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家公司推出海上漂浮农场,停靠在鹿特丹港口,生产各类牛奶和酸奶提供给鹿特丹城内消费者。这种三重双层智能浮动农场,将提供220万平方米的空间用来养牛,养鱼甚至种植庄稼。这座海上漂浮农场的重点是围绕养牛,生产提供乳制品及实现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人们在城市进行农业生产的梦想。

在荷兰的第一大港口鹿特丹,每天有数百艘海轮和数千艘内河船在这里停泊出发,让整个港口充满了忙碌的气氛。在靠近斯希丹港口的一处空地,建筑师彼得·范·温格登规划着一个新创意——漂浮农场。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1)

国度地少海多,牧场远离城市

彼得·范·温格登一直从事建筑行业,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他忽然想到,现在的牧场都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孩子们距离农场越来越远,许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都不知道喝的牛奶是哪里来的。那为何不在城市里也建造一个农场?

但在城市里,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养奶牛,至少,在陆地上没有。这是个现实问题,但并不妨碍彼得设想,他意识到可以在水上实现这个设想。于是他牵头创办一个和以往不同的建筑公司,专注做“漂浮的建筑”。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2)

之所以要把农场设计到海上,则源于荷兰多年来与水斗争的历史。荷兰又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

荷兰的面积只比中国海南省大一些,但三分之一的领土只高于北海海面1米,四分之一的领土低于海平面。这使得荷兰随时都有可能遭受海潮、洪水、海水倒灌等问题。可以说,荷兰建国的历史,就是荷兰人与水斗争,向水借地的历史。

作为沿海国家,几乎每个荷兰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都是,“我们是一个小国家,我们土地很少。”荷兰人的这种忧患意识根植于这个国家独特的地势。荷兰土地的不断减少及海平面的上升,也自然让彼得把目光转向水上。

不仅建在海面,还构造双层设计

彼得的设想是在海面的牧场里,城市居民既能看到现实中的奶牛,也能看到如何挤奶,以及如何制造奶制品。

在他的理念里,他们要建造的,是一个食品界的iPhone,而第一版的设计“不够酷”,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设计师几易其稿,终于设计出了一个让彼得满意的版本。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3)

在最终确定的版本里,农场看上去像一个方形的鸟巢,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长约40米,宽30米,分为上下两层。除了顶部,农场四面墙全部安装透明玻璃,这样,人们从外面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整个场景。

这个建筑漂浮在海上,由3道走廊与陆地连接。这样,建筑能与陆地接触。两道走廊分别通往上层与下层空间。上层用来养牛,是牛生活的空间,装饰得像一个小公园,绿树成荫。

根据设计,这里可以容纳200头牛,每天能生产5000升牛奶。下层设计比较多元,包括牧草区域、牛奶生产区域、牛的排泄物收集、海水淡化和能源生产等功能。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4)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5)

海上农场也要循环可持续发展

人们可能觉得,一头牛就是一头牛,但是牛其实很特别。牛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循环的机器。彼得解释说,牛只需要水和草,就能产出高品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而牛的排泄物,也可以转化为能源。所以他希望工程师设计一个非常特殊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完全能实现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在彼得的设计理念中,漂浮农场是一个闭环,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就像所有正常的奶牛农场一样,这里的每一个细节也考虑到更新、再利用或者回收的需要。在下层空间,大多数牧草的生产是利用一个黑暗的温室和LED照明灯生产。通过温室实现无土栽培,通过LED照明,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6)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7)

农场的屋顶铺上太阳能电池板,为农场提供能源供给。而牛的排泄物则会通过上层地面的特殊设计,收集到下层的一个小隔间里,用来生产沼气能和肥料制作。生产的能源、制作的肥料都可以对外出售。每天产出的牛奶、奶酪等加工制品,也将通过下层的机器生产加工出来,对外出售。

漂浮农场不仅可以建在海上,还可以建在河流、湖泊等一切有水的地方。彼得说,“只要有两米深的水,就可以建漂浮农场。”这是因为,要想实现农场的漂浮,对水深和建筑的吃水浮力会有一定的要求。只要达到要求,身处漂浮农场内,完全没有摇摆的感觉,就和陆地上的建筑一样稳定。

接下来,彼得还打算将漂浮农场的理念运用到更多的领域。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漂浮的养鸡场,预计可以养8000只鸡。此外,他们还打算将蔬菜温室也搬到海上,真正实现在城市进行农业生产的梦想。

欧洲农业奇迹农场(走进荷兰海上农场)(8)

(图为西班牙巴塞罗那水上农场)

无独有偶,彼得建造的“漂浮农场”并不是个例。西班牙巴塞罗那Forward Thinking Architecture公司去年设计出了一座以太阳能为动力的,200万平方英尺(约合18.6万平方米)的水上农场,包括渔场、水培花园以及为驳船提供动力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等。这种漂浮农场可锚定在海洋、湖泊以及河流的海床或河床上,必要时可用船只移动。

虽然太空生活、海底生活,也是科学家们在不断在探索的,但对于人们来说它们仍然很遥远。而漂浮农场以及漂浮房屋并不是乌托邦,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生活是可以实现的,在未来,所有的居住、生产,都可以在海洋上完成。这不是科幻,而是严肃的、可行的解决方法。其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人类饥荒问题或“取代”现有的传统农业,而是为了寻求补充且兼容于现有生产方式的新方法,从而帮助减少全球各地区的陆地及食物危机等相关问题。

一个淘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不怎么会种地。

公众号:唯恒农业(weihengny),欢迎来撩

有朋友问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只是一群农业的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