察局、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三青团天津支团等军警宪特机关镇压天津市的学生和工人运动,并且指挥全市范围内的大逮捕、大搜查。1948年秋,保密局又把派驻天津的各公开机关的特务分子分别编成若干情报组,归天津站统一领导。

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保密局驻天津人员纷纷自寻门路逃命,吴景中趁机借故南逃。后在南京被毛人凤关押,次年去台湾,1950年经蒋经国保释出狱。

吴景中离职后,孤城天津已岌岌可危,保密局急派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李俊才接任天津站站长,负责布置特务潜伏。

李俊才挑选了一些未曾暴露过身份且有一定社会关系和职业作掩护的特务分子,分成4个情报组潜伏下来。天津解放后,李俊才被我军俘虏,1966年4月16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后曾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

关于余则成的原型,热心的观众纷纷猜测余则成甚至是沈醉的姐夫、军统元老余乐醒。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7)

很多人喜欢谢若琳这个角色,这个形象赋予了整个剧现实主义色彩,在那些抱着信仰的人外,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管你们斗得死去活来,老子只想搞钱",像这种灰色地带的人物让这部剧脱离了单纯的宣传爱国思想的伟光正这一主题,站长、谢若林都识破了余则成的身份,都选择闭口不言,因为余则成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两个人物的存在会让观众不寒而栗,主角并非无敌,利益才是一切。

谢若林的名言"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李涯,尽心尽责,为军统卖命,不为私利,为的只是"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然而站长吴敬中说:"敬爱领袖,精忠报国"——我琢磨了二十年,看透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8)

谢若林拉拢余则成交换情报,针对余则成的不可理喻,磕磕巴巴地说了一句:"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一句话就活化了这个人的灵魂,蔑视信仰的人也能活得理直气壮,但毕竟卑琐。

这个人物很精彩,整天揣着生存的成就感四下钻营,甚至和余则成坦言:我巴不得你是共产党,那样咱俩更好做生意;他对李涯说,他信仰生存,喜欢钱,也喜欢成就感。

灵魂堕落却振振有词,相对信仰的主题,他与作品价值取向的巨大反差,一个人就构成了背景,思想的含义宽泛而又深刻。小角色体现了大形象。

还有一个细节:翠平得知谢若林倒卖情报时,惊讶竟会有这种人。余则成说,有钱挣就会有人拼命,翠平淡淡地反驳了一句:我们都不是为了挣钱,我们一样敢拼命。余则成很赞同地说:"对,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人"。同样精彩,很寻常的家庭夜话,平静自然、波澜不惊,但是所展示的境界却令人动容,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谢若林死于诱杀,诱饵就是情报交易,终于为了钱把命拼掉,结局很悲哀;余则成和翠平也阴差阳错地天各一方,爱只能活在心里,当看到翠平抱着孩子站在山头遥望的时候,悲凉之感油然而生。最终他们都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付出了代价,但其中的意义与价值却判若云泥:谢若林的归宿是自作自受的结果,卑琐得让人无法怜悯;翠平的未来依然充实,因为她心中有信仰。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9)

与谢若林不同,站长吴敬中把心术欲望深藏不露,机谋权变又道貌岸然。吴敬中是真正厉害的角色,懂得领导的艺术,善用人之道,善装傻,善思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早在复兴社期间就开始从事情报工作,若他忠实如马、李之徒,余则成难以全身而退。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0)

而他一开始就着重为自己打算后路,为此设计汉奸,敛财无数,家人亲信打先锋,把后路规划的井井有条,只求得一纸调令,在战争中得以全身而退。可以说只要没客死沙场,后事便可高枕无忧。

由于对"党国"的失望而放弃了曾经的信仰,大限将到之际,他能迅速调整人生的现实目标,凭借权势和精明不择手段地疯狂攫取财富。他让我们看到,信仰一旦丧失,责任和良心变得不再重要。

