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歌曲民间(民间艺术的挽歌)(1)

有些人、有些事不应该被社会遗忘。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逝去的传统经典和文化传承人,是他们让我们有机会追忆时光流逝,沿着先人的脚步重新审视自身历史。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永远铭记的话,那么一定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不仅有沧海桑田,更有你我先辈的影子。这种融进血液、刻在骨头里的东西,正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魂魄。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老先生的遗作,老先生已经在2013年不幸离世,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一直坚守传统创作理念,培养和影响了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张艺谋等一大批电影才俊。

身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吴天明从骨子里就透露出老秦人的血性。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文艺导演纷纷转型,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寥寥无几,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但是,中国的艺术道路需要有这样的坚守者,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历程,从来都不会是阳关大道,很有可能走到最后才发现仅剩一人独行,但,金子必定不会被污泥掩埋,风雨过后,依然会绽放它夺目的光芒。

百鸟朝凤是一首中国民间唢呐的代表作品,难度极高,演奏者需要有足够的天分和纯熟的技术,因此,一直作为传统师父传给徒弟接班的压箱之作。电影《百鸟朝凤》聚焦中国最后一批民间艺人,用两代人的情感纠葛,艺术传递,反映出近二十年的岁月变迁。民间艺人由受人尊敬的行业,沦落成为城市里讨饭的工具,时代在变,人心在变,只有老一辈对艺术的坚守没有变。然而,人力无法回天,他们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并不能阻挡传统艺术犹如长江之水一去不复回的现实,唢呐,如同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一样,注定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百鸟朝凤歌曲民间(民间艺术的挽歌)(2)

电影叙事节奏舒缓,虽然核心是文艺片,但用不断设置戏剧冲突来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前半段聚焦于拜师学艺,徒弟之间的努力和相互竞争,充满着正能量,后半段画风急转,用西安大城市的繁华反衬农村的萧条,西式的洋鼓洋号剥夺了唢呐二胡最后一片生存空间。为了生活,大批民工进城打工,民间传统艺术只剩无力的挣扎。其实,这何尝不是我国艺术电影的现实写照,文艺片的先天不足注定他不可能在商业院线与其它类型电影竞争,而我国又没有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虽然引进了艺联,却也只是杯水车薪。同样作为传统艺术大国的法国,为推进艺术电影发展,专门设置艺术院线来进行保护,这种做法经别国借鉴后,成为目前欧洲的主流。前几年,我国为加大国产动画片的发展,直接采取政府补贴模式,这才促进了国产动画的再度繁荣。然而,在最需要扶持的艺术电影领域,却没有实质性保护措施,反而对高票房电影进行资金奖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从技术角度分析,本片堪称教科书般的工整。无论是摄影,表演,还是剧本,剪辑,虽然有些老气,却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陶泽如的表演精湛,撑起整部电影,最后的诀别感人至深。两个小演员灵气十足,让电影的上半段充满着温馨和童趣,而电影在意境和对现实意义的挖掘,直接将影片拔高一个层次,在一众国产片里俨然有鹤立鸡群感。吴天明导演拍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想让普通人去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国家有关部门去保护我国的民间艺术,一叶知秋,社会需要这样的理性思考,艺术需要这样的反思和引导。

百鸟朝凤歌曲民间(民间艺术的挽歌)(3)

电影在豆瓣和猫眼两个指标性网站上都拿到高分。豆瓣的8.2分,证明本片在爱好者心目中属于优秀系列,最让人惊讶的是猫眼9.1分,长期以来一直有个观点,豆瓣代表影迷,猫眼代表路人。因此,猫眼高分历来都是商业片的天下,文艺片时常遇冷,百鸟朝凤证明了文艺片也可以让普通人觉得好看,虽然属于特例,但同时也为文艺片如何接地气指明了一条道路。

最后赞一下影片的结尾,用臆像处理焦三爷,俯瞰众生,转身离别,犹如导演本人,犹如他所代表的民族艺术,收得干净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