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今天就农历初十了。

轰轰烈烈的春节档基本定调。

前两名《唐探》《李焕英》几乎霸占档期内80%票房。

恭喜之余,Sir不免陷入思考。

春节档,只能成为一个“成王败寇”的角斗场吗?

不该吧。

在Sir看,它还提供一个平台。

对那些不常光顾影院,却对电影保持好奇的普通观众。

让他们感受,并亲身参与到中国电影的发展。

所以。

当“唯票房论”慢慢成为舆论主流时,Sir始终为一些不那么“富裕”的片子感到意难平。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

不止Sir。

许多影迷也一样,甚至请愿上了热门话题: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2)

对,《侍神令》。

热门游戏IP “迅坤CP” 高密度CG特效 梅林茂作曲……

结果,成绩并不如意。

后续似乎还出现因演员负面而拖累票房的现象: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3)

当然,Sir只对电影本身有兴趣。

今天还是想掰扯掰扯——《侍神令》在“钱”以外的视角里,到底亏了还是赚了。

01

虚与实

扒开看,《侍神令》其实是一部带着“偏执”去制作的电影

尤其之于热闹乐呵的春节档。

它甚至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

就说特效。

要让片子第一时间抓住大众注意力,特效必须炸裂,必须酷炫。

《侍神令》却完全相反。

它的思路——如何把特效做得尽量不像“特效”。

一个细节。

预告片上,镰鼬身上的毛发,根根分明。

光是脸上,就有着不同的层次、软硬度。

不仅如此。

再看仔细些——它们通人性,干了坏事,蹑手蹑脚回家时。

连尾巴都不敢翘。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4)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5)

到了原创角色身上,这种偏执更可怕了。

天邪鬼赤。

电影中的妖怪。

造型虽然诡异,但动起来,每一个动态,都必须遵循物理规律。

肌肉鼓胀过程中,手臂上的血管,青筋明显可见。

而它那一身膘,走起路来,随着地心引力有规则地晃动。

全是苦功夫。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6)

特效以外也遵从这一原则。

森林里的那场戏,还记得吧。

3个月实景搭建,400名工人,占地5000平方米,深挖地下12米。

就为在“虚幻”的世界里拍出真实。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7)

何必?

太有必要了。

《侍神令》想搭起的,不是奇幻而遥远的空想;

而是一个真实可触的平行时空。

导演李蔚然的野心——让阴阳师的世界,离观众越近越好。

去“日式化”,营造中国观众更亲切的“仙道审美”。

“游戏是一个二次元的东西,而且它是和风的,如果你照搬,两个问题,第一个照搬的话变成一个cosplay了,第二个,比如说晴明,那是日本人的衣服,一个日本人做主角,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既要照顾游戏的美学风格,也要让它是一个中国人的电影。”

怎么做?

细节处,一改到底。

阴阳师里,晴明手里日本舞姬用的金面扇子,在陈坤手里,变成了一把白色的纸面扇子。

繁复花纹颜色的和服,也被改成粗布麻衣。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8)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9)

如果你不仔细看,就连镰鼬身上的服装都是中国风。

帽沿儿边上的小铜钱和它的那顶不合尺寸的小帽,分明就是唐风。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0)

再说个专业的。

还记得海坊主所在的海先楼么?

红黑色的木头横梁,和褐色的壁画,这种配色来自西汉的漆器、墓室绘画,都常用这些颜色。

怪不得越看越眼熟。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1)

中国元素无处不在。

这些还只是皮毛。

《侍神令》的偏执,才刚刚开始。

02

游戏与电影

游戏改编电影,向来很难。

就算是在工业发达的好莱坞:前不久《怪物猎人》刚扑街;《龙与地下城》更是IP、口碑尽毁,IMDb3.6;在游戏圈里与之比翼齐飞的《魔兽》来说,IMDb评分也就刚及格。

可见,游改电影并不那么好讨观众欢心。

作为《阴阳师》的死忠粉们,遇到喜欢的角色都改了“国籍”,自然是别扭极了。

把游戏热度,变成电影的噱头,他们自然不干。

《侍神令》位于两难之间。

前,有春节档;后,有粉丝党。

如何权衡?

它的选择——忠于电影。

比起复刻游戏中的超级角色,超燃名场面。

《侍神令》更倾向于电影的本体——人物与故事。

还是看细节。

《阴阳师》游戏里,有这样的一句基本的驱魔口诀: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出自道家的九字真言,并且每一个字,都有对应的手势。

《侍神令》把这一套咒手势保留了下来。

但。

仔细看,每一个阴阳师在施咒时。

手势各不相同,神态完全不一样。

慈沐,阴阳寮反派。

一个字,邪。

当他想获得妖力最强的鳞石时,是以一种俯视、压制的角度,对金塔施咒。

贪婪之色,早就从他心术不正的神情里传出。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2)

百旎,阴阳寮掌案。

一个字,稳。

就算眼看双鸦大天狗正在破坏金塔。

她心里着急,施咒时声音却也只是呢喃。

施咒的手势对称,也有一种平稳、镇定的气场。

最后是晴明。

作为片中最重磅的男主角色,他施印的手也最奇特。

与阴阳寮里的人都不同,来自中国传统的道教驱魔手势

虽做了些小改动。

但也从侧面看出,他出走阴阳寮后,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与阴阳寮再无交集,就连法术都不想沿用原来那一套。

三个人,三个动作。

人物性格在细节中实现区分。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3)

再说《侍神令》故事所贯穿的主题。

信任。

脱胎于游戏的“侍神令”,也就是那句台词:

“同生共死,绝不背叛。”

什么意思?