吴敬中所拥有的职位、权利以及可支配的一切社会资源,都成为他谋私的资本和手段,他没有愧疚,他对余则成说:"蒋宋孔陈,家里有多少钱啊,所以他们愿意革命,咱们革命是为什么呀"?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1)

他的坏浑然天成,没有掺杂过多的党派信仰,不像李涯,很多对于余则成的调查可能是出于对于自己信仰的完全忠诚,站长是一个很纯粹的官。

他懂得如何去安排下属之间的关系,他会让下属之间争斗,坐收渔人之利,他也懂得利用下属借刀杀人。

同时,在国民党希望渺茫的时候,他没有喊口号,也没有要毁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告诉余则成:活着,过生活,和翠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安定的日子。

我看着站长,能感觉到他的疲惫。对于他,对于余则成,对于保密工作的任何一个人,安定是多么遥不可及的奢望。即使不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党派的争斗对于一个年迈的人来说,还有多大的意义呢。站长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好胜,就像现在的余则成,为了信仰可以抛弃很多。而年迈了,当信仰不再辉煌,期望都变成失望,那些关于信仰的执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2)

如果说李涯和余则成是完全对立的,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站长不是,他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而已,军统还是中统,民国还是中国,都不再重要了,他已经老了。

站长这个名号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职业,一个财富的管道而已。

其实站长老婆离开的那一场戏也很有看头,两人并没有过多的台词,只是她转身,于是我看到一个孤单而无助的老人站在那里……他起初的坏,和最后的脆弱都让我觉得真实,甚至比余则成更真实

他唬住上级,摆平下属,维护安定局面,然后敛财不倦,他心安理得。他研究了十五年"凝聚意志,保卫领袖",余则成问他研究出什么结果了?他果断回答: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信仰对于社会与人生具有的无法回避的重要性。

否定了信仰,心灵深处就没有了根底,迷失了目标的人生只能跟随世事的变幻而漂泊。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3)

李涯是公认有信仰的人,也是与余则成对抗最强、较量至终的人。极其的聪明、又极其的执着、疯狂,他咬死了余则成,一点都没放开,他几乎都要成功了,这么一个强有力的反派不仅让剧情的节奏更紧张,也让主角的形象塑造得更强,祖峰演得太太太太好了,这么一个坏人形象,让你一点都不讨厌,他跟余则成是棋逢对手、王不见王,跟现在剧里那种弱智反派有天壤之别。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4)

由此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当信仰遇到信仰;或者说,信仰在不同人生境遇中的命运。李涯与余则成是同学、同事,就人物性格而论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忠诚、敬业而且精明强干;有信仰、有追求而且执著,但每次同余则成的较量,他都失败了,这似乎不能归结于性格的原因。

李涯经典的话是:有时候信仰比钱重要;他的心灵目标似乎也不低俗:为了孩子们有个更好的明天;他对事业的表白问心无愧:我没休息过一天,睡觉都在办公室,就此很难把他认同为习惯意识中的国民党特务。

李涯踌躇满志,几分钟前,他刚截获了一个电话,听到彼端熟悉的声音,他一贯严峻的面上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微笑。终于可揭露这个可怕的潜伏敌人的真面目,李涯觉得几年来的忍辱负重总算有了个眉目。

彼时,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早已将私产转移到广东,冷眼旁观党国这条千疮百孔的大船慢慢没顶;南京特派员鲍某魂不守舍,将他费尽心血安排的名单向他人和盘托出;不远的北平,傅作义和CCP两次谈判,即将献城。

更遥远的地方,在华北,在江淮,国军如散沙一触即散,溃败千里。 这一切李涯未必不知,然而就如他所说的,国家大事,非我辈能操心。他自知是一颗绝无回头路的过河卒子,孤军深入,以期有朝一日可反将一军,弥补当年戴笠未 实现的期许"待战时,见奇效"。至于能否有实现的一天,他没有怀疑过,也从不允许自己怀疑。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5)

