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阳商圈的一枝独秀到多商圈的百花齐放,南宁地铁功不可没。南宁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让朝阳商圈旺上加旺,同时也给埌东-凤岭商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如今,南宁地铁5条线路搭建起了地铁商业的大骨架,促进“3个城市级商圈 15个区域级商圈”的商业格局规划渐成雏形,助力邕城向“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步迈进。

串起新老两大商圈

兴宁区有着“百年商埠”的美誉。早在清末时期,解放路、兴宁路、民生路,以及金狮巷、银狮巷一带,构成了邕城最早的商业中心。1956年,南宁百货大楼开业,成为了南宁的商业地标。半个世纪以来,朝阳商圈都是当之无愧的南宁商业老大哥。

地铁提升城市价值(地铁重塑商业格局)(1)

中山路万象汇。 苏华摄

“以前没有开通地铁的时候,每次到朝阳商圈购物,我都要挤公交车,‘摇’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来一趟市中心购物真不容易!”南宁市民谭女士说,地铁1号线开通后,她从清川站坐地铁到朝阳广场,只要20多分钟,“以前是每月去一次朝阳商圈,现在是每周去两三次朝阳商圈,约上老姐妹喝早茶、购物、唱K、看电影,吃喝玩乐一条龙。”

随着南宁城市向东发展的步伐加快,埌东-凤岭商圈成为了商业翘楚们的必争之地。而地铁1号线开通后,便捷的交通吸引来更多的客流,令这个新崛起的城市商圈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地铁1号线在会展航洋城和万象城这两大综合商业体旁边都设有车站,让城中、城西片区的市民和大学生可以乘坐地铁快速往来,感受一站式的购物、休闲、娱乐消费体验。

地铁1号线成为了连接南宁东西居住版块的交通大动脉。据悉,1号线开通6年来,一直是乘客最多、最繁忙的地铁线。埌东-凤岭商圈也因1号线愈加兴旺,成为了南宁城市级商圈的后起之秀。

助力五象商圈发展

地铁1号线串起了新老两大商圈,地铁3号线则撬动了第三个市级商圈——五象商圈。

2021年下半年,五象新区多个商业体集中开业。8月,南宁宜家开业,首日人潮涌动;9月,五象万象汇、绿地五象缤纷天地也相继开门迎客,成为市民新的打卡点。巧合的是,这几个新的商业体都位于地铁3号线旁,市民一出地铁就能购物;而地铁 商业特有的潮流感、便捷性,亦带来不少的惊喜。

地铁提升城市价值(地铁重塑商业格局)(2)

地铁5号线旁的大唐天城。邹财麟摄

2021年11月,南宁市商务局发布了《南宁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行动计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中明确南宁“两轴三核十五圈”的商圈格局,3个市级商圈为朝阳商圈、埌东-凤岭商圈、五象商圈。3大城市级商圈,坐拥352万平方米商业存量,占据南宁18个商圈商业总存量的45%,可谓南宁商业的半壁江山。而15个区域级商圈分布在南宁五大城区,其现有商业存量约430万平方米,约占18个商圈商业总存量的55%。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经贸系副主任陈鹏认为,当前,90后、00后等“新生代”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他们的消费生活方式更强调极致、情感、沉浸,传统的购物体验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五象商圈在规划建设之初,比老商圈更具前瞩性,发展潜力值得期待。南宁5条地铁线路形成了地铁商业大网络、催生新商圈消费趋势,市民可以乘地铁便捷地来到五象新区商圈消费,从而带动五象商圈商业的发展。

陈鹏建议,地铁沿线商业应多提炼南宁、广西的文化元素,寻找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特点的主题活动,多维度塑造沉浸式商业互动场景,形成别具特色的商业空间体验。

辐射15个区域级商圈

2021年5月,南宁市政府印发了《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个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包含强首府、产业、经济、交通、配套、人口、人才等方面的发展内容。根据《规划》,构建打造南宁大都市圈,以南宁1小时高铁经济圈为半径,重点向南、向东,构建南钦、南玉、南柳、南河、南百、南崇城镇发展轴,促进南宁向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地铁提升城市价值(地铁重塑商业格局)(3)

地铁3号线埌西站商业街的百米书廊。 苏华摄

南宁要成为大都市区,交通、产业先行,从而带动商业、服务业发展。除三大市级商圈来扛鼎之外,15个区域级商圈也要集中发力。交通动输部专家库特约专家、两广社科智库联盟专家卢毅认为,区域的发展主要靠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南宁的强首府战略正是担负起了龙头作用。南宁的城市建设正遵循着“区域交通中心——区域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稳步向前。南宁地铁5线齐发,恰似一条条彩色丝线,将南宁市多个商圈串联了起来,相信不久的将来,南宁将呈现出一大幅美丽的商业壮锦图。

15个区域级商圈中,位于老城区的有北湖商圈、淡村商圈、大学商圈、安吉商圈、古城路-七星路商圈、大沙田商圈,新兴的有凤岭南商圈、凤岭北商圈、兴宁东商圈、青秀万达商圈、沙井商圈、五象玉洞商圈、龙岗商圈等。这些商圈,有的就在地铁旁边,消费者能乘地铁抵达;有的附近有地铁经过,消费者通过换乘公交车、骑共享车也能方便到达。可以说,5条地铁线织就的地铁交通网,正在或多或少地辐射这15个区域级商圈。

地铁商业需精心规划

南宁夏秋日照强、雷雨多,春冬湿冷,因此是较适合打造地下慢行空间的城市,那么地铁与商业应该如何更好的结合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土空间规划院规划师叶步云认为,整体性优化旧区地下空间及用新思维建设新区高效的地下空间是必然趋势,做到理念适度超前、规划先行、打造体系、新区预留驳接、旧区更新改造。当地下空间成体系联通后,地面依然保留有明确的地铁出入站口,方便一些交通目的性更强的人流使用。此外,应加强信息获取方面的便利性和智能性,通过各种高尖端技术信息发布和指引渠道、或智能手机自助查询服务,可以迅速又精准地让人们查询到周边所有的商业商务空间信息,通过个人语音导航、声光信号指示,让消费者能精准的到达所需的商业空间。

地铁提升城市价值(地铁重塑商业格局)(4)

地铁2号线旁的江南万达广场。 苏华摄

新梦百货执行总经理梁家平说,地铁开通后,新梦百货的客群数量确实是提升了,从民族广场站进商场的客流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这部分大多是年轻客群。新梦看到这个趋势,改变了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加入了更多餐饮娱乐项目,与客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梁家平认为,地铁和商业的结合,一定是客流的融合,地铁商业包括连廊商业街和无缝驳接商场。首先是相关指引设置要明确清晰,方便消费者“按图索骥”出入;二是站点商业要结合本站的乘客画像来设置商业业态,从进出站的客户购物便利需求来定位好品牌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