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新乡检察”可订阅哦!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1)

书是一缕阳光,融化心中的冰雪;

书是一丝微风,平静内心的浮燥;

书是一支蜡烛,驱散心中的黑暗;

书是一位益友,赶走内心的孤独。

任何文字,不管是以铁与血,

还是用爱与泪写就的,

都为我们讲述着众多领域中的故事,

倾诉着不同的人生。

我们在浩瀚书海中寻找明珠,

每周带您读完一本书籍。

让自己歇息片刻吧,倒一杯清茶,

轻翻书页,一起享受这静谧时光。

这里是新乡检察“每日一读”栏目,

每天与您相约!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2)

傅雷家书

作者: 傅雷、傅聪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既有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生活琐事的念叨。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厚重不失轻松、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更展示了亲子间交流的重要。书中多幅珍贵照片、楼适夷初版代序、傅聪家信及英法文家信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能收录。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3)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4)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5)

一九五四年节选

1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一九五四年二月二日(除夕)

昨晚七时一刻至八时五十分电台广播你在市三①弹的四曲chopin[萧邦]②,外加encore③的一支Polonaise[波洛奈兹]④,效果甚好,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琴声太扬,像我第一天晚上到小礼堂空屋子里去听的情形。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从你的录音中清清楚楚感觉到你一切都成熟多了,尤其是我盼望了多少年的你的意志,终于抬头了。我真高兴,这一点我看得比什么都重。你能掌握整个的乐曲,就是对艺术加增深度,也就是你的艺术灵魂更坚强更广阔,也就是你整个的人格和心胸扩大了。孩于,我要重复Bronstein[勃隆斯丹]①信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了你而感到骄傲!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了,我在心中拥抱你!

①傅聪赴京准备出国前,上海音协在上海原市立第三女子中学为他举办了告别音乐会。②萧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③原为法语,喝采用语,意为“再来一个”。④波洛奈兹,波兰的一种舞曲,源于十六世纪波兰宫廷礼仪的伴随音乐。①勃隆斯丹,原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苏联籍教师,曾指导傅聪的钢琴。

“每日一读”栏目征稿

也许有段文字让你怀念时光,也许有个故事让你拍案叫绝,也许有本书让你受益匪浅……请来信告诉我们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拨动过我们心弦的书籍推荐给大家,一起在书的海洋中畅游!!

来信请发送邮箱:xjx118@126.com

来信要求:请注明书籍名称、作者、出版年月、内容和作者简介、目录,以及推荐的理由。

傅雷家书傅聪成长史(每日一读傅雷家书)(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