不幸、或恰恰相反,李涯孤绝的信仰随另一种意志的舍身一跃被迫中折。死亡突如其来,那零点几秒钟的失重坠落间,他想过什么?难酬的热血,郁郁难伸的抱负,还是这单调一生也许有过的、难得幸福的吉光片羽,都不重要了。我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那一刻足够短暂,短暂到他来不及体会痛苦和遗憾,对于他奔波徒劳的一生,这未尝不是一个幸运的结局。

历史的顺流者廖三民和逆流者李涯,泰山之重亦或鸿毛之轻,当死亡的阴影黯淡他们的眼睛,同样鲜红色的热血在冰凉的地面漫延冷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

他们的名无人纪念,他们的爱、恨、嫉妒,灰飞湮灭,阳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他们不再有份。 军统特务未瞑的双目直直望向屋顶,其上是无垠的青空,翻腾时代变更的波诡云谲。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6)

李涯是太渺小了,渺小到他的抗争、他的生死都那么微不足道。在时代巨浪拍击之下,个人意志被轻而易举的碾碎或抛弃,他的螳臂挡车,让人感到一种悲哀的荒谬。这是早已注定的,李涯的一切殚精竭虑只是徒劳,一切理想都终成泡影。

这种必然的失败和屡败屡战,让他被解读为一个几分喜剧色彩的悲剧性反角。谁说不是呢?他四处碰壁,时时鼻青脸肿气急败坏的回来;纵使咬碎牙根,也不得不暂且向人低头,只在孤独的角落,让一贯强硬的外壳裂开一条缝隙,窥见灵魂柔软的本质,个人而言,我并不愿见李涯的眼泪。那么要强孤标的一个人,要他允许自己片刻的软弱,竟至流下泪来,岂不就是承认自己输了,不是输给敌人,而是输给了自己,不得不承认自己并非一直以为的坚强;李涯落泪, 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一种亘古与同、有志难伸的愁郁块垒,是眼见国事衰颓而肖小横行的忧愤疾痛。是大道如青天,而我,独不得出。

这种巨大的,无以排遣的痛苦,在安静狭小的办公室中,无可避免地逼迫下来,像黑色的洪流,用沉默淹没孤独的时刻,让这个男人静静落泪。高贵的悲伤有其动人之处,映射出一种水晶质地的人格,折射四周的光怪陆离依旧纯净坚硬,也许脆弱但是宁碎不折。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7)

当然李涯的人格远非完善,他并不城府深沉,对己对人都近似严苛;他张扬外露、时而暴戾,甚至让我怀疑,这样的性格如何在延安潜伏;他也未必无欲无求,上校的军衔可以让他在意愤怒,但他的所求却甚少为一己之私。他说"我运即国运",唯有俯仰无愧者,可以作此坦荡语。

一个人的双手沾染血腥,精神世界却出奇的纯粹。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即便身陷泥潭不能独清,也曾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一言一语依然掷地有声:"党国不公,为党不义,我李涯一片至诚从未改变"。"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这个偏执的殉道者形象总使我联想到雨果英雄主义悲剧气质浓厚的《九三年》中,那位凛冽肃穆的黑衣教士西穆尔丹。他们身上有一种根本的肖似,这种人只倾听内心的声音,单纯而严峻,为了自己信奉的真理不择手段,自以为可凌驾一切世俗。他们像黑夜一样森冷可怖,良心却纯洁忧郁,像子夜星斗一样闪烁;而在阳光中,这光辉就湮灭不明。

李涯,他那简单的理想,唯独透露一丝温暖的"为了孩子",是否也像西穆尔丹那样,带着一种普世的清教徒式的悲悯?他深谙自己阵营的弊病,也目睹过另一种主义缔造的光明,他的心却从未动摇。行走在黑暗和血泞中,孑然一人,好像神话里的西西弗,以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

