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下长大,我们称油菜为“上海青”。自小开始,这种青菜留给我的印象就不佳,原因只有一个,难吃,寡淡无味,从小我就嫌弃它。

只有冬天的时候好吃一些,因为冬天温差大,有利于“聚糖”,所以那时候的它吃起来有甜味。感觉还不错。

可惜,乡下的冬天只有约三个月,时间很短,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是难吃的。

归结起来,上海青的难吃,其实真不能怪它,只能说乡村大半年都是湿润高温的天气里,很适合上海青野蛮生长,甚至长得又大又肥美,却不好吃,有一段时间,我专门只取最里面那一坨嫩芯来看,发现还是没爱上它。

为什么有的地方把上海青叫小油菜(油菜也叫上海青)(1)

那是因为你未用上足够的油,特别是猪油!

真是猪油烹调出来的,还是蛮可以的!因为上海青杆子还算厚。

最难吃的是那种干子又长又薄的白菜,杆子也是钱买的,吃着最难受。

你就是娇气。我小时候也不喜欢吃上海青,也怕香菜,一吃就想呕吐,哪怕一点点,长大后就好了,现在我对什么蔬菜都不拒绝。

包馄饨,吃菜饭试试....肯定比炒着吃好吃多了。

不好吃,乡下人提起白菜,还得是奶白菜,加蒜蓉或者姜片一炒,那香。

北方有矮脚黄吗?怎么我觉得上海都没有呢,比上海青好吃。

有的,因为我种过,在城郊一个农资店买的菜籽,所以知道这品种,还有四月慢、五月慢、高脚白,都买过种过。印象中矮脚黄口感是最好的

这东西长得快,天热的时候十几天一茬。

我们这边叫"北京油",到了广州才知道叫"小塘菜",上了网才知道叫"上海青",好厉害,一种平平常常的叶菜,有两个大都市的名。

真正的,吃了几十年的油菜,又是什么菜?

广州这边一般称作小棠菜。多放点油,搞点姜蒜,放点耗油,热炒至8分熟起锅。能吃辣的加点辣,其实这个菜挺美味的。至少,家里的几个小家伙挺爱这样吃的!

沈阳管这个青菜叫油菜。蒜蓉油菜、香菇油菜等等做法,但我是不爱吃的,没啥味道。

我见过的油菜茎和根很细,反倒是前些年才见到的堂菜和图片里上海青一样。

我大概四五岁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菜。

我感觉,目前它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好吃的菜了。

当然,我一般是把这个菜,和蘑菇、海鲜等东西做的。

八十年代有一年,蚌埠的小青菜卖到一块钱一斤,好像是女排夺冠前后。当时青菜的价格是1分到5分钱一把,不论斤卖。奇贵!

当时就叫小青菜,大地叫大青菜,白菜是白菜。还有一种冬天上市的叫菊花芯的青菜,还有种长得个头特别长的青菜叫高杆白的青菜,还有颜色深绿色的青菜叫乌菜的也是青菜的一种,基本上就是这几样常见的。

小的油菜苗可以吃,但农民舍不得,那是经济作物,除非太稠密才剔除一些当菜吃。口感比青菜好。北方的冬天很冷绿色的蔬菜少,遇到一点点小油菜很难得,习惯了都叫油菜了。苜蓿作为绿肥,其实也可以吃。

八十年代一块一斤?那时候肉才多少钱一斤?

话说青菜是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下的亚种,同属甘蓝的亚种还有花椰菜、西兰花、卷心菜、羽衣甘蓝等;白菜(Brassica rapa L.)指的是“大白菜”(第二张图左边的大家伙);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以上两物种的杂交四倍体(基因组AACC,n=38)。

我在超市就没见过8块钱以下的绿叶菜。

你我可能生活在不同的蓝天下,这个季节在超市里很少见过8块钱以上的绿叶菜,韭菜是绿叶菜吧?2块钱一斤,生菜3块钱,苦苣3块钱,菠菜、茼蒿、小白菜、芹菜等等大多都是两三块钱,你成天在这见证从不接触生活吧?

要不要我专门开个贴,我拍照不管是大超市还是小区外面的小超市,很少有5块钱以下的蔬菜,绿叶菜就是比土豆之类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