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史书,历史上,《尚书》简称为“书”;《诗经》简称为“诗”。二者合称诗书。

《尚书》和《诗经》在春秋时期就是士大夫的流行读物,孔子教学也要教导弟子这两本书。

《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的历史,而记载的方式分为六种体例,即典、谟、训、诰、誓、命。

尚书通过这六种体例记构建了我国的最早一本史书,那么这六种体例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史书体例及代表作详细介绍(最早史书写了什么内容)(1)

典:这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成文宪法。如《尧典》、《舜典》等,就是记载了尧舜的治国言论,和行政政策。

谟:指谋略,所谓:君有典,臣有谋。谟就是记载了大臣对于时政方针的建议和规划,以及他们与君王的进言献策,如《皐陶谟》就是记载了大禹、皐陶、伯益等向舜的进言献策的事件。

训:即说教,训诫。通常是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如《伊训》、《太甲》等篇。

诰:即告知,使人知晓,有告诫,慰勉的意思。诰可以是对民众的,也可以是对神祇或君王。就像后世的诏告天下,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体例。如《汤诰》、《大诰》。

誓:是一种条文,宣誓。通常用来告诫民众,尤其对敌人下达最后通牒用的。在讨伐敌人前君主通常会作誓,声讨敌人的罪行,以示师出有名,如《甘誓》、《汤誓》。

古代史书体例及代表作详细介绍(最早史书写了什么内容)(2)

命:命令。指君王对大臣下达命令,如《微子之命》、《顾命》、《王侯之命》。

《尚书》对于唐尧、虞舜、夏禹、皐陶等人的言论记载,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品德文化的重要来源,为后世人修身,行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典范。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箴言,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思想基础。

《尚书》也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如周公摄政,成王继位,穆王改制等重要的历史事件。甚至还可以上溯大禹治水,分述九州的古代地理知识。其中的《禹贡》篇,也被视为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

古代史书体例及代表作详细介绍(最早史书写了什么内容)(3)

《尚书》还记载了我国古代政教合一,神权干预政权的情况。《酒诰》描述了殷商酗酒,周代严刑的情况。体现出最早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等。

《尚书》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思想财富,值得更多的去了解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