一个献身空无的斗者,被敌对的一方所抹杀,被维护的一方所边缘,荒谬地为着那些所谓赋予他生活意义的理想和幻想而死。

人们可以嘲弄这名历史的无名氏,他荒诞的雄心,无价值的死。然而对我而言,他的微不足道和失败,却仍为我昭示一种久违的,固守自我的生存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时会惊觉生存的荒芜,心中生满荆棘,灵魂干涸,面目全非。我们有意无意的扮演了很多人,余则成、吴敬中、谢若琳,在犬儒主义横行的年代里,这些名字是容易被认可的。

而李涯穷其一生,都在与那块无形的西西弗巨石做周而复始的抗争,在失败与对失败的藐视中,在清醒的认识并承受痛苦中,他完成了一种对命运的反超。

真正的悲剧决不是命运不济,而是屈从于命运的摆弄,是无底线的妥协,随波逐流。这种意义上,荒谬的反英雄李涯,他堪称一个大写的纯粹的人。

而我对李涯复杂的情愫、唏嘘、伤怀、痛惜等等,终于也因此得到宁静,谨以此做结:

——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息。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8)

陆桥山在我看来其实是挺可爱的角色,若马奎和李涯对余则成的为难,表面上可以看作是职场上的对头过招,那陆桥山对马奎和李涯的反击则真正出于职场中对竞争对手的压制和报复。

他们暗中的勾心斗角却冥冥中成就了余则成,余也因此机缘巧合成了陆桥山最信任的朋友。

陆桥山虽阴险,做为职场中的老油条,却也没有太露锋芒,平稳、安逸和众人都觊觎的副站长的职位,自然而然成为他最大的追求。至于忠于党国、身先士卒、万死不辞,于他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而马奎和李涯虽手辣心狠,面上看心思缜密,但有时过于心急,毕竟年轻,对于别人的算计和余则成的化险为夷,都显得百思不得其解。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19)

可故事到这,真正厉害的人,其实是余则成。这是谁都无可否认的,他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城府颇深,泰山崩于前可巍然不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以拿形容马奎、李涯、陆桥山、吴敬中的所有词语来形容他。

可是最关键的,是他善良,他有信仰,他有极高的自控力,他是一个有爱的男人。他爱人民、爱国家、爱他的情人和妻子,因此他的狡诈、老谋深算全都是可爱的,这是人民的大幸。

不管他是谁的潜伏棋子,都是,因为他一开始,没有被策反前,在失去了上级,发现领导和爱人都是敌人的时候,在遭遇如此变故,一片迷茫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孤身一人,执行刺杀李海丰的任务,由此,才有了接下来让人血液沸腾的故事。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0)

余则成,怀着为了革命,"为了抗日,为了更好的生活的信仰",一直在军统工作,直到八年后,在重庆遇见了他的挚爱左蓝。这位才华横溢,与他同样充满理想、激情、和浪漫主义的未婚妻,有着一个隐藏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残酷的现实摆在他的眼前,他敬爱的老师、他深爱的女人都是拥有共同"政治信仰"的中共分子,他惊讶,他迷惘,他不理解。当左蓝试图策反他时,他说:"我没有信仰、我信仰良心,抗战结束后,我信仰生活,信仰你"。与其说那是一种信仰,不如过那是一种强烈的爱,对国家,对左蓝的爱。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1)

但是当国民党内部私欲膨胀的官员们和背叛祖国的汉奸们丑恶嘴脸摆在他面前时,这是一种更残酷的现实,那是一颗"被欺骗填满的心"。最终他决定追随着他的爱,去慢慢领悟"信仰"的真谛。旧的余则成已经死,在军统的枪下,重获新生的他成为了潜伏在军统内部的中共特务。他就一直这么爱着,信仰着。

