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1)

说到偏头痛

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2)

很多成人自己深有感触

但是当他们听到自己孩子说头痛时

却怀疑孩子只是闹脾气或学习压力大

然而事实是

儿童、青少年也会偏头痛

而且近几年这类群体的偏头痛发病率在大幅增加

已成为困扰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问题之一

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3)

一、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发病率

资料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偏头痛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出现男女差异:

3~7岁发病率为1.2%~3.2%,男女比例为1.4:1。

7~11岁发病率为4%~11%,男女比例为1:1。

15岁以后发病率为8%~23%,男女比例为1:2。

■ 而青春期后男女比例为1:3。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2岁,而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0.9岁

在门诊就诊的20%的偏头痛成年患者主诉在10岁以前就开始有头痛症状,其中45%以上的患者称其有严重的头痛,可见儿童和青少年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不容忽视。

二、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诱因

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4)

(图 | vx公共图片库)

1、遗传因素

偏头痛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的遗传病,但其具体的遗传方式尚未清楚。偏头痛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偏头痛患儿大多有家族史。有研究显示,男性偏头痛的遗传可能性为38%,女性为48%。

2、内分泌因素

女性患儿的偏头痛倾向于月经前发作,约15%偏头痛女性患儿仅在月经前后发病。女性患者中有大部分在妊娠期停止发作或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3、饮食、药物及精神因素

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诱发,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防腐剂的肉类如热狗或熏肉,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精)及葡萄酒等。禁食、紧张、强光和药物(口服避孕药、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也可诱发。

三、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特点

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5)

(图 | vx公共图片库)

1 发作时间

患儿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发作相对较频繁,儿童患者中有不少病例发作时间<1小时,甚至在0.5小时左右

2 头痛部位

患儿常见的头痛部位依次为前额、双颞及一侧额颞。有些患儿的头痛可从一侧颞部扩散到对侧颞部,后枕部头痛较少。

3 胃肠道症状

患儿偏头痛胃肠道症状突出,伴恶心、呕吐、腹痛。研究表明,幼儿期多表现为周期性呕吐,学龄前期多为发作性腹痛,学龄期或成年后多发生偏头痛。

4 先兆症状

儿童期先兆症状不多见,或难以发现、识别,年龄小者更难发现。大多数儿童发作后易入睡,睡后或休息后头痛可完或基本缓解。患儿畏光和畏声不如成人明显

四、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防治

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发作期治疗的目的在于及时止痛、消除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对急性发作期治疗的反应,改善器官功能,减少病残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目前应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抗癫痫剂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指南》指出,儿童偏头痛预防性用药,仅氟桂利嗪有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明有效性。其它药物均证据不足。

儿童先兆性偏头痛的预防按摩(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防)(6)

▲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使用

总之,对于偏头痛的患儿,家长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仅要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而且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儿童疲劳和精神紧张,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饮食方面,不能过饱、过饥,尤其是巧克力、奶酪等食物,一定要严格控制,还要合理使用预防性治疗药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参考文献:

[1]王晓慧.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6):7.

[2]陈锦泳,尹昭,方燕南.儿童和青少年偏头痛[J].新医学,2009,40(12):771-774,806.

[3]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