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七十年代,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精神的指导下,全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很是活跃,每逢节日各单位都要组织篮球赛。每年五一和十一,有些地方还要开展春季和秋季篮球赛。

在当时缺少娱乐活动的情况下,虎林人对篮球的热爱,超过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篮球在当时,绝对可以称之为第一运动。

七十年代,有一年粮食和供销联社在广场西北角的球场打比赛。突降大雨,比赛本应中断,但观众不退场,要求球队继续比赛。两队只能冒雨坚持比赛,由于比赛激烈,连续打了三个加时赛,才决出胜负。而衣服透湿了的观众,没有一个退场的,坚持在雨中为球队加油。由此可见,当时虎林人对篮球的热爱程度。

当时虎林篮球场,除了各机关学校和企业单位有一些球场外,文化馆后身有一块灯光球场。旁边还有两块沙土球场。在广场的西北角,还有两块球场。这些球场,都是黄沙夯实的比较平整的场地,属于比赛场地。在果品公司后身有一个球场,和火车站只隔一条道。这个球场是群众业余打球的地方,每天都有一些篮球爱好者,自发的组成队打全场比赛。这个球场,好象在七十年代就没有了。当时这些篮球场,不知球场边上有没有用粗木园柱和木板钉的临时长条椅。在一些单位的球场周边,都有用木柱和木板钉的一些长条椅,供观众坐着观看比赛。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1)

虎林县的篮球运动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考证说不清楚。虎林群众性篮球运动,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展起来,到六七十年代已搞的如火如荼,八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各单位都有篮球比赛,参赛队伍可以按部门,也可以按车间。最后从各基层球队抽出优秀者,组队参加本系统的篮球赛。

我小时候,虎林四师批发站就经常举行篮球赛。组成的男女队,也会每年上密山北大营,参加牡丹江农管局商业系统篮球赛。当然女队水平一般般,男队有两名队员,技术十分出众,一个是北京知青孙桂瑞,一个是外号叫赵三的前锋。他们都是管局商业队的主力,参加过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商业篮球赛。还有一个复员军人陶友军,打中锋的,身材高大,球风彪悍。当时,感觉他们的水平太高了。但后来看了粮食和工行的比赛,才知天外有天。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2)

这是当时的四师批发站女子篮球队。可以看出,人员有老职工(后排左一官医生),有城市下乡知识青年(前排左至右北京知青李红、尹秀芝、钱秀清。后排左二上海知青陈寿英,左三杭州知青毛抗美)。有当地老职工子女(前排右一郑艳军,后排右一孙秀英)。

我所在西岗齿轮厂,和当时的虎林其他单位一样,每年都会举行企业内部的篮球赛。

当时所有车间都要组队参赛。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企业有铸造车间、锻压车间、机修车间、元柱车间、伞齿车间、热处理车间、磨包车间、动力车间(包括车队、军工班、电工、锅炉房)、机关九个球队。后来又成立了总装车间,劳动服务公司,西岗附中又归齿轮厂管理,球队又增加了三个。

企业优秀选手组成的球队,在六七十年代,经常参加虎林工业系统和县职工篮球比赛。后期,就到密山参加管局工业公司举行的比赛。

当时齿轮厂叫大修厂,在虎林职工篮球赛中,也曾获得过前三名的好成绩。

主力队员中锋马寿亭,和前锋供销科的彭其琛科长。马寿亭是我们工段的班长,他身材高大,体力充沛,能拼能抢,篮下冲击力强。一直到四十多岁,还活跃在篮球场上。彭其琛技术全面,勾手投篮和抢篮板球是他的强项。他家住在虎林,爱人在铁路系统工作,儿子彭明,在小机加工作,现在上海办企业,生意红红火火。还有我们车间的于敏,左手投篮出神入化,是后期齿轮厂的优秀篮球队员,后被抽调到四师篮球队。

大修厂女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初,因知青的加入实力大增,曾获得虎林职工篮球赛的前两名。主力队员有北京知青小机加车工宋晓莲,铸造车间木模工席琳等。大修厂还有一位北京知青闵中琪,是北京三中的男排主力队员。他个子很高,但体质较瘦。弹跳力相当不错,但因为身体强壮差些,对抗上很吃亏。由于身体的原因,造成了他的球风偏软。但在排球上,他是非常出色。扣发拦样样突出。代表大修厂到四师参加排球赛,表现相当出色,大修厂也破天荒地进入了前三名。

