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间失格》也好,其他所谓闲书也好,这种了解世界的愿望,难道不是难能可贵的吗?据我所见,我的高中同学多数是丰富有趣的人,他们没有“好好学习”吗?他们获得的高考成绩总不是凭空得来的。但他们在学习之外还有生活,非常充实的生活。不过我自己没有遇见过会禁止学生看“闲书”的老师。我想这才是高中生活比较正常的状态,如果不幸没能享受到好的高中生活,也请不要断然认定除此之外的方式都是“不正常”甚至是不存在的。

人间失格叶藏为什么不改变(人间失格悲凉的结局)(1)

而我感觉这世界上很多的判断和规则,都是模糊而微妙的,不好说。再看了看后面的部分,是分别赋予“他人即地狱”和《人间失格》中的含义一个定义,而后通过比较定义来得出二者的区别。但我注意到,这两条定义中,都提到一个“人的存在”问题。这问题从哲学层面来说都不太好理解,我只能写写我的理解,当做彼此交流。

人间失格叶藏为什么不改变(人间失格悲凉的结局)(2)

写来写去也觉得自己太哲学青年了些,如有拖沓或不当之处请见谅。藏其实不能算作普通意义上的“本质先于存在”,因为他能够意识到世界与个体的差别,但他没有那个“本真的自我”让他相信存在,顾他是“本质、存在皆无重要性可言”。他可能算是两种情况之间,但不能称之为极端。且他也曾追寻着自我——与良子相遇。

人间失格叶藏为什么不改变(人间失格悲凉的结局)(3)

那是他发自内心对于美好的追寻,可是悲凉的结局直接导致他放弃自我。这个世界曾给予他一份善意,但迎面而来的却是绝望。阿叶有3个知己吧,一个是小学同学,一个是酒肉损友,一个是与他一起投河的女人。其他都是过客,那位叫静子的女性我印象挺深的,无条件的包容接受他,就是因为女儿和母女之间的情感引发罪恶感而走了。走了也好,本来也只是寄生的关系罢了,继续下去也不幸福。

人间失格叶藏为什么不改变(人间失格悲凉的结局)(4)

这种生活不管是什么造成的,成年人不看过程看个结果吧,结果不太好,大家可以吸取教训,也一定一定要努力去改变它,不要沉迷于不良情绪中,就算是骗自己也好,要坚信,不是上帝抛弃了你,而是他相信你可以,努力的人一定会得到一块糖,所以还是要努力生活。说实话,看完是有很大的负面情绪,感觉自己就和书里的叶藏是一类人,最终面对同样的结局。情绪低落了一个星期左右,期间还在反复看这本书。但最后它给我的感觉不是绝望,而是在黑暗中还怀揣着一丝光明前进。这样的强烈感情是正能量作品难以展现出来的。我也喜欢看黑深残猎奇向的动漫,但是不是为了去看它展现出来的丑恶,而是想从中看到更加难能可贵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