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双11,发现天猫有两家无印良品店,谁是正版?

其中一家,叫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

另外一家,叫无印良品旗舰店。

点进去发现,前者(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是我们平时认知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家具、笔记本、食品、厨房用具、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后者(无印良品旗舰店)的商品则以枕套、床罩、毛毯、毛巾等为主。

事实上,尽管“凑巧”同名,双方却毫无关联!

在国内市场上有两家无印良品,一家是日本的,一家是北京的。为了抢夺商标,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北京无印良品再诉日本(北京无印良品掐架日本)(1)

无印良品,本意为没有品牌标志的好产品。虽说名字上一直在淡化品牌意识,但遵循“简洁、环保”的设计理念打造出来的产品,无一不彰显着他们的品牌价值。

无印良品(MUJI)始创于日本,但就在他们还没入驻中国市场时,却被一家公司先一步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允许使用范围为第24类棉织品、浴巾、被罩等商品。

随后,这家公司将这一商标转让给了北京棉田公司,也就是北京“无印良品”。

被人捷足先登,日本无印良品MUJI当然无比气愤,这不就是打着自己的旗号挣钱吗?但对方又合法合规,这让他们一时间无可奈何。

然而,北京“无印良品”却先发起了进攻!

北京“无印良品”称,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棉织品、浴巾、被罩等商品,使用了“无印良品”标识,构成商标侵权,必须给予补偿。

结果,北京“无印良品”大获全胜,获得赔偿60多万元!

北京无印良品再诉日本(北京无印良品掐架日本)(2)

日本“无印良品”无奈之下发布整改说明。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北京“无印良品”再次发起诉讼!

导火索,正是整改说明里的“抢注”这个词。

北京“无印良品”称,“抢注”这个词意味着通过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商标,对公司构成了商业诋毁,要求赔偿300万元!

日本“无印良品”当然不肯吃“哑巴亏”。结果,双方各执一词,打得不可开交。

北京无印良品再诉日本(北京无印良品掐架日本)(3)

无印良品(MUJI),确实是由日本良品计画株式会社开创而出,却在商标使用权上“输”给了对手,遭受了经济损失。而北京“无印良品”呢,手握商标使用权,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见,商标使用权不仅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也能够痛击竞争对手。关键点在于,谁先一步注册成功,谁就站在了法律制高点。

不仅是商标,专利也一样,都是企业的“防身利器”。

构建专利攻防体系,一是可以防止竞争对手抄袭,保证自己的产品地位。

二是抢夺创新制高点,一旦发现市场有类似产品,便可重拳出击大赚一笔。

商标、专利能赚钱吗?当然,而且可以赚大钱!源德盛公司便是很典型的例子。他们在2014年便将一体式自拍杆申请为实用新型专利,看见市场上数不清的商家盗用自家技术和产品,源德盛公司负责人强势出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上百次关于自拍杆的专利诉讼,共获得上亿元赔偿!

竞争对手使用你的专利技术次数越多,赔偿得就越狠,这也是有些专利专家不急着起诉侵权商家的原因,打算“把猪养肥了再宰”。说到底,商标、专利才是构建企业护城河的核心所在。

有很多来到明德资本生态圈的企业家想问,我们辛苦研发出了一款产品,如何才能不被对手抄袭?答案是构建专利护城河,通过法律武器保护企业周全。只要专利在手,但凡发现抄袭者,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他们给予赔偿。

明德资本生态圈建议,与其想方设法保证核心技术不外传,不如主动申请专利保护,以此一劳永逸。专利申请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还有细分领域中的商业模式专利。对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谁又希望被对手捷足先登呢?

近年来,大企业申请专利的新闻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家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商标、专利,将成为企业家的必争之地。

祝你的企业固若金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