余则成的信仰最初是"为红颜",但身边总有着一名名倒下了,又站起来的战士们、同志们,他们坚定着他的信仰。

余则成最后得到撤离任务时,他冒险得到了一份情报,偷偷拿着迷你相机拍照,在那惊心动魄的几秒钟里,身上的汗毛也跟着炸起来。

在余则成一路潜伏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危险里,接连出现的两大对头,像着了魔的疯狗似的,在狗咬狗的同时,一直不放过监查余则成的任何可能。既理所应当,毫不突兀的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故事进展行云流水,丝毫不让人觉得半点做作和故意。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2)

好剧当如此,谁规定只有主旋律党派人士才能有如此信仰,那来自于马奎和李涯的危险,不正是因为她们对党国的衷心和内心坚定的信仰。做为反派,做为党国优秀的战士,他们是成功的。从故事和观众的政治立场,他们死的堪称精彩;而由梅姐和翠平引着的太太团,和男主角生命中出现过的革命情人们,在每一处情节转折中,为故事的精彩落下了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左蓝在去延安之前的留信中:"我希望你能够身处黑暗,心向光明"!

李克农在他接受了组织的思想教育后,对他说:"在特殊环境下,什么都可以变,但是信仰绝不可以变"。

秋季同志在受拷问时,铿锵坚定地喊道:"谁都战胜不了我的信仰"!余则成当时在做审讯记录,而这也是秋季此生说的最后一句话。

左蓝牺牲了,余则成可以悲伤,但是他知道这悲伤必须尽快离开。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为人民服务》,轻如鸿毛的死,重于泰山的死,左蓝的死,不,是牺牲,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这份爱深埋于心。

在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时,廖三民为保护他而牺牲。廖三民曾经考虑过为他的信仰而牺牲生命,但没想到这个决定却是在短短几秒钟中做出的。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3)

左蓝走了,带走了爱,留下了信仰;翠平来了,带给余则成的是那么一颗满怀信仰与激情的赤子之心。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同志情谊日渐深化。为了任务,为了信仰,为了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同样也是为了任务,为了信仰,为了爱,他们相距咫尺却无法相认,最终相隔天涯永不得相见。那坚定的目光、含泪的微笑胜过一切言语。正如片尾曲中所唱的: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4)

孙红雷演完这个剧之后,见人几乎一度都被叫余则成,余则成这个人物形象跟孙红雷本人的反差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而他驾驭得毫无表演痕迹,不管是深沉、装傻、平静、书卷气都会让你觉得一点都不尴尬,仿佛他就是余则成本人,太棒了,这部剧能吹孙一辈子。

孙红雷所演绎的人物性格,跟柳云龙是有区别的,柳云龙扮演的角色表现的更加刚毅,具有更多的贵族气质;而孙红雷在这部作品里的形象更加平民化,更加的贴近生活,更能让人学到东西。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5)

最后说一下这部电视剧的结局,很多人对这个结局不满意,有些人很喜欢晚秋,晚秋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因信仰而生的新的灵魂,她仿佛是余则成的一个缩影。曾经那份纯粹而又深沉的爱敌不过叫人绝望的现实,支不起那个破碎的灵魂,她选择了死,却被"光明"拯救,被赋予了新生。

我甚至觉得翠萍一个农村妇女跟一个知识分子根本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但即便客观地来看,这个结局也是最符合逻辑的。首先,从翠平的方面来说,大家都觉得她死了,她如果再出现在余则成身边,难免引起怀疑;她的游击队长的身份,在家乡知道的人太多了,很容易暴露;她心直口快不适合做地下工作。这些组织上都会考虑,从而阻止翠平与则成。其次:再从晚秋的方面看,她出身资本家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是余则成介绍到解放区去的,组织上安排她做谍报工作是顺理成章的;而且罗掌柜当年问余则成是不是喜欢晚秋,余点了头,因而安排她和余结合也是顺理成章的。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6)

