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第一视听资讯平台 巴中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出品

看电视 听广播 读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无线巴中

张飞故事简介大全(张飞与巴中的传说故事)(1)

历史的沧桑,总会留下许多厚重的文化和神秘的传说。巴中是一方历史的厚土,更是一方人文的沃土,纵横开阖的山河大地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巴中自公元91年,汉和帝永元三年,“分宕梁北境置汉昌(今巴中)县,属巴郡。为巴中建县之始。”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跌宕起伏,兴衰更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追溯历史,放眼未来,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寻找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在群雄角逐的三国时代,刘备派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蜀国大将张飞镇守阆中,抵抗孙吴、曹操的军队。当时,巴中名汉昌县,隶属于巴西郡,也就是现在的阆中,巴中是张飞的辖制地之一。加之当时张飞威名远扬,至今,巴中也有关于张飞的许多传说故事,真假难辨。

张飞洞

相传,东汉建安年间(196-219),刘备派遣诸葛亮、张飞等,带领大队人马,从荆州出发取西川,诸葛亮走水路,张飞走旱路,两路进军。

张飞从川东北方向入蜀,进入巴州境地。巴州守将严颜调兵遣将,将四座城门、九个寨子把守得严严实实,使张飞没有一点办法接近州地。当时,王平给张飞献了个计策,退兵60里在三星场一带扎营。这里的老百姓早就听说张飞是个火爆性子,动不动就要杀人,于是躲的躲、藏的藏,周围十几里都无人烟,张飞想找人打听个什么,却人影子都找不到。这时,王平又献了第二个计策,到10里以外去买了一头猪,让张飞杀了卖肉。杀猪卖肉,张飞是个老行家。可是他用镣环把肉挂起,却没人来买。

后来,亏了王平东打听、西打听,打听到这里的老百姓都藏在一个崖洞里,没人敢出来买卖东西。张飞和王平又把肉背到那个崖洞下面,对崖洞里叫喊:“卖肉啊!卖肉啊!”老百姓听见了,东一个、西一个出洞买肉,见张飞和王平是两个很和气的“刀儿匠”,也不惧怕他们了。张飞见老百姓来的多了,就一边卖肉一边和老百姓摆龙门阵。终于从老百姓口中打听出一条进入州城的道路。随后,张飞从这要小路抄到巴河对岸的红崖子。后来,老百姓把张飞在洞下面卖过肉的崖洞叫“张飞洞”,在上面修了一座庙叫“张爷庙”。

徐大憨后来成为张飞的替死鬼,被严颜一刀砍下脑壳,坐下的乌雅马却跑开了。假乌雅马在前面跑,严颜的人马在后面追,从黑石羌追到金榜山,又从金榜山追到巴河边,再从巴河边追到西门外一口水井旁,突然,假乌雅马一下跳进了古井。追赶的人急忙下井去捞,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马捞上来,假乌雅马却已变成了白马。

这时候,严颜已经投降张飞,听说乌雅马变成了白马,顿时大吃一惊。张飞来到跟前,拉住严颜的手,哈哈大笑地说:“变了就变了,把白马交给我就行了。”乌骓马咋个会变成了白马?只有张飞心里明白,严颜哪里知道,当地的老百姓也不知道。从此,便把古巴州西门外挨河边的那口井叫做“白马井”(现草坝街白马井社区临河边,井已被填平)。直到现在,还有人想念那口井里曾经跳出过白马来!

脚印石

出巴州城西门约2里多路,路边有一块大石头,高约2丈,宽约3丈,长有4丈多。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块大石头中间,有刀砍斧截的一条大裂缝,约两尽来宽,裂缝两边平面处,各有一个形似脚板的大坑。传说,那是张飞留下的脚印。

张飞夜过巴州,用徐大憨假扮张飞去和严颜打仗,自己站在大石头上观阵。严颜不知是计,出马斩了假张飞。正在这礅大石头上观阵的张飞,大吼一声,双脚一蹬,大石上裂成两半块,脚下蹬了5寸多深,飞身到了严颜跟前,严颜措手不及,被张飞生擒活捉了。从此,那礅裂成两半块的大石头,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张飞“脚印石”。

张飞穿针

徐家坡的徐大憨是个独苗苗,听了张飞的话扮成他的模样,去跟严颜打仗,当了替死鬼,家里只剩一个白发苍苍的母亲。张飞活捉严颜以后,备下礼品,亲自去看望大憨的老母亲。当时,徐母因为心痛儿子,白天黑夜地哭,一双眼睛都哭瞎了。张飞是个急性子,也是个直性子,他双膝跪在徐母面前,情愿给她当儿子。

徐母说:“你当儿子?我那徐大憨,家里啥子活路都做得来,你除了会打仗,还会做啥子哟!”张飞道:“你老人家叫我做啥我就做啥,不会我就学嘛!”徐母说:“你给我穿个针吧!”张飞拿起针来就用线穿,穿了好大一阵都没有穿上,只是双眼瞪着针鼻子上的小眼,额上不住地冒汗珠珠,一直没有把针穿好。所以,后来当地有句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参考《巴中县志》)

后记:

关于张飞在巴中的诸多传说,我们不能以史学的眼光去看待,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地处米仓山要道的巴中,留下了如此多张飞的历史故事,世代相传,可见张飞在巴中人心目中神圣的地位。至此,我们已无需追究这些故事的真或伪,一切尽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