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如果经济能快速复苏,人还能少死点,毕竟政府可以从经济里抽税给病人花。如果经济一塌糊涂,病死之外还得叠加穷死。”(九边Pro)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1)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2)

对于北京地铁2022年12月16日450万的客流量,九边说现在经济正在加速恢复。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网对九边的激烈抨击,刚开始看九边的文字,我也觉得九边用力过猛了。

炮轰九边的文章铺天盖地,比如这位“无缘提笔书”同学的文章《敢问九边,凭什么要牺牲掉一部分人的生命来换取你所谓的复苏?》说实在的,看完文章我是很感激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说的是啊,凭什么要牺牲掉一部分人的生命来换取经济快速复苏?他们就没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留恋吗?你九边是不是太“冷血”了?你有家人吗?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3)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后来我悟透了,还真的不能责怪九边,放开封控和复苏经济,是九边能决定的吗?事已至此,有很多的群众还是看的很透的:“已经放开了,没什么埋怨了,安心过好每一天呗”。还能怎么样呢?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4)

只能说九边的话太犀利了,有道理但话不中听。其实他是可以再委婉一点的,比如说:“逝者已矣,侥幸活下来的人准备好在2023年多赚点钱吧,不然的话没有被病死,也会被穷死!”当然这句话也会有无数的槽点,我就不该说。

毕竟“最好的应对就是随机应变,不要和大趋势对抗,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囤过多的药,让别人有医可看,有药可吃,如此周围的人逐渐好转,病人慢慢减少,做到自救也救人,还有,病中之人很难维持礼节,不要过多计较,能帮的就伸把手帮一下”,什么叫看得开?这就是。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5)

有群众称身边有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走了,但身边人并没有多大的抱怨,都能接受。每年冬季来到的时候,都会有老人被送走,冬天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友好。岁数大了,有的还是所谓的“喜丧”,但在这个特殊冬季里走了比较敏感,我们痛心的是那些“英年早逝”的人。

但“无缘提笔书”讲的也很中肯,可以说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生命至上”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讨论其他问题的前提条件,生命无价不能讨价还价,“因和那所谓经济比,人命,总归是要更值得留恋(无缘提笔书)”。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6)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7)

但九边说的话题,是建立在已经放开的前提之下,目前看来是不可再逆的了,所以也是没问题的。说他是“达尔文主义者”也好,说他是“唯经济论”也好,说他是“冷血”也好,有些人走了,他就是被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亲人们不甘放手,但药石又无效的努力之后。他们“生不逢时”,又不能“死得其所”,在大数据下都是一个数字,但落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头上,却又都是一片悲痛欲绝的泪海。

抱有悲天悯人的不一定都是强者,也有可能是一个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人,但弱者之间更容易惺惺相惜和兔死狐悲。每个人的离去都有其意义和价值,因为奥密克戎病毒对于我们来说它都是敌人,是公敌,我们是应该同仇敌忾的,但总会有人会先赴死,死在我们的前面。而不是把责任归咎于没有“综合考量和万事俱备”了才放开,世界上哪有等你准备好了再开战的战争?从来没有。

九边何许人也(九边是对的相对来说)(8)

虽然生命对谁来说都是珍贵的,但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总会有人牺牲,而不是拿牺牲来换取复苏。所以不要再重复争论什么“综合考量和万事俱备”,那没实际意义了。在放开封控和复苏经济以后,我们应该感恩那些先行者,并心怀愧疚。

“我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但穷真的是可以要人命的;正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人基础病缠身,所以放开后他们最先牺牲了;在现代医疗条件下,经济发展了是真的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健康问题的”,致敬平凡的智者,有些话真的充满了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