1999年4月底,我到了乌苏里江药业。当年秋天,公司就举办了职工篮球赛。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3)

这是比赛时的照片。球场就在现在的齿轮厂家属楼南,齿轮厂托儿所北。现在球场,已被原虎林北外环道拦腰截断。

五十年代,虎林篮球运动还不是很普极,强队相对不多,比较强的应是粮食、铁路、供销联社等,粮食队连续拿过三年冠军,中间也拿过几次冠军,是虎林县五十年代的王者之师。

一九五六年七月,牡丹江地区粮食系统组织篮球锦标赛,虎林县粮食代表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各县级球队中保持不败,只输给了冠军牡丹江市粮食代表队,取得了亚军。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4)

这是获得亚军的全队合影。前排由左至右王衍庆、张盛森、徐德卿、姜永德。后排由左至右赵振波、李耀春、李钢、孙永德、李长德、张景山。其中张景山是粮食工会主席,因此由他代队兼队长,技术指导赵振波。

六七十年代,虎林的篮球呈现是群雄争霸的乱局。粮食、铁路、县人委、农机修造厂、供销联社、铁路八队、商业、林业、经委、迎春林业局、东方红林业局等都是强队,很多队都先后夺得过冠军。

六十年代的时候,粮食队虽仍为强队,但已没有了五十年代三连冠的雄风。那时粮食队里最有名的球星是达永兰,他从部队转业到虎林。达永兰篮球技术非常高,是粮食系统的主力。达永兰的技术特点是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高,篮下切入技术好,是一个优秀的得分手。倪鸿友,当时也是粮食的主力队员。他技术全面,头脑灵活,策应和突破都很有特点。中远距离投篮、篮板球也都相当不错。陈宝玉,也是粮食的主力球员。后来他调到工会,后任虎林县文化局局长。

当时和粮食争夺冠军的是虎林县县人委队,这也是一支很有水平的球队,基本以县委机关干部为主。

六十年代中后期,虎林铁路队成为粮食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先后得过三次冠军。铁路队当时队内有几位选手比较优秀。一个大刘,开火车的司机,在队中打中锋位置。还有两个外号叫猴子的优秀运动员,年纪小的猴子打边锋,老猴子打后卫。还有一个叫大项的大个子,球技也非常好。铁路队队伍比较成型,人员也齐备,后来一些人员陆续调走,队伍就一落千丈了。铁路队取得冠军后,有能力挑战他的是供销联社。联社有王天才、王海山、王松柏等一批优秀选手,得过几次冠军。

六十年代时,虎林县还搞过系统篮球赛。当时实力最强的是财贸队,财贸队是由银行、粮食、供销联社、商业、工会、水利等几个系统组成的联合队。其他比较强的有农机系统队,工业系统队,二工业系统队,公安系统队、铁路系统队。系统比赛举办过几次,但时间没有持续太长,最后又恢复到以独立系统组队模式。如粮食、供销联社、农机等。

1966年虎林财贸系统篮球队,获得当年比赛冠军。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5)

前排左一刘玉霞,左三倪鸿友,左四达永兰,左五孙继祥,左六小高。二排左一范挂兰,左二刘秀英,左四李淑梅,左五权崇英。后排自左至右王海山、王松柏、刘云收、于信生、盖玉鹏、陈宝玉、关克义、邢成。

1972年虎林县十一国庆职工篮球赛,粮食代表队因处于新老交替过程中,队伍青黄不接,只打了第二名,冠军被当时正处于颠峰状态的农机修造厂队打败。

农机修造厂,当时也是一支具有冠军像的球队。他们有一批优秀球员,个个身怀绝技。

林树杰,他是球队核心队员,他打球比较有特点,速度快,比赛作风勇猛。他母亲是日本遗属,当时是虎林县医院著名的妇产科大夫,虎林县很多孩子,都是她接生的。林树杰后离开国内,随母亲移居日本。

