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夏天

夏天的美好期望(悦读夏天期待与你的下一次遇见)(1)

苦夏

作者 冯骥才

这一日 , 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 , 忽吹得我衣袂飞举 , 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 , 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 , 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

在快乐的童年里 , 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 , 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 , 苦难把岁月拉长 , 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 , 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 , 原是生活中的蜜。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 , 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 , 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 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 , 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 , 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 , 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 , 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 , 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 , 胜过春之勃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 , 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 , 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 , 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 , 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 , 我点点头 , 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 , 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总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尚境界——苦夏!

期待下一次的遇见

夏天的美好期望(悦读夏天期待与你的下一次遇见)(2)

为你解析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因为得罪了诸神而受到了惩罚:诸神罚他把一块极为沉重的巨石推向山顶,但因为巨石太过沉重,往往在半山腰就滚下山坡。西西弗斯不得不一次次重新推起巨石。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西西弗斯得到了诸神没有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强。

夏天的美好期望(悦读夏天期待与你的下一次遇见)(3)

苦夏,对于冯骥才来说,犹如西西弗斯推动巨石的过程。“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人们总会惧怕夏天的炎热。而冯骥才,在没有丝毫凉意的夏日里得到了向上而生的力量。正是苦夏之苦,炎热之苦,让冯骥才在汗流浃背时体悟到了炎热的含义——“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顶着毒日坚忍苦斗的本身”。

夏天的美好期望(悦读夏天期待与你的下一次遇见)(4)

历经百般阻挠,人们在最后收获喜悦的那一刹才会回头感激苦的磨练。在夏去秋来之际,冯骥才回首夏天,以一“苦”字以概之,道出了他自己心中的微妙世界。一次苦夏,一次砥砺。被冯骥才再定义的夏里,若能参透“苦”的奥义,我们定能从中锻造出顽强的生命力。

夏天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