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序


你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情是什么?吃饭睡觉打豆豆?

不,还有洗澡。

刚看到电影名字的时候,小兮嗤之以鼻,“洗澡”有啥可看的,但看了眼主演是朱旭老爷子,小兮还是点进去了。

这是一部有味儿的国产老电影,1999年在加拿大上映,全片由三个大老爷们出演父亲老刘、长子大明、次子二明的角色,讲述的,还真就是“洗澡”这么一件事。

《洗澡》,由张杨执导,豆瓣评分高达8.4分。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

这里的“洗澡”,可以是动词,可以是名词,还可以是一个意象词,以意象词看,“洗澡”是有味儿的——父子间的人情味。

而能把“洗澡”这么一件生活小事演出味儿来,这三父子到底都做了什么?又或者说,导演都做了什么?

偏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打造一个真实的北京小市民生活

关于朱旭老爷子对角色的诠释,圈内人不止一次夸赞他的演技臻于化境,能把故事演成自己的生活,而张杨善于捕捉大众生活,小人物的生活姿态。其偏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和写实布光的使用,将“洗澡”的真实和小老百姓的真实都一一放到了我们眼前。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2)

老刘和二明的生活步调一致,甚至可以说是很固定的。

将澡堂子的牌子一一翻面、给各种洗澡巾高温消毒、打扫拖地撒水玩、放工后两父子换上一样的蓝色运动装跑步,从小巷子,到公园里,从一起跑,到两父子小比赛偷跑,一起在澡池边泡澡,顺便玩玩憋气的游戏等等。

可以说,朱旭老爷子把老刘那种“老顽童”的调皮宠溺姿态都给了二明。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3)

二明的智力低下,让他的心绪一直处于孩童的状态,和所有孩子一样,这个时候的他,也爱玩爱闹,对喜欢的东西有不同的执着,对依赖的人,有全身心的信任,而老刘总是停下步伐,以孩童之姿和二明打成一片。

而对大明,他的态度显然是沉默许多的,甚至有埋怨,也有失落,尤其是当大明说要订票回去的时候,他神情和动作的黯然,和一个老父亲渴望孩子陪伴,又不愿表现出来,生怕干扰了孩子前程和决定的那种怅惘一模一样。

大明离开几年,即便成家也没有回来,只有二明的那张让人误会的明信片才将他带了回来。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4)

谁注意到,当老爷子在饭桌上说“出差啊?吃的还习惯吗?”“你能回来看弟弟,我挺高兴”他们之间的生疏和隔阂,就已经一目了然。

有句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大明孤身一人到南方去闯荡,数年不回,除了一个可以邮寄的地址,两父子之间,像是没有再多的联系了。

之前曾经看到过一张这部片的海报非常有趣,仔细看会发现老刘、大明和二明的身体倾向完全代入了他们的角色情绪。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5)

老刘作为父亲,维系着两个儿子的关系,他的身体侧向二明,脚也是往二明的方向走,但跨出去的脚却转了个方向,面向着身后的大明,这是身为父亲的不舍,两个儿子之间,他亲近小儿子,却又想多看看大儿子。

二明也是自然而然地靠在老爸身上,那神情和姿态,是满目的天真和亲密的依赖。

大明虽说身体是侧向老刘,但双脚却是大跨步试图向外走的,可他的手,却和父亲交叉在一起,说明大明和家人之间,一个想走,走不开,一个想让对方留,却留不住的矛盾和距离。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6)

除了海报,电影全片,无处不体现着导演对细节的用心,即便是布光的使用,也处处是惊喜。

自然光的影子落在他们身边,那种似有若无的自然光感柔和了他们的生活姿态,让整个片子有种安逸的舒服,但同时,这样的光影也将他们的情绪变化衬托了出来。即便是看着他们三父子在光影中的动作状态,我们也能看到他们之间关系的不一致和距离感。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7)

创造了一个让人担心的角色

共情,是一部电影在塑造角色时最容易打动观众的一点,不管是将自己代入到角色里,还是将自己代入到角色相关的人物里,那种情绪的变化都是最刻骨的。

《洗澡》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最让人担心的角色,对,就是二明。

二明是个智力不全的孩子,除了这个,其他与正常人无异,但也正因为他智力不全,才让人忧心忧虑。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8)

电影放映过半不久,老刘在他最爱的澡堂水池边安详离世的时候,画面给了二明在翻牌子的特写,他的情绪上是明显低落的,而大明关灯的动作和老刘关灯的顺序也是一样,虽说这里暗示了大明往后的选择,但在这之前,二明呆呆地看着电视上讲述的甲虫蜕变,幼虫把命运交给了自然的“动物世界”时,他似乎就已经明白了生死离别的许多事。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9)