至于潜伏中的爱情,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纯情之所以总是显得毫无分量,是因为没有经过生活的考验。我不是诗人,不能体会纯粹的爱情,生活的环境让我只能这样将生活与爱情掺杂在一起,或许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爱情并不可能成为纯粹的生活目的,甚至还有太多比爱情更重要的人生目标,例如信仰,需要我们去经营。

以前,常常以爱情的名义耽误了人生,同时我还叫嚣、高唱,以为这是洒脱的表现。现在,当我听到左蓝说: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我觉得自己的爱情,分外苍白。

我从未从生活的角度去考虑过爱情,余则成面对左蓝尸体的时候,身体控制不住地抖动,面对短波传来翠平死讯时的窒息,不断的试图站起来,却无力支撑,以及当他最后看到翠平要向他走来时,他微笑着摇头,这些不就是爱情吗?这段潜伏因为爱情而分外婀娜,而这份爱情也因为革命而分外浪漫。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7)

信仰,这个近些年来似乎淡漠了的声音,这个似曾迷失的人类精神内涵中神圣的心灵目标,尽管在现代社会各种物质欲望的压抑或冲击中显得与人若即若离,但是,一经剧中人物通过真实鲜活的人生故事演绎出来的时候,依然能够以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令人产生由衷的审美激动。

一个潜伏在敌人阵营中的我方"内线"人员余则成从不知信仰为何物,到坚定信仰,并为信仰献身的人生。如果单纯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评价,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奇特的人生经历,仅此而已,未必新鲜;但是,在余则成的人生轨迹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为信仰而奋斗不息的鲜明主线,使整个审美体验中时时跳动着一种体现崇高的精神脉搏。于是人生有了意义,生命有了价值,从而使信仰本身所焕发出的美学价值具有更大的张力。

否则,你也许只是看到一个喋喋不休的关于间谍的故事。余则成从一个只是相信良心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崇高信仰并为之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期待个人爱情美满的随波逐流的平凡生活,到追求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出生入死的崇高人生,这其间的心路艰难、人生磨难,以及使之锲而不舍的坚忍与执著,包括那些环绕其周围的形形色色人物对待信仰的态度和命运结局,都从不同角度深化了该剧追求信仰的主题,从而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品格。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8)

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特质,关乎人的观念和情感,当某种具体的道德理想或价值理念顺应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主流方向时,这些个别的、特殊的经验事实就具有本质的、普遍的意义,就会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剧中,我们看到并为之激动的不仅仅是一个失足者弃暗投明并为光明而战的生动剧情,那只是引发审美感受的情节表层的故事情趣,真正令人获得审美感动和心灵熏陶的是寓于人物命运之中关于信仰的思想内涵。

仔细品味《潜伏》,几乎所有人物都具有魅力,正面的、反面的;肯定的、否定的;人生追求崇高的、生活目标猥琐的……不管哪一类人物,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烘托着信仰的光芒。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29)

作品成功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情境,每一个人物都酣畅淋漓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随心所欲地展示着自己的感情、立场、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彼此间信仰的冲突、政治的矛盾和人格的对立,在为各自利益的明争暗斗中相得益彰,各抱其势、钩心斗角,显得流畅而又激动人心。

这是一个出色的戏剧氛围,精彩的戏剧冲突中包裹着冷静的思想锋芒,让我们在感受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同时,顺理成章地体验着一种精神的升华。

人们对《潜伏》追捧,就是因为剧中人物拥有当下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品质,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热情呼唤信仰,也说明我们已进入一个理想信仰回归的时代。

有一种成功叫放弃,有一种失败叫占有, 意味深长啊 !

人生作难的事就是如何选择 ,余则成每时每刻都在选择,就是那么几秒,几分钟,就做好了这道选择题 ,为了一个信念而决定选择 。

为什么我们每每遇到选择的时候就头疼了 ?就是我们的信念还不够明确, 余则成革命信仰曲折的确立过程,对我们今天培养人们的信仰,树立核心价值观,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潜伏李涯知道错了给余则成道歉(剧评潜伏你看懂余则成了吗)(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