唐喜山,1968年初中毕业就光荣入伍,在部队里面也是师篮球队队员,受到过篮球专业训练。从部队复员回来后,他进入了当时的好企业农机修造厂。他体力好,通常打满全场不休息。他的技术很全面,运球突破技术好,左右变向,虚晃急停样样精湛,最突出的是三大步技术,每一步晃动就能过一个人。遇到围堵,他又可以通过横跨、斜挎摆脱防守。他的远距离技术也非常准,投篮弧线特别高,命中率也很高。作为虎林最优秀的组织后卫,他球场上视野开阔,传球隐蔽,是球队的发动机。在七十年代虎林县组队参加地区比赛时,他长期占据据组织后卫主力位置。

当时的农机修造厂篮球队,在虎林县也算是前几名的队伍。唐喜山的加盟,让队伍如虎添翼。再加上从部队回来的于国祥,作为边锋球员,有一手百步穿杨的本领,远投弧度特别高,不但准而且都是空心篮。

还有一个杭州青年谢乔,他本是搞跨栏的,篮球并不是他的强项。但曾经的田径专业训练,让他的身体素质十分出众,弹跳力特别高,后场篮板球是他的绝活,很多比他还高的选手,都摘不过他。后来他也入选了虎林县代表队,参加了牡丹江地区篮球比赛。知青返城后,他回到了杭州,据说后来在杭州萧山县做生产资料生意,生意做得很红火。

郭新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郭,是当时农机的主力后卫。他身材高大,技术好,能传能突能投,是虎林身材最高的组织后卫,也是当时最优秀的组织后卫之一。他后来调到粮食队,成为粮食队的主力队员。他们家在虎林也算是篮球世家,弟弟郭新宁和妹妹郭新庆,都是虎林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由这些优秀选手组成的农机修造厂篮球队,迅速跻身为一流球队,多次进入县职工篮球赛前三名,成为具有冠军争夺实力的球队之一。

说到农机修造厂篮球队,就得说一下周林成。周林成好像有俄罗斯血统,皮肤非常白。他从饶河调到虎林,原来是学校体育老师,后调进农机修造厂。他身体素质比较好,像个重型坦克,在球场上横冲直撞,球风勇猛。他打球非常认真,从头到尾一个状态,激情四射,永不言败。他的远距离投篮,一般不起跳,就站在那直接投篮。他后来从农机修造厂调到农机公司,又调到经委任副科长。

我认识他,是因2002年虎林县职工篮球赛。当时经委退下来的刘宝毅到我公司,他曾任经委G会主席,负责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他鼓动单位参加了这次职工篮球赛。说实话,我并不愿意参加这次比赛。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没有篮球人才,很难组成有一定水平的球队。二是生产部门不愿意把车间技术骨干抽出来,不上班而打近十天比赛。三是外雇球员,单位又没有费用开支。但刘宝毅热情非常高,说找几个外援,而且不用花钱。就这样,周林成,成为我公司外雇的球员之一。当时老周大约有近五十岁了,但雄风不减,比赛相当卖力,体力不输给年轻人。但我们队实力太差,最终被淘汰出局。后来听说,老周退休后到齐齐哈尔女儿家,仍经常和年轻人打篮球,后因病去逝了。

农机修造厂队的队员,我有印象的就是那子林。他高我一届,是虎林一中七六届毕业生。他父亲是一中烧开火的老那头,一个和善的老人家。那子林在学校是校排球队队员,篮球应不是他的最强项。他在农机修造厂队中的地位,是不是主力不是很清楚。

大概是1968年或1969年,虎林县举行了一次职工篮球赛。当时将参赛队伍扩大到了农垦系统,虎林县辖区内的国营农场,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比赛。

一些农场球队吸收了一些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知识青年,球队竞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知青在城市里经历过系统篮球训练,参加过学校和区里的各级比赛,篮球技术和比赛经验都很丰富。当年比赛冠军被云山农场获得。这也是虎林县篮球比赛,头一次被农垦单位球队抢走冠军。

