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车在时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宝能集团在收购观致汽车部分股权后,并未按下暂停键,又将目光又转向了近年来发展不顺的昌河铃木,近日就有报道称宝能集团已派人到昌河汽车做尽职调查。看得出来,宝能集团并不满足于控股观致汽车,希望借助昌河汽车来实现造车梦“第二季”。

宝能集团此次针对昌河汽车的尽职调查,与之前收购观致汽车部分股权类似。一位接近昌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宝能此次的目标是昌河铃木,但不是全部收购,而是“有意入股”。

入股昌河铃木开启造车梦第二季

在收购观致汽车部分股权之前,宝能集团的意向标的不止与观致汽车一家,此前有传闻表示宝沃、昌河铃木都是宝能集团收购的对象。据悉,宝能集团在2017年10月底、11月初就已经前往昌河铃木进行尽职调查,计划收购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和昌河铃木九江工厂,且此事已上报江西省政府。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1)

宝能集团此次意向入股昌河铃木,看重的是昌河铃木在景德镇、九江两大基地的工厂。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0月底,宝能与杭州富阳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投资约140亿元建设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2017年11月下旬,宝能集团又与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昆明经开区和空港经济区,建设5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近期,还有媒体报道,宝能集团在广州投资的3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建成后该产业园具备新能源产能50万辆/年。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2)

按照上述规划,目前宝能集团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领域的规划产能高达130万辆,仅靠观致汽车一家车企,不论是产能还是资质都不足以支撑上述规模,势必要借助其他企业的产能和资质,昌河铃木充裕的产能和生产资质非常符合宝能集团的要求,此时传出收购意向来也就不足为奇。

昌河铃木已名存实亡

据悉,宝能集团若能接手昌河铃木,昌河铃木的另一个股东铃木或将从昌河铃木中彻底退出,但铃木方面强调其不会退出中国市场。25年前,铃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长安铃木。除了长安铃木外,铃木还于1995年与昌河汽车成立了另一家合资公司——昌河铃木。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3)

成立之初,昌河铃木曾有关一段时间的辉煌,旗下的北斗星曾深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是当之无愧的小车之王。然而在微转乘战略失败以后,2016年昌河铃木销量仅为4.1万辆,同比下滑48.1%。联姻双方——昌河和铃木也渐行渐远。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4)

早在2012年铃木方面曾提议退出昌河铃木,但最终没能实现。2013年,昌河汽车被北汽集团并购。北汽方面曾表态,重组后将积极促进昌河铃木引入全新车型,深化双方合作。但之后北汽与铃木之间的沟通似乎进展得并不顺。据了解,目前日方技术管理人员几乎全部从昌河汽车体系中撤离出来,双方的合作仅限于在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上,昌河汽车继续向铃木缴纳技术引入费,而铃木已不愿意向昌河汽车提供新的技术。目前,昌河铃木导入的四款车型中,派喜、浪迪已近乎停产,昌河铃木的经销商当前仅靠北斗星、利亚纳两款合资车型和悬挂自主logo的北斗星X5、利亚纳A6维持,生存堪忧,昌河和铃木这对“夫妻”已是貌合神离。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5)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昌河、铃木分家已成事实,而对于昌河汽车来讲,失去了铃木在技术方面的支持,已名存实亡。时至今日,宝能集团对昌河铃木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或将促使铃木从昌河铃木体系中彻底退出。

宝能集团将“盘活”昌河铃木

2017年年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宣布北汽威旺品牌正式并入昌河汽车,并作为昌河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原有微车业务同时并入昌河汽车,这期间并没有提到原本作为昌河汽车重要板块的昌河铃木,或许在昌河汽车或者北汽看来,昌河铃木已经成为了弃子。

汽宝能观致最新活动(宝能又双叒叕转移目光到了昌河)(6)

如今,昌河铃木被财大气粗的宝能集团相中,或将以另一种方式焕发新生。虽然昌河铃木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尚浅,但其生产资质和空闲的工厂产能可以为宝能集团所用,未来随着悬挂昌河铃木字样的宝能新能源汽车驶上街头,也会让人们想起这个曾经经历过辉煌的品牌。

先是入股观致汽车,又将触角伸向境况不佳的昌河铃木,造车大业尚未正启动的宝能集团,已经在汽车行业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这个资本市场的“野蛮人”,不但拯救了观致汽车和昌河铃木这样身陷困境的汽车企业,也为造车新势力在未来的表现平添了不少变数,至于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