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发自浙江衢州开化

江西籍牺牲消防战士回家(探访浙籍牺牲消防员家乡)(1)

在上海金山的厂房大火中,浙江开化籍的消防员丰晨敏确认牺牲。

在得知丰晨敏牺牲的消息后,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当天下午即从杭州出发,前往衢州开化。

近3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距离丰晨敏的老家越来越近。下了高速,夜幕里,我们沿着一路没什么车的公路前行,晚上8点2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丰晨敏老家所在的村庄石畈村。

一条溪水穿村而过,小村十分安静,村民家只有很少的灯还亮着。

我们在村委会前公示栏中的村情简介看到,石畈村由石畈、密坑两个自然村组成,坐落在村头镇东部,全村230余户,700多人,耕地面积306亩。村里,丰姓和余姓是大姓。这个村以种植业为主,人多地少,村民外出务工是主要经济来源。

沿着村路,我们来到了村里的一家小商店,一到房门,几位村民正围坐在一张桌子。

得知我们为丰晨敏而来,几位村民先提醒我们:

“他们家绝对不能去,他奶奶还不知道孙子已经牺牲了,他奶奶身体不好的,我们大家都瞒着的。”

江西籍牺牲消防战士回家(探访浙籍牺牲消防员家乡)(2)

几位村民说,他们看着丰晨敏长大,今天下午得知了他牺牲的消息,“我们眼泪都掉下来了。”

在大家眼中,丰晨敏小时候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学习很刻苦的,很努力的。去消防也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很喜欢这个职业,到现在14年了。我们能感受到,他真的喜欢消防员这个职业,做一行就爱一行,想把这行做好。”

在丰晨敏去往上海后,14年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一位熟悉丰晨敏的男村民说:“我家住得离他家比较远,但是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他当兵的时候,我也去送过他,他回家很少的,过年也很少回,今年过完年,回来过一趟,主要是看他奶奶。”

江西籍牺牲消防战士回家(探访浙籍牺牲消防员家乡)(3)

说起85岁的奶奶,她可能是丰晨敏最牵挂的人。一位村民说,丰晨敏的爸爸做泥水工,没有固定的地方待;他妈妈在杭州做保姆,做了将近20年了。小时候,丰晨敏都是爷爷奶奶带的,爷爷去世得早,上学的时候,都是奶奶送他上学,再把他接回家。

村民说,奶奶的身体不好,据说因为直肠癌动过手术,平常要吃药稳定病情。

江西籍牺牲消防战士回家(探访浙籍牺牲消防员家乡)(4)

说起丰晨敏一家,村民们都满是唏嘘,“他们家的情况很一般的,他有一个大伯还有一个叔叔和两个姑姑。大伯和叔叔都没有结婚,家里只有他一个孙子,平常奶奶由他大伯照顾。”村民们说,在得知丰晨敏牺牲后,他的父母已经前往上海。跟他同龄的同村人大多不在村里,有在上海的,也赶去送弟兄最后一程。

一位丰晨敏家的隔壁邻居丰阿姨说,自己看着他长大,“他从小就听话,学习也努力。”丰阿姨说,丰晨敏今年虚岁34岁,到现在还没有成家,家里人也催过,但是因为工作忙碌,成家的事情一再耽搁。

丰阿姨说,在下午得知了他牺牲的消息后,乡亲们最担心的是他的奶奶,毕竟老人年纪这么大,身体又不好,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都塌下来了,“我们都不敢到他奶奶家去,因为老人家很敏感的,我们都是一个一个人去看看她,如果有陌生人来了,到他家里,她很容易觉察出来可能是出事了。”

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朴素的悼念与善意。

夜幕中,穿过悠长的小巷,望向丰家的方向,那里无比寂静。

丰阿姨带着我们慢慢靠近了老人家,经过小巷后,靠后的位置有一幢小楼,那是丰晨敏的家,在一楼靠边的位置,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我们在很远的位置静静地看着,不一会一位老人慢慢走出房门,丰阿姨低声说,“他奶奶出来了,你们快点离开。如果敏感的老人明天问起,我就说在找狗。”

江西籍牺牲消防战士回家(探访浙籍牺牲消防员家乡)(5)

我们回到小店前,几位村民还在为丰晨敏的牺牲感到悲伤。不一会,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慢慢踱步而来,他是丰晨敏的小爷爷(即爷爷的兄弟)。

“我这个孙子从小很听话的,看着他长大,后来当了消防,见他就少了,但是回家来,他也会来看看我,他从来不跟家里人说消防有多苦有多累,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提,但是家里人知道他喜欢这个职业。”

73岁的老人家说,他晚上才知道孙子已经牺牲,瞬间眼泪在他的眼睛打转。在此刻,记者也强忍住泪水,不知道该如何劝慰眼前的老人,他接着说,以后,慢慢让他奶奶接受吧,孩子牺牲了,家里人也痛心,村里人也为他掉眼泪。

“但他是救火的英雄,水火无情,这个职业避免不了(牺牲)的。”老人家说。

丰晨敏的小爷爷在小店外待了不一会,转身沿着村道,慢慢踱步离去,路灯下,他身影越来越远,让人百感交集。

村民们决定,“现在我们就要守住这个秘密,不能让丰晨敏的奶奶知道孙子牺牲了,有陌生人来,我们就拦住,让时间慢慢消化悲痛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