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是一种习惯使然,但也是一种在熟悉的事情中找安全感的做法,只是这个时候他还不懂老刘为什么不在了,也许懂,只是他不愿意接受。

他近乎偏执地重复着那些事,直到大明狠下心告诉他,爸爸不在了,死了,他才将情绪释放了出来,像一个落水的孩子,茫然无助地痛哭。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0)

老刘不在了,澡堂不营业了,随着拆迁,周边的人家被安排到了各个地方,人气四散。

原本热闹的澡堂,再也没有了引吭高歌的声音,没有了蛐蛐的叫声,没有了几个老人家逗趣的声音,更没有了他们搓澡修脚淋水的滋滋声,那种安静和冷清让人害怕。

小兮特地看了下进度条,剧情还有近30分钟,剩下一个智力不全的孩子,一个着急回南方的男人要怎么演?

一个离不开澡堂和父亲,一个离不开他的家庭和事业,这兄弟俩该何去何从。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1)

和预想的差不多,大明果然是将二明放在了疯人院一类的地方,但这样的地方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人味,更没有二明熟悉的人和物,他的反抗是显而易见的,但为了看住二明,他们不惜七手八脚地几个人围住二明,增加了他被围困的恐惧,而不是试图去了解二明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只有在家里,他才有全身心的安全感,但要拆除掉的家,不再熟悉的人,未知的恐惧和迷茫笼罩着这个孩子。只有大胖留下的那一个录音机里的《我的太阳》能稍稍安抚他的情绪和失落。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2)

小故事和突兀的西北风情乱入让影片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小老百姓的生活,不像许多电视的主角,总是有那么多的酣畅淋漓,跌宕起伏,他们有的,全是平淡。

电影的开局便是人工智能洗澡的一个片段,看的时候还让人满心惊讶,原来90年代就已经有这么先进的洗澡技术了,随后画风一转,却是一室旖旎的手工搓澡,泡澡的画面,这是影片中的第一个巨大的落差。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3)

许多人对这一段的解读,都是对“新旧更替”的说法,但其实这个片段似乎还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用同样的落差去看“洗澡”全片的那些不一样的片段。

比如说,老刘离世后,二明看的电视节目“动物世界”,讲述的关于甲虫的蜕变和生死,就是在过渡,是给二明灌输生死离别的观念,也是在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对故事的感受性。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4)

大明和父亲之间,有隔阂,更有疏离,他是慢慢相处中才懂得了父亲对清水池的执着,但二明却不是,他始终就在父亲身边,他见证了父亲在清水池边那些无数的生活小奉献,和甲虫一样的奉献。

所以他对爸爸的死,用的是“咱爸牺牲了?”这样的名词。

什么是牺牲?

没有奉献,何来牺牲?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5)

同一个意思,不同的一句话,在大明心里,爸爸是寿终正寝,是一个老父亲的必然走向,在二明心里,爸爸却是牺牲,是英雄的长存,甚至我们能感受到,许多年后,大明心里的父亲形象会慢慢淡去,但在二明的心里,父亲的形象会因为英雄的精神而愈发高大。

这样的差别是导演竭力想让我们记住的。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6)

同样的例子,还有那几段加起来长达十几分钟的西北风情,关于水的执着,用这么一段与电影整体风格完全不搭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乍一看,确实是很突兀的。

但细细品,这些片段却告诉了我们很重要的讯息,那就是他们的母亲是西北人,对水有和西北人一样的执着和渴望,同时,也似乎在告诉我们,老刘也很大可能是西北人,毕竟那个年代,跨几个省找个女人成婚的几率不大。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7)

那么,老刘这一辈子对水的执着就水到渠成了吧?

清水池边,有一块牌匾,上面赫然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字。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道家的学说里,水是至高品性的象征,水至善至柔,与人无争又能容纳万物,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

“洗澡”这个故事中,每一个片段都是平铺直叙的,几乎没什么情绪的波动,但总能在不经意间牵动我们的情绪起伏。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8)

全片里,唯一能看到最大起伏的,就只有二明走丢的那一段。

老刘第一次对大明说了重话,也是第一次,向大明发泄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不满。其他的时候,我们仿佛看不到他们的情绪,却又被他们的情绪转变牵着走。

老刘在清水池边,为别人接骨、缓和夫妻关系,挡住被胁迫还债的何壮,默认大明拿钱帮何壮,每一件都是他做惯做熟,不求半分回报的小事,他心中的那种淡然处世,和水的本质也是一样的。

朱旭现场背台词 朱旭的洗澡是真的在(19)

“洗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小事了,但围绕着“洗澡”的,还有三父子之间关系的洗涤和暖化,还有大明终于明白的父亲苦苦守着的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