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生活#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

最近的四月天阴雨绵绵,空气清冷。

清明,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1)

那有哪些技巧,才能让人达到强身健体、防病长寿的效果呢?赶紧收好下方的生活健康小攻略。

饮食方面

一、清明宜养“肝”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即春季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春季保健注重养肝,可以多吃银耳、芥菜、菠菜等益阳柔肝、养肺的食品。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2)

二、少吃“发物”

发物即指富于营养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春季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身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肝气过旺,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在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容易引起特殊体质人群产生过敏反应,诱发皮肤病等其他疾病。

此外,由于清明雨多湿气重,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3)

三、 不宜吃酸性食物

因为人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天而日盛,肝气在暮春之际的清明期间可以达到顶峰。

而肝在五位中对应的是“酸”,此时如果再多吃酸性食物,就会不利于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

因此,该减少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等酸性食物。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4)

穿衣方面

清明节前后,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可以准备一件随时穿脱的外套

早上出门时穿一件风衣,中午感到热可以脱掉。晚上回来路上再穿上,这样能有效预防感冒。

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更换春种。

当然,“春捂”的过程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5)

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特别最近疫情期间,更要注意自身防护等工作。

游玩方面

清明时节,最适宜外出踏青。但“动”不宜过大。踏青登山量力而行。

踏青等活动与传统意义的锻炼有区别,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

此外,特别注意疫情期间,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若公园内人流大,可去附近空旷地走走亦可。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6)

出游时,还要做好“三防”。

01

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另外在外游玩时,忽视了适时增减衣物和劳逸结合,过度的玩耍和劳累,很容易引发感冒。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7)

02

防腹泻

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主要原因是外出时误采误食特别是孩子,易采摘不认识的野花、误食野果。家长们一定要做好监护工作。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8)

03

防过敏

在清明期间,花粉过敏患者平均能占到呼吸科就诊患者的三分之一。有支气管哮喘史的病人,患有急性病期的病人,体质比较弱的人,过敏体质的人应适当远离植物。

清明节前后应注意什么(清明节前后生活中的小技巧)(9)

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口罩、手套等防护。

最后,疫情仍未过去,平时在家要注意多喝水、多通风、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

一定不能此刻松懈和忽视。

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

你平时生活中还有什么健康小技巧呢?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

#热点# #珠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