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彭进士感怀诗文(廖吟亭新婚赋与大家分赏)(1)

和彭进士感怀诗文(廖吟亭新婚赋与大家分赏)(2)

有一位被历史的沧桑尘封的才子——廖吟亭,旷世奇作——《新婚赋》,描摹着“男女饮食”的闺房“战役”,被嘉庆朱批为“此人有才无德,永绝书香”。

《新婚赋》【清·廖吟亭】三秋令旦,七夕良辰。天上鹊桥,竞渡牛郎织女;人间月老,撮合才子佳人。有谭君昌宜者,人才出众,风流绝伦。求仙子于广寒,盟定山海;牵红线于绣幕,好结朱陈。高驾龙车,少郎风姿绝世;恭迎凤辇,婀娇潇洒出尘。堂前钟鼓齐鸣,娇移莲步;洞房花烛耀彩,绛点朱唇。尔乃乘此佳期,杯交合卺。日之夕也,喜今宵吴宫大战;月出皎兮,观此夜楚王点兵。袒裼而前,夜战不披甲铠;鼓掌而上,上阵何需父兄。惹动娘子之师,大敌难克;摆开长蛇之阵,锐气横生。绍武将之威风,先从丹穴杀入;乘少年之血气,打破赤壁鏖兵。一对雄师,闯入虎牢关口;二路元帅,并攻夹面坚营。打破秦关,水淹下邳,冲开蜀道,血染长平。其势如中原逐鹿,哪怕它毛深温厚;其勇如澶溪跃马,且看我水到渠成。沙场血战数合,大将力穷精疲;樵楼鼓打三更,壮士气衰力沮。美人含羞讨战,小将军为何停兵不前;英雄上马扬鞭,大丈夫岂肯卸甲拽兵。复入不毛之地,再会插歃之盟。人嘶马吼,龙争虎斗。背水一战,失却有囊之须;回马三枪,正中无齿之口。恨帝王之造历,闰年闰月而不闰五更;怨天道之生人,长脚长手而不长三寸。英台之梦之醒,金鸡之翅之鸣。邻国人多,尔速下马投降;边城将广,谁敢摇旗呐喊。红罗帐中,自有无穷佳味;青霄夜里,另是一种乾坤。可喜哉,如子佑之与韩翠;可贺哉,似孟光之配梁鸿。桃夭即赓,今晚两军对垒;瓜蒂有种,来宵一战成功。而今而后,唇齿相依,患难相顾。可知人间乐事,莫若新婚。

【赏析】

物换星移,文人已逝,我们要给这位把笔触深到人们不敢涉猎之处的人一个公允、客观的评价。以下文字仅从《新婚赋》的艺术特色与价值两方面作肤浅的评述。

一、骈散结合,文笔洒脱,气势磅礴,叹为观止。

文中骈句随处可拾,如“天上鹊桥,竞渡牛郎织女;人间月老,撮合才子佳人”、“可喜哉,如子佑之于韩翠,可贺哉,似孟光之配梁鸿”、“人才出众,风流绝伦”、“恨帝王之造历,闰年闰月而不闰五更;怨天道之生人,长脚长手而不长三寸”等句子,使文章整齐匀称,骈句与散句的巧妙结合,使文章工整而不造作,自然而又清丽,信手招来的句子却又恰到好处。

二、用“古代经典战事”影射“闺房”之事。

古之《金瓶梅》书男女之情事,巫山云雨之间,不免描之甚露,纯自然描写反而显得粗不可耐,人们不免要左删右除才使其露出芳靥。而《新婚赋》却储蓄委婉、百弯千转,用“战事”影射“闺房”之事,读来让人遐思万千,不得不让人惊叹其用笔之妙和入木三分的力度。如果把《金瓶梅》比作是一位妩媚娇艳泼辣的妇女,那么《新婚赋》则是一位含情脉脉顾盼神飞的小家碧玉。

三、人物描写细腻,诩诩如生,场面描写宏大开阔。

人物外貌上,如对新郎谭昌宜之描写,“人才出众,风流绝伦”进行了白描勾勒,在“云雨”场上却尽显风云之能事,“袒裼而前,夜战不披甲铠;”“摆开长蛇之阵,锐气横生,”“冲开蜀道”“英雄上马扬鞭”,一个在“云雨”场上奋勇搏击,誓死拼杀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新娘初嫁时,其态“堂前钟鼓齐鸣,娇移莲步;洞房花烛耀彩,绛点朱唇”,新娘娇弱扶风、妩媚动人的姿态牵人心魂,摄人魂魄。当“对手”气衰力沮之时“含羞讨战”,使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生活气息。场面描写宏大磅礴。有句为证“闯入虎牢关口”、“打破秦关,水淹下邳”、“冲开蜀道,血染长城”、“澶溪跃马”,战争场面与“闺房温柔”水浮交融,藕断丝系,难分彼此,其紧密结合之势不得不让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萦绕。

四、美妙的意境,盎然的情趣。

通读全文,我们可看到那些带有性暗示的语言,如“长蛇”“丹穴”“一对雄狮”“虎牢关口”“二路元帅”“夹面坚营”“蜀道”“血染长平”“扬鞭”“不毛之地”“无齿之口”等,它并不影响文章的整体审美,恰恰相反,它营造了一种意境,抒写了一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含蓄,这种“隔山打牛”的含蓄是《金瓶梅》望尘莫及的。

【附记】廖吟亭,恩施新塘人,清嘉庆年间秀才,通经史,才华横溢,倜傥不羁。撰写的廖氐谱派四十辈,沿用至今。表弟谭昌宜新婚,宴席上,他出口成章,吟出《新婚赋》,济济文士,无不折服得五体投地,据传,嘉庆帝阅后评语:此人'有才无德,永绝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