游戏里,这是一种简单的从属关系。

可电影里,晴明跟百旎从小缔结过的“侍神令”,晴明与整个院子里的小妖之间的侍神令。

却并非从属关系。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4)

绝不背叛并非交易条件,因为他们之间有生死与共的信任。

《阴阳师》说白了,就是养成类游戏,得靠时间和耐心,培育自己的侍神。

玩家对《侍神令》的诸多不适,也是因为电影人物跟游戏角色的不符,从而产生冒犯。

说得再中二些。

游戏里,你对自己手里的侍神们升级,饲养,不也是与侍神们缔结了“侍神令”,派侍神出战时,对他们生死不也提心吊胆么。

所以。

《侍神令》并没有将这股对《阴阳师》的热血抹去,反而将“共生同死”的这一概念抽出,放大。

Sir相信。

这样大刀阔斧的取舍,《侍神令》尽然做得还不够完美。

但之于日后的国产游戏改编电影,它勇敢地提出了新思路:

电影,到底需要复刻游戏的酷炫。

还是说。

我们更期待它,重现当初玩游戏时那种全心全意的热枕?

03

人与妖

《侍神令》中对人与妖的重新界定,Sir觉得尤其值得讨论。

设定上,它有着明显的层次递进

小的,关乎人性一体两面。

电影中许多角色都有对应关系。

晴明对应慈沐

前者,半人半妖。

后者,纯人类血统。

一个是众人口中的“怪胎”,一个是自幼被看中的首席护法。

结果呢?

当妖力注入晴明的身体,他成为最厉害的阴阳师。

当妖力注入慈沐体内,他成为了比所有妖更可怕的怪物。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5)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6)

人与妖的力量在两人身上都走了一遭,最终——人性和妖性便如镜子的两面,没有好坏之分。

“你是选择做懦弱的人,还是拯救苍生的妖?”

这不仅是晴明面临的终极选择,也在拷问我们所有人。

能控制好分寸,便可借着“妖”成神。

反之。

入了心魔,那也可以从人沦为妖。

如果说这一组角色是主角开挂。

那么另一组对比更趋于普通人——袁柏雅对应天邪鬼赤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7)

他们俩没有任何超能力,只是迫切地为各自阵营卖命。

一个,干着被耻笑的官差,还想拼命证明自己能力;

一个,被困在妖界的斗兽笼,每晚冒着被杀的风险赢得“常胜将军”的称号。

两人开始互相看不对眼,最后才化敌为友。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某种宏大刻板印象的受害者——当我们习惯于用机械式的思维去进行群体的分野(人或妖),那我们也将习惯性忽略人性中那些细微的善念,复杂的情感。

此外。

《侍神令》中,人与妖,仅仅是人类内部的隐喻吗?

Sir觉得不止。

游戏玩家会发现,电影中仅出现过一个超强的SSR级妖怪(茨木童子)。

按理说,买了版权,让所有SSR出来打一架都能值回票价。

为什么不这样做?

来,看看出场的妖怪都有哪些——雪女、桃花,还有庭院里那一堆,镰鼬、河童……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8)

雪、植物、动物。

总结特点:都是大自然的代表。

再回到电影里找线索,世界观设定中有这样一条:

人与妖本来相融共处,相安无事。

但经过一场人妖大战,妖被限制在妖域,不得越界。

翻译过来——人类不断扩张威胁自然万物,并以正义之名制造规则企图驯服大自然……

这,不就是我们的现实?

以这样的视角重新打开《侍神令》,那个关键设定则显得更加细思极恐:

为什么人不能当侍神?

妖可以恪守承诺,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类似的隐喻还有很多。

比如慈沐的那只断臂。

最后为什么要化为更臃肿,也更邪恶的“大手”?

再次,人类被自己的征服欲所反噬。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19)

篇幅所限,Sir就不展开了。

说到这里,《侍神令》的偏执,则清晰许多了。

为什么它坚持把特效“藏”起来,为什么它不愿复制游戏般的爽感。

为什么,它在人与妖的概念中来回反复,甚至不惜牺牲叙事的节奏(这是缺憾)。

如果仅满足于堆砌一堆东方元素的视觉奇观,以上尝试大可不必。

《侍神令》真正想做的——是一次以奇幻为名的现实寓言。

这也是为什么,Sir尤其替它感到可惜。

奇幻电影,我们还在起步阶段。

前些年,《妖猫传》、《狄仁杰》系列、《捉妖记1、2》等,成为国产电影里志怪类的代表之作。

开始,只是满足与观众对于奇幻世界的想象。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20)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21)

你们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吗(无论是不是被黑)(22)

竞争也形成反噬。

导致后来许多国产奇幻电影,从创作开始就“飘在天上”。

沦为特效的“皮包骨”,故事无趣,表达无内容。

《侍神令》不尽完美。

但它脚踏实地的创作态度,不该在这“最强春节档”中。

被无视,被抹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