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儿刨冰对于天津人而言,就如同大街小巷各式早点铺里面的云吞和老豆腐,是一家传统冰品店的基本款。但就像是每个早点铺都卖云吞、老豆腐,看似相同实则不同,老味儿刨冰也是这样的一种东西,都知道要放红豆和酸杏干,都有各种汁料浇头,味道却天差地别。

做好一碗老味儿刨冰,似乎就成为天津传统冰品店的第一考量标准,讲究功力。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1)

冰还是那个冰,姐并不是那个姐

7月底的一个星期,二姐刨冰在民园广场摆摊,参加第二届五大道国际冰淇淋文化节。说实话,在色彩缤纷、奶香十足的各类冰淇淋当中,几家销售传统老味儿刨冰的商户都显得有点儿“土”,这其中尤其以二姐刨冰最为尴尬,夹在两个网红冰淇淋中间,面对同行新潮的销售方式,多变的产品款式,老味儿刨冰有点儿一百多年前贵州茅台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劲儿,传统工艺和朴素食材的结合很难提起游客的兴趣。

然而此时此刻,在佟楼外文书店旁边的二姐刨冰店里,排队买刨冰的人却从屋里排到屋外,等候的看着已经在吃的,两眼羡慕一脸嫉妒;已经排到号的回望队尾大汗淋漓翘首期盼的后来着,嘴角轻扬不禁炫耀。这就是对一份老味儿刨冰的忠诚与渴望。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2)

二姐刨冰的掌门人张姐,并不是二十年前第一次摆刨冰摊儿的二姐,但张姐接手这个刨冰摊子也已经足足18年,“二姐刨冰”也被张姐正式注册了商标,可以说,张姐才是真正把“二姐刨冰”品牌作响,发扬光大的那个人。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3)

“2001年,我从之前的刨冰老板那里接手了这个刨冰摊子,当时就是最简单的老式手摇刨冰机,加上大大小小的果料桶,我没有改招牌,沿用了之前的名字,一直就叫二姐刨冰。”张姐缓缓回忆,事实上将近二十年的时光里,很少有人去追问张姐到底是不是“二姐”,吃刨冰的人从小学生变成中年人,又带着自己的小孩儿来吃,在他们看来:只要刨冰没变,张姐就是那个二姐。

最神奇的不是红豆,而是酸杏

张姐是典型的天津姐姐,乐观、朴实、腼腆、不善言辞,相信用刨冰本身去打动客人比花里胡哨的宣传更有用。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4)

“其实我也真说不上有什么秘诀,没有那么神秘,人们喜欢吃我家刨冰就是这个口味吃习惯了。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个特点,那就是这快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坚持酱料自己亲手制作,所以一直都是这个味儿。”红豆酱料是张姐最引以为豪的,每年新小豆上市的时候,张姐总是亲自去农贸市场挨家挨户挑选,颗粒饱满、红润光亮的豆子才能被选中。“焖红豆之前,必须人工再挑选一遍,以前是我自己分拣,现在是带着儿子和伙计们一起分拣,就怕万一有小石子儿之类的东西,咯了牙,坏了招牌。”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5)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6)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7)

但是对于食客来说,二姐刨冰红豆酱料虽然好吃,但还算不上“惊艳”,真正让人一吃难忘的其实是酸甜适度、软硬得宜的酸杏干酱料。“小时候小碗儿抹酱里面的杏干是什么味儿,二姐刨冰家的杏干就是什么味儿,不软不硬,好吃得想哭。”从上初中开始吃二姐刨冰的小哥哥们,如今都成了中年人,无论年轻人吃什么口味,“水果全家福”或者“酸杏红豆”才是他们不变的守候。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8)

二姐刨冰家的酸杏酱料,颜色透亮,杏干干净,入口酸甜适度,经过多次淘洗不含任何细微砂砾和杂质,放心入口。新中国成立前,小编的奶奶曾经在红桥区一家私营的蜜饯厂工作,奶奶回忆在蜜饯厂上班的时候,最喜欢的工作加餐是:自己家烙的大饼,夹上蜜饯厂腌了一半的桃脯和杏干,蘸着蜂蜜,酸甜滋味比点心还好吃。现在想想,这恐怕就是小碗儿抹酱和大饼抹酱的原型,显然二姐刨冰家的酸杏酱料,用来抹酱也是绰绰有余。

嫌堂食太挤,刨冰也可以点外卖

二姐刨冰哪儿都好,就是堂食的空间有点儿挤,屋里面坐不下几个人,很多客人都选择外带回家吃。为了让更多人方便品尝二姐刨冰,张姐这两年跟儿子学习了使用各类外卖点餐APP,买刨冰也可以网上订餐了。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9)

“虽然我们家老味儿刨冰做了快二十年,但我并不排斥各类新的冰品和饮品,特别是儿子参与经营之后,年轻人脑子活,愿意做更多尝试,我都积极支持。”张姐说,“二姐刨冰现在除了传统的老味儿刨冰,这两年陆续增加了绵绵冰系列、奶茶饮品系列,冬季还提供热饮和热的甜品。我觉得二姐刨冰不能因为刨冰两个字就局限住,我们一方面坚持传统,另一方面也不断创新,那些老字号不也都是这样的吗?”

天津老味儿零食(寻味天津老味儿刨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