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诗词(春雨春茶品茶诗)(1)

普洱市的万亩茶园 张彤 摄

春茶诗词(春雨春茶品茶诗)(2)

西双版纳易武采摘古树茶 张彤 摄

作者:耿嘉 云南日报

“春风先到彩云南”。雨水节气已过,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法,“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春雨至,则万物复苏,相继出现雨水节气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这自然说的是黄河流域、中原北国的景象。在彩云南的滇南各大茶山,已经不止“草木萌动”,而是进入了春茶当采之际。清人许潜有诗吟道:

版纳山头树,到今千百年。

蕊香春雨后,渴解晚风前。

陆羽残经品,坡翁试院煎。

离乡真足贵,诗味故山巅。

此诗让我们看到,春雨过后,千百年来生长于版纳山间的茶树,开始吐蕊飘香。就是这芽叶细嫩,色翠香幽的南方佳木,让唐代嗜茶的陆羽写下了三卷《茶经》,被后世目为茶神。又令宋朝出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于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选为州试试官,在监试期间,自己煎茶自己饮,写下一首古体诗《试院煎茶》。此诗写于不满当时随变法而变的文风,却又不得已来监试应试的举子,所以就暗含诸多机锋。首述煎茶过程,“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次评古今煎茶之法,“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接着复转回笔,“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盌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选才大任有共同监试的诸位试官,“诸君况才杰,容我懒且噤”(《监试呈诸试官》),抽空学学煎茶。最后,品着煎好的茶,坡公想到了唐代前贤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年茶》中,“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品评,还是忍不住吐出自己的一腹牢骚:“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与其要那些搜肠刮肚的应试文字,不如有一瓯好茶,能吃饱睡足。许潜的诗,同样也在尾联,将心思从说古回到了叹今,怀念起故乡茶山的诗味。至于这弥漫茶山的诗味是什么,在许潜的诗中没有深说,另有一首有关普洱贡茶的诗,读了或许可以一探究竟。

云南茶成为贡品,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说是远起商周之际,由西南“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所产的“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等,已经成为“皆纳贡之”的物产。这或许就是《诗经·邶风·谷风》中,出现以茶叶煮汁而饮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之句的缘由吧。只是大凡饮食物用,各代有各代的嗜好。夏商周秦、汉魏六朝的饮茶所尚,少有记载。唐代高看阳羡茶,宋朝极赏建州茶,明人崇尚罗岕茶,清季丰富一些,同时推重武夷茶、龙井茶和普洱茶。但是,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所言:“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京城如此,下必趋之,当时饮用普洱茶之风,或许正如汉代京师长安童谣所言:“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古时贡茶求珍求早,第一拨的贡茶,是雨水、惊蛰之后,于春分时节,也就是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的社日前采摘的“社前茶”。第二拨采摘于清明前,称为“明前茶”。第三拨为谷雨前采摘的“雨前茶”。作为生长于春风先到之地、“瑞贡天朝”的普洱茶,其采摘时段,既早于他方,也长于他乡。清人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载:“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茶等。毛尖即谷雨前所采,不作团,味清香如荷,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一类,采于谷雨后,以一斤到数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奁资,故名。”这里没说普洱茶在雨水节气后已经进入宜采时节,重点讲述谷雨前后的普洱茶珍品。这或许是因为明清以来,于茶尤重味酽。明代张源《茶录》声称“采茶之候,贵在及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品茶大家许次纾《茶疏》则说:“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正是由于采茶需及时,清代宁洱生员许廷勋在《普茶吟》这首乐府体诗歌中,记下了春雷惊醒的满山茶树,在春雨中争相发芽,绣臂花裙的各族男女,就唱着芦笙恋歌,竞向山头采茶。因为春光易逝,春茶易老,一摘还是“嫩蕊含白毛”,再摘就见“细芽抽绿发”,三摘不及时就“青黄杂揉登”,如同稻草粗糠。诗的前段,吟咏的是采茶时节,茶山春雨蒙蒙,灵芽争发,和歌四起,满眼风光。后面说到普洱茶的烘焙制作、上缴售卖,就变成了“哀民生之多艰”的咏叹,最后也像东坡《试院煎茶》学习,以叹今收结,说是经过茶民积年劳作,“万片扬簸分精粗,千指搜剔穷毫末”,薰蒸焙制的普洱茶,自己喝来三碗就“两腋自生风”,不知那些官家豪强、土官商贩,为何要借机苛求攘夺、费尽人工:

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

蛮江瘴岭剧可憎,何处灵芽出岑蔚。

茶山僻在西南夷,鸟吻毒菵苦轇轕。

岂知瑞草种无方,独破蛮烟动蓬勃。

味厚还卑日注从,香清不数蒙阴窟。

始信到处有佳茗,岂必赵燕与吴越。

千枝峭倩蟠陈根,万树槎芽带余枿。

春雷震厉勾渐萌,夜雨沾濡叶争发。

绣臂蛮子头无巾,花裙夷妇脚不袜。

竞向山头采拮来,芦笙唱和声嘈囋。

一摘嫩蕊含白毛,再摘细芽抽绿发。

三摘青黄杂揉登,便知秔稻参糠麧。

筠蓝乱叠碧氉氉,松炭微烘香馞馞。

夷人恃此御饥寒,贾客谁教半干没。

冬前给本春收茶,利重逋多同攘夺。

土官尤复事诛求,杂派抽分苦难脱。

满园茶树积年功,只与豪强作生活。

山中焙就来市中,人肩浃汗牛蹄蹶。

万片扬簸分精粗,千指搜剔穷毫末。

丁妃壬女共薰蒸,笋叶腾丝重捡括。

好随筐篚贡官家,直上梯航到帝阙。

区区茗饮何足奇,费尽人工非仓卒。

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时每带姜盐吃。

休休两腋自生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责任编辑 郭笑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