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 新网师 2022-03-05 05:17

收录于话题#名著导读4个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2)

作者 | 于宁

朗读 | 徐晓彤

编辑 | 郝志刚

一部经典 凝练人生百态

一段好书 滋润整个人生

新网师晨诵 与您相约

读名著 品人生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3)

原诗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4)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5)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6)

葬花吟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7)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8)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9)

解读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0)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1)

质本洁来还洁去

花谢花飞飞满天,满天都是飘飞的花瓣,正凋残的已飘零的风卷舞的,桃飘李飞,这是多么盛大的一场“死亡之舞”!可人们并不留心,花朵凋谢但绿亦成阴,柳絮绵绵,燕子呢喃,欣赏柳丝榆荚不也很美吗?况且“桃李明年能再发”,谁又会执着于一场花雨,紧锁愁眉呢?

黛玉葬花,独行于众女儿为花神饯行的欢笑声里。愁绪满怀,不忍踏花的满地残骸。满腔哀怨,泪洒空枝。

黛玉本是绛珠仙草,这代表着她更为贴近自然,对花的凋零比常人更敏感。笔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杰出的才华、孤高的性格,使她看到落花,感到一种死亡的悲凉。

她看到的是花,也是人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2)

一个人就是命运四季里的花一点。再美丽,最终还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种消逝的必然掌控一切。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一种飘泊的飞卷书写了结局,无法拖延,也不能主宰。

末卜侬身何日丧?他年葬侬知是谁?只有确知的一个结局握在手里: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葬花这一滴滴泪,是为曾经美丽,但无时无刻不被风吹霜打的花流的,也是为美丽而总在消逝的青春、生命而流的。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是珍重的、洁白的。葬花是对死的哀悼,也表现了一种生命的尊严——“质本洁来还洁去”。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3)

根据周汝昌先生的研究:

黛玉生日在“花朝”即百花生日,她是花的象征。宝玉生日在“芒种”,饯花神退位,花谢春残。宝玉亦曾葬花,他的经历正宣告着三春美景结束,春的践踏,美的毁灭。

大观园主景主脉名曰“沁芳”,沁芳溪、沁芳闸、沁芳亭。所有轩馆景色均沿此曲折展开。一部“红楼”就是一滴滴“花落水流红”的红泪,哀悼闺中脂粉英雄如残红落水,随流水而逝。

德国恩金赞《红楼梦》写的是“有教养的生活,教养就是中华文化的最美好表现,其品格格调是人类最高境界。”

一曲《葬花吟》不是小女儿的惺惺作态,更有对人类死亡的洞察,命运无常的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伟丽沉痛。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4)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5)

艾青名著导读摘抄(质本洁来还洁去)(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