当时云山队里的八号,北京知青外号叫小黑子,是球队的绝对主力,球技精湛,给虎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个转业军官大徐,他是北京中央警卫团的干部,五八年转业来到北大荒。当年他快四十岁了,但雄风不减,球场上生龙活虎,是球队的主力队员。大徐现在仍在云山农场,身体相当硬朗。九十岁的老人,还能自己骑摩托车四处遛达。还有850农场代表队,虽然没有获得优异的成绩,但他们的运动员北京知青周栋,表现相当优秀,后被选为虎林县代表队,1973年参加了牡丹江地区篮球比赛。周栋后来被调到虎林县体校,任体校篮球班的教练。

六十年代末,东方红林业局篮球队,挤身强队行列。他们到虎林和当时虎林实力较强的铁路队打了两场比赛,全部获胜。他们队中一名一米九十多的中锋,能力突出,进攻防守,全面碾压铁路队中锋大刘。可以说,当时虎林地方的篮球队,能和东方红林业局抗衡的队不多。

大约是在1969年前后,858农场(34团)篮球队异军突起,成为当时虎林没有对手的一支篮球队。球队以北京知青组成,队员全部为北京四中排球队选手。全队人员个子都在一米八以上,个个弹跳力出众,速度快,整体配合好,身体条件相当出色。他们不但技术出色,防守和进攻端的战术,也让虎林人大开眼界。他们首次将区域联防用到实战中,这是虎林县篮球队以前少有使用的。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可以说是在虎林打遍天下地敌手。东方红林业局队,虽然连续两次打败当时虎林的强队铁路队,但和858队交手,也是完败而归。由于858农场(兵团时期叫34团)球队整体实力强,被四师连窝端,主力全部抽到师部篮球队。858农场篮球队,由此一蹶不振。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6)

七十年代初,铁路八队在虎林名声如雷贯耳,在虎林称雄近四年,后单位搬回牡丹江,留给虎林人的是焰火般短暂却又耀眼的记忆。

虎林铁路八队,是1971年组建的球队,主力队员栾同春、于亚军、于毅南,刘国斌、郝英奎、大老戴几人,很多出自虎林县少体校。1972年,陈海林因篮球打的好,也被招到铁路八队工作。1974年铁路八队被调到牡丹江铁路局,这批主力球员在铁路局打球一年多。1975年,哈尔滨铁路工程处组建篮球队,把栾同春、于亚军、于毅南、刘国斌几人调到哈尔滨铁路工程处去工作。

球队著名球星栾同春,外号兰毛,是70年代初虎林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他个子不高但弹跳力惊人,双手可以超过篮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投篮命中率极高,尤其是远距离,投篮命中率80%上下,几乎是出手不空。特别是他的底线切入和突破,走位飘忽,移动轻快迅疾,象泥鳅一样在人丛中自由穿梭游弋。七十年代,黑龙江省篮球队到虎林,和虎林县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当时栾同春做为主力前锋,在比赛中表现抢眼,和省队球员争抢篮板球,突破上篮,毫不逊色。上半场和省队打平,栾同春的表现,让人至今记忆犹新。调到哈尔滨后,栾同春先开大车,后给领导开小车,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

当时铁路八队,还有几个优秀球员,组成了当时一套豪华阵容。于亚军,是球队核心队员,身材不高但速度非常快,是一个技术全面的队员。他打组织后卫,打球特点是反应快,运球突破技术好,分球到位,是虎林当时顶级组织后卫之一。他后来在哈尔滨工程处当电工。于毅南,这个队员个子不高,身体柔韧性好,非常灵活,爆发力强,属于靠脑子打球的聪明球员。在对抗当中,和比自己高的对手也毫不吃亏,而且还占有优势。他投篮的技术是左手,但是他左右手都能投篮。他身体素质非常好,3000米、100米,他不用训练上去就能跑,而且肯定是相当好的成绩,都是前三名的好成绩。还有刘国斌、郝英奎,陈海林等一批好手,使当时的铁路八队,在虎林所向披靡。

于毅南后来不习惯哈尔滨的生活,又从哈尔滨回到了虎林,在县联社给他安排一个团委书记的工作。但他不愿意坐机关,愿意去开车,后就到虎头镇政府开车去了。开了几年车以后,他就调到粮食系统,又成为粮食队的一员悍将。

