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020年很不平静,在各类消息面前,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心里很烦躁,甚至有人沉溺于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目前的状态,“痛”的程度太深,我觉得最贴切的是“烦”。“烦”是苦闷急躁,心情不畅。

朱光潜最后的一封信(整天没事找事烦透了怎么办)(1)

这种“烦”让我们厌弃世间的一切事物,不愿意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排解这种烦恼的情绪呢?

这样的问题在朱光潜的时代就有了,那时有人特地写了封信问朱光潜,到底该如何排解烦恼?

而这封信也被收录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朱光潜最后的一封信(整天没事找事烦透了怎么办)(2)

西班牙作家拉福雷特曾说,人们对巨大的折磨往往比对每天琐碎的烦恼更容易忍受。

巨大的折磨往往是一时的,而琐碎的烦恼却好像是一颗蛀虫,一点一点蚕食着我们的内心。

悲剧的是,人生好像就是由数不清的烦恼构成的。

《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明明出身富贵家庭,却因为爱情路不顺而选择自杀。

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因为糟糕的婆媳关系,职场关系等而闷闷不乐。

我们在遭遇重大变故,或是人生遇到挫折时,都会觉得烦恼苦闷。

朱光潜最后的一封信(整天没事找事烦透了怎么办)(3)

可能有人要反驳这个“我们”不包括德高望重的佛学大师和哲学大师。

有句禅语说: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

这句话是说人生在世,处处充满了危险或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避开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烦恼缠身。

可是人就有七情六欲,难免被牵动内心。想要做到不动谈何容易?

朱光潜先生这么想着,竟提出了和自古哲学家、佛学家相反的观点,不是不动,而是要尽情地动。

因为烦恼的本质是我们压抑了生命的活力。若是能将这种生命活力释放出来,烦恼与不快就会烟消云散。

孩童的时候我们最为好动,有什么事情不开心了,哭一哭就过去了。可长大了,我们深受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话语毒害,硬生生地将不好的情绪压抑在心中,却没想到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成了烦恼的根源。

朱光潜最后的一封信(整天没事找事烦透了怎么办)(4)

所以遇到烦恼,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作为,默默地消化这些情绪,而是要动起来,将这些情绪发泄出去。

少年维特的烦恼最终是怎么化解的呢?写下这本书的歌德,最早的时候因为失恋,一度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可当他提笔将这段经历写进书中时,那些失恋的烦恼和痛苦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没有歌德那样的好文笔,但是也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日记对话。也可以寻三两知己,聊聊自己的郁闷心情,尽情地吐槽让我们觉着不开心的人和事,也可以做一些家务活动。

只要让自己动起来、忙起来,将这些情绪发泄出去,烦恼也就无处可藏了。

除了动起来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烦恼,多大点事儿啊,值得你一直耿耿于怀吗?

你愁来愁去,半夜里辗转反侧,这个世界还是这个样,这世界上没有回到过去的时光机器,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办法改变。

朱光潜最后的一封信(整天没事找事烦透了怎么办)(5)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

我们要抱有这样的一个心态,这些小事有什么可烦的?记着心里觉着烦闷的时候都动起来,将这些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