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本版制图:张祉豪

管控区一次封14天是不是太长了(重点管控区解除封闭)(1)

新闻背景:1月2日,皇姑区将明廉街道部分区域确定为重点管控区域,四至范围为:东至塔湾街,西至沧水街和昆山西路151巷,南至秦沈客运专线,北至新开河和锦江山路(不包括:家乐福塔湾店和塔湾北行农贸市场)。经过两周来的努力,管控区整体形势平稳,已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区域内的居民经过多轮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17日,重点管控区域解除封闭并撤销相应管控措施。

1月17日清晨,天色微亮,沈阳重点管控区域“醒了”。当日凌晨,沈阳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发布通知:从即日起,沈阳重点管控区域解除封闭并撤销相应管控措施。至此,从1月2日起设立的重点管控区,终于迎来“重启”。走在街头,车辆、行人渐多,部分临街商店拉开了卷帘门……一切正在有序回到正轨。

现场终于能面对面说一句:“好久不见”

基业百花园是皇姑区第一个被封闭的小区,从2020年12月23日到1月17日,小区内的8栋楼、45个单元、711户居民没有出过小区大门。

1月17日8时,随着社区书记“开大门”的号令,很多早已等待在门口的居民有序走出小区,当他们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福袋和“平安果”时,大家兴奋、拥抱、激动、感恩。很多人都发出了“我们胜利了!”的呐喊,也有很多居民红着眼眶说:“这一天,我们盼了许久,终于能面对面跟想念的人说一句‘好久不见’。”

张大爷是第一位走出来的居民。“我现在的心情很激动,一开始我们被隔离得很突然,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疫情控制得这么快,我们就有信心了,沈阳肯定会早日战胜疫情。”他说道。

同样激动的还有李女士,她告诉记者,她非常感谢社区、物业、志愿者,还有医护人员的帮助,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才能让小区的疫情这么快地过去。

当记者问她最想做什么时,她说:“去健身,让身体更强壮。”

盼望她挂念住院的老伴儿

走出园区的郭阿姨,激动地满眼泪水,她的脸已经被冻得通红。一早听说了小区解封的消息,她就收拾好东西,五六点钟来到园区大门口等待开门的一刻。她哽咽着说:“我老伴儿在去年12月底车祸住院,这二十多天一直在医院,我封闭在家,没能在他身边好好照顾他,但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没想到明廉地区都解封了,我五六点就在门口等着,像除夕守岁一样,守着开门。我要马上去看看老伴儿,带着社区发给我们的福袋和平安果。”

说完,郭阿姨匆匆和我们挥别,看到她急切的脚步,就知道她对家人有多思念!

期待她最想见的人是父母

张女士,这一次被独自封在家中,她的爱人和孩子在奶奶家。刚出小区大门,她显得很兴奋,虽然戴着口罩,仍能看到她笑弯的双眼。“好想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去外面跑一圈啊!这些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太不容易了。”

“解封后,你最想见的是谁呢?”本以为,她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爱人和孩子,但张女士却说:“我最想见的是父母,然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再去找老公和孩子,和他们一起好好拥抱这座城市。”

行动他晚上给儿子补过生日

“您好,请间隔一米排好队,出示健康码……”基业百花园附近的一个超市内各类商品充足,导购人员佩戴口罩在整理货架。果蔬区,苹果、橘子和绿叶菜新鲜娇嫩。超市里还放着广播,提醒人们提高防护意识。

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清晨接到的通知,随后开始对扶手、门窗、地面进行全面消毒,很多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上岗,不断提醒着市民购物时保持间隔,不扎堆、不聚集。

“我想为儿子买个礼物,再买些好吃的。”吴先生说,1月14日是儿子的生日,也没吃上生日蛋糕,晚上他准备下厨做顿大餐,给儿子补过生日。

计划有人想吃火锅有人想去上班

“我想化个美美的妆,然后去见最想见的那个人”“我想去吃火锅,麻辣香锅,炒年糕,还有奶茶点起来。”“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需要工作!我最想做的,就是第一时间回到单位上班。”

面对“解封后,你最想……”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有人买了各种会员追剧;有人趁机读了很多书;有人做了以前想做却拖延没做的事。很多人感受到了失去与珍惜;感受到了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爱;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一起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起见证正常生活的“重启”。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的“苏醒”,更是这场战役阶段性的胜利。