十八线小县城篮球赛(那些年小县城的篮球比赛)(7)

六十年代的供销联社,也是虎林的一支强队。老球星王天才,是打组织后卫的,他就像个坦克似的,有强大的推进力。突破以后,他左右手都可以投篮。如果有人上来封堵,边锋王海山就会从底线进入,王天才就会把球传给他。王天才和王海山的双王组合,是任何球队都不可小觑的。王天才,后来调入粮食,在东方红粮库当主任,后又调到自来水公司。王海山,技术全面,是供销联社的绝对主力,场上主要得分手。当时供销销联社还有几个好队员,于信生,盖玉鹏,关克义,王松柏,都是优秀的篮球队员。这支球队,在六十年代,也曾获得过几次冠军。

到七十年代,王天才调到粮食,盖玉鹏调外贸,于信生调劳动局,球队老队员没剩几个了。但一批新生代球员接了班,球队仍然属于虎林强队之一。主力于锡清,是虎林一中七四届毕业的,也是供销联社七十年代球队核心球员。我上一中时,他是毕业班,我们同在学校待了一年。他家住在一小学道东的十字路口。于锡清受过虎林体校篮球班专业训练,基本功扎实,各项技术均衡,中远距离投篮准,是队里的核心球员。他在县果品公司工作,后任经理,前几年因病英年早逝,很是可惜。

供销联社的郭新宁,是农机厂著名后卫郭新民的弟弟。他身体柔韧性好,能跑能跳,投篮准,篮板球也不错,球风洒脱飘逸,是当时球技非常出错的一名选手。后来税务局拟组建虎林一流球队,就慕名把他挖了过去。还有虎林体校篮球班的宋柏利、赵玉利,也是队内优秀的球员。

供销联社,六十年代是虎林篮坛一支劲旅,是粮食队强有力的竞争者,获得过几次冠军。七十年代仍然是冠军的有利竞争者。最辉煌战绩,是1976年五一春季篮球赛,他们以48:24巨大分差,打败了粮食队。这场球,也是粮食队在虎林最大比分的一次惨败。

虎林商业篮球队,也是虎林的一支强队,曾在七十年代得过一次冠军。

六七十年代,以王家山,李文德、杨松奇等为代表的优秀队员,一直是能给各队造成威胁的球队,队中的头号球星是杨松奇。

杨松奇在部队就是篮球好手,技术全面,身体协调性好,动作飘逸,空中姿态非常好看,他防守强悍,有盖帽王之称。从部队复员后,在县糖酒公司做业务员。他回来的那年,带领商业队,拿了一次冠军。但由于球队整体实力和强队还是有差距,所以就再也没有拿过冠军。但杨松奇个人能力突出,后来在银行组建篮球队,就被调到了银行去了。

再后来,杨松奇从工商银行调到人民银行当纪检书记,从人民银行调到牡丹江人民银行,从牡丹江人民银行到海林人民银行当行长,后来又回到牡丹江人民银行并在银行退休。王家山,单手能握住篮球,人送美称王大巴掌。他球技比较好,前后场篮板球是强项。现在虽已八十多岁,但仍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打乒乓球。身体十分健康,精神也相当好。

虎林林业队,好象是1978年,打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粮食队,得过一次冠军。林业队技术最好的球员是葛学山,他在林业科先后任林业技术员、副科长。后到东方红镇任党委书记,又到虎林县政协任副主席。球队还有一个七虎林林场的叫郑三的球员,技术也相当不错。林业队的技术风格,一如林业干部职工一样的朴实,比赛作风十分顽强,比赛打得非常积极主动。他们获得冠军,并不是依靠几个球星,而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拚搏精神。所以,林业队没有太出名的球星,但在虎林职工篮球比赛中,一直居于上流水平,经常会对冠军球队,造成不小的威胁。

因年代久远,当事人年事已高,所叙述情节过程或人名,可能会有差错和出入。也可能因个人记忆力原因,会有一些遗漏,或者当事者看问题角度原因,不很系统全面。加之虎林篮球跨越年代时间长,涉及行业和人员众多,本人采访很难做到全面细致,又加之个人能力不足,可能会有情节、人物错误和遗漏,敬请亲历者理解和谅解。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