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练琴房线上教师训练营 第5讲

磨练最核心--练琴法及各模块常见问题

王璟

2016.12.19

王璟老师反馈第一场磨练师资培训

她先后参加了17场磨练师资培训

不要认为所有的好都是应该的(只有好的少)(1)

王璟老师磨练师资培训笔记

我理解的磨练琴房

就是用逻辑做正确事情的方法。磨练琴房提供的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如何用脑教琴,让老师教琴有据可循,根据逻辑、根据自然法则去解决千变万化的教学问题和各种棘手(包括二手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磨练练琴法心得分享前提醒:

钢琴说到底,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练琴,从最开始就要正确练琴。

  • 音准模块

  • 节奏模块

  • 流畅模块

  • 加速模块

  • “不难听”

  • 一切好听的基础,音乐的可能

  • 首先,请乐曲分段!

    1.音准模块

    如何做到100%无错音?

    那就是不弹!

    不看准,不下手!

    a.要在放松且专注的状态下进行

    b.磨练的核心之一,一次性法则

    1.1. 什么音?

    认识和会是两回事情。数出来的我们说他仅仅是在认识阶段,而会是要看见直接就反应出来。

    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建立带着升降记号说音。

    常见误区

    a.认音经常看数字。你问他什么音,他看的往往不是五线谱而是数字倒出来的音。

    b.有的孩子是弹琴记琴键,他们往往是在最初没有建立五线谱和琴键的联系。

    1.2. 几指弹?就是指法问题

    ►我们要确认孩子看到的指法是否被大脑调动。

    很多孩子是先看数字后看音的,换手位的时候就会吃力。

    ►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方向,先问音,确定他会了再问几指弹,顺序不可颠倒

    TIP:老师一定要知道根源,坚定执行

    现在孩子们一般都手走在脑子之前。因为学校里谁快就表扬谁,但这个方式很不好。因为快,成为了目标,而不是把事情做正确了。

    老师一定要自己先不要着急,要严格地去执行。

    ►音和指法都清楚了再找位置。

    1.3.在音准模块中,一定不要要求孩子加入节奏,只是音准,两个手的对位。

    说到对位,一定要培养孩子从最开始就合手,不要分手。

    TIP:学生读谱慌张怎么破?

    ►我一般带着他们在课上音准模块中,会把后面的音全部挡住,只露出要他弹的,这样他就会很专注的盯着,准确率会很高,对位会很精准,包括休止符,附点。

    ►这样学生不会焦躁,更不会看串行。带他慢慢LOOP,待大脑有空闲的时候,后面的音就不用挡住了,用笔给他指着就好,再LOOP,到他自己可以顺着谱子看。

    TIP:面对二手学生

    1.首先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让他们心里有准备的接受一种新的教授方式。

    2.要更加的严格去执行“什么音,几指弹,确定吗?”帮他们建立一个科学的练琴程序。

    2.节奏模块

    数拍弹琴。

    首先要弄清拍位和时值。

    数一弹一,数二弹二,不数不弹。

    判断“结痂点”。

    TIP:“弹一”后,在我没有喊“二”的时候他的手应该是停在“一”上的同时在“二”上准备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这样每一个拍位弹下来的时候都是有准备的,也符合一起一落同时的基本弹奏方式。

    2.1 唱节奏模块:只是唱节奏,不唱别的。而且是唱复合节奏。不要让孩子唱音高。

    2.2 这个环节一定不能缺少,切不可直接从节奏模块直接进入流畅模块。

    2.3 所谓内置节拍机,就是我们的心跳,按呼吸法则打拍子。

    练节奏不是要跟节拍机,而是老师有意识的唤醒孩子内置节拍机的功能。

    所有的拍子老师带着学生去打。

    老师唱,学生听,然后学生学着唱来的。

    练节奏,唱在先,心不熟练手不弹!

    3.流畅模块

    脑超前,手精准,速度慢到不错时!

    这个环节开始弹,一定是和前一个模块(唱节奏模块)1:1的比例。

    前面唱多快这个环节就弹多快,切忌唱一个速度,弹一个速度。

    4.加速模块

    遵循自然法则,渐变,不要锯齿状的变化。

    节拍机不可以随便使用的,仅仅在加速模块中才会使用。

    流畅到结痂,再加入节拍器。

    让孩子跟着节拍机先唱,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弹。

    这个环节,在执行的过程中,最开始还是要在课上实现。

    合奏课和深度培训是开启音乐的。

    基础培训是目录,是达到不难听。

    • 好的老师不是教过多少学生,而是多少个问题学生在你这里得到了解决。

    • 教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质量。只有少的好,才能带来好的多。

    • 学再多的知识,仅仅是知识。方式不对,学什么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所以,弹琴好的孩子,学习也不差。所以,更重要的是方式。

    •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就是为了心理平衡。老师有义务告诉家长,什么是好的质量。从哪里来?打造孩子。孩子也是,兴趣来自于成就感,从而良性循环。

    • 下课之前一定要下课之前,跟家长有简短有效的沟通。

    • 好的老师,会让家长觉得你只有他一个学生。老师认真了,家长没有不配合的。

    • 教育是马拉松,不是冲刺短跑。不要每天盯着他什么时候开花。

    你觉得慢吗?

    很多老师反馈,家长觉得进度慢。但你需要自问:你觉得慢吗?

    家长是不懂,对他们的解释不是批评和冲突,而是用结果和逻辑給家长答案。当家长看到孩子变化了,任何一个家长都会理解的。

    所以老师要坚定,不是慢,是做事方式的改变。不是慢,而是精。用结果让家长看到孩子变化,从而去配合你,从而形成真正的正循环。

    我们需要发掘孩子的内力。钢琴一对一,最能个性化,最大程度唤醒孩子本身与生俱来的能力。

    讲座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olianqinf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