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多年前,瑞士儿童文学家约翰娜·施皮里写下了阿尔卑斯山少女的故事,1974年被日本人以动漫的形式搬了大荧幕。而这次改编的真人版电影,是由瑞士和德国合拍的,不仅成为瑞士影史票房榜第五,同时还是瑞士最成功的出口电影,出口美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

自幼失去双亲的女孩海蒂,寄养在姨母家八年,终日不得出门,从小就非常懂事,出奇的讨人喜欢,性格活泼开朗。但由于姨母工作缘由,海蒂被送往古板爷爷家。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1)

天真无邪的海蒂

一,海蒂的"真,善,美"

开始爷爷并不待见海蒂,一心想着熬过三天时光,好把海蒂送给村里的牧师处理。第一晚,海蒂在羊棚里度过第一晚,早上爷爷来羊棚取奶随意给了奶喝。当她知道爷爷家非常简陋,只有一张床时,她自己非常懂事的选择了阁楼的草堆作为自己的床,还给了爷爷一个大大的拥抱。本以为第三天迎接海蒂的将会是再一次漂泊,但确实爷爷亲手为海蒂打造的一把木椅。

海蒂身上最大的特质-善良,不经意任何雕琢与修饰,从一而终,纯粹无比,赢得了性格孤僻爷爷的接纳。

白天海蒂与羊将军皮特一起去放羊。有次,皮特因为看到羊群斗殴打它们,海蒂连忙拦住皮特,并答应以后吃的粮食都分他一半。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2)

爷爷对海蒂的爱

冬天来了,爷爷带着海蒂滑雪橇来到山下特意看望皮特,他家有位年迈眼瞎的老奶奶,家庭贫苦。回来路上,海蒂对爷爷说:我们俩生活的挺好。一句话,道出了对爷爷辛勤劳动的肯定,感恩,也表现出了海蒂对生活自足的乐观精神。

后来,海蒂被贪内心婪丑恶的姨妈卖到了法兰克福的一户富足人家。海蒂的身份也随之从乡间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富家千金克拉拉的玩伴。

海蒂每次用餐总会要两个松软的面包,每次省下一个面包,只为留给皮特年迈牙口不好的奶奶。

在海蒂决然离开城堡时,看到克拉拉黯然伤神的眼睛,毅然决定留下来。后来,因为自己太思念爷爷,思念家乡,不禁开始梦游眺望远方的家乡,非常令人心疼。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3)

二,叙事方式形成对比-更加突出海蒂的纯洁心灵

海蒂从小寄养在别人家,过着贫苦居无定所的劳作生活,从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性格却十分的开朗活泼,乐观向上,阳光而有活力。

克拉克则自幼出生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贵人家,锦衣玉食,接受良好接受。却天天过着苦闷,独孤,呆板,压抑人性的生活。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4)

海蒂生活在爷爷家时,那儿是一片万里无云晴空万里的阿尔卑斯山,高山绿水,青草花香,马牛成群,幅员辽阔。海蒂在那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而在法兰克福,海蒂想要寻找高山,最终看到的却是满天的雾霾,灰白色的天空,到处密密麻麻的房屋。在城堡里,永远都是礼仪规律,窗户封闭,窗帘垂下,面无表情的仆人,严格死板的女管家。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5)


三,现世启示-教育意义

海蒂与克拉拉虽然是年龄相仿的女孩,性格与做事风格却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她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就知道了。海蒂与外表冷酷无情内心温柔善良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克拉拉生活在一个,父亲常年在外,女管家永远严格死板教条,一个毫无生机的家庭。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6)

当克拉拉父亲回来时,女管家准备以"海蒂理解能力迟钝"为由把海蒂赶出家门。不料,克拉拉奶奶出门拯救了海蒂。

晚上,奶奶拿着一本故事书在床头给海蒂讲故事,一个关于海蒂家乡,蓝天白云,老鹰高飞的故事,激起了海蒂强烈想要自己会看书的欲望。

不到两天时间,原来一个字母都要学习大半个月的海蒂完整地读出了故事书的内容。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7)

与家庭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同,奶奶是从心灵从发,了解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而家庭教师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当知道海蒂居然居然一个字母都不会时连忙跑到女管家那儿去告状。教了好几天依旧不会读时,气的咬牙跺脚。

从法兰克福回来后,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没变,但一切也都变了。一次学校教师问孩子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农民,工匠,牧羊人”,只有海蒂的回答与众不同:“我想写故事”

这个回答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但克拉拉的奶奶送给了海蒂一个笔记本和笔,并鼓励她-你与他人不一样,你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不必受他人影响。

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豆瓣9.2海蒂与爷爷)(8)

生活是场马拉松,由一段又一段的节点组合而成。无论途中发生什么,别人嘲笑你,指责你,都不重要,尽管向前奔跑,去见识更加广阔的风景和结交“真善美”朋友,回头看看,慢慢意识到,原来生活就是初心与坚持。

我是@阿金情感屋,分享书评,影评,专注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