警色雄壮

8.5公里周长,34个重要卡口,1000余名警力昼夜守护

徐明博双眼布满血丝:我没事,大家辛苦

1月1日凌晨,皇姑明廉重点地区紧急启动封控管控措施。1月1日凌晨2时,市防指下达紧急指令:连夜对明廉地区启动封控措施。从那一时刻起,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明廉重点管控区域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徐明博等民警的心就一直提着,直到1月17日该区域解封,他们才长出了一口气。

重点管控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周长8.5公里,辖区内11个社区、67个小区,10.5万人,二级以上马路三条,一纵两横,明廉重点管控区就像一座“城中城”,而徐明博被任命为明廉重点管控区域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与1010名警力负责起整个明廉封控圈外围管控及封控圈内治安及防疫秩序工作。

1月1日凌晨接到任务后,徐明博连夜协调调集警力,在短短几小时内便完成了8.5公里周长的外围设施设置工作,然后就是长期的值守。

在此期间,徐明博的手台、电话没有停过,协调55套警用装备、询问警力防护装备、协调后勤保障、协调市局增援警力及分局警力工作交接工作,每一个工作都有他的叮咛与部署。徐明博的脚部本就有伤,因为忙碌伤情再次复发,一走路就钻心的疼。即便如此,这些天来,他也一直忍着疼痛,每天微信运动的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相比而言,24小时外挂充电的手机、布满血丝的双眼、来不及吃的工作餐,都见证了他超负荷工作和超越身体极限的坚持,可他却没有一句:“我累了”,常挂在嘴边的却是“我没事,大家辛苦!”

社燕秋鸿

这是最早发现确诊病例小区

二十多天没回家的王欣:第一阵地要坚守到底

从2020年12月23日开始24小时上班,5天5夜不眠不休,20多天未回过家里,无法照顾八十多岁独居的母亲,甚至和孩子视频通话都成了奢望。

疫情发生之初,引水社区辖区内的基业百花园小区,由于发现确诊病例首先全面封闭园区,人员不进不出。“最初你害怕过么?”面对这个问题,明廉街道引水社区书记的王欣回答:“疫情袭来之时,引水社区成为皇姑区此次战役的第一阵地,我得坚守到底!”

从2020年12月25日凌晨封闭园区到1月17日解封。基业百花园有很多朝一中的学生,在最初有一位确诊病例后,小区内的孩子、家长都特别焦虑。王欣说:“当时真是人心惶惶,我也是孩子的母亲,能理解那些家长的心情。当时,我们首要工作就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还要安排大家做核酸检测,包括一密二密人员的转运工作。那段时间,不允许我们想太多,更没有时间害怕,只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此刻,疫情虽已减轻,但坚守仍需继续。作为社区的领头人,王欣用坚定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信念,带领大家紧绷防疫这根弦,等待彻底的胜利。

街连不断

脚扭伤手冻伤成常态明廉街道全员守底线

凌晨两点前难眠的赵辰:零增长不代表零风险期待着最后的胜利日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还记得十多天前,明廉地区被列为重点管控区的那一刻,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从2020年12月23日到今年1月17日,皇姑区明廉街道办事处主任赵辰一直处于不停不歇的状态,尤其是1月2日明廉街道开展重点管控区域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能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觉,对她来说都是幸福的。

1月2日管控区封闭后,进行五轮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97850人次。他们对居家隔离人员建立“五对一”包保,并采取贴封条、安装门磁报警器的方式加强管控;同时,建立居家隔离微信群,加强与居家隔离人员的沟通与服务;组织人员做好园区消杀,做好封闭园区生活垃圾清运,保障园区内环境卫生质量……每天的工作都很琐碎,且无限循环。赵辰说:“150个工作组,176名社区干部,近600名志愿者,天寒地冻,大家穿着防护鞋走在路上踉踉跄跄,脚扭伤,手冻伤,已经成了常态。”

连续几日的零增长并不代表零风险。赵辰表示,明廉地区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对于解封的小区,要在门口设置检测点、扫码、测温、登记,控制人员流动和行动轨迹。对于区域内7个尚未解封的小区,还要保持原来的工作状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感谢在一线工作的所有逆行的英雄们。扛过了最难的日子,大家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再加把劲,期待最后的胜利日!

志同道合

来自居民们的真诚与敬意

让明北社区志愿者们欣慰

他俩每天工作12小时:

保护家园就是保护自己

1月17日8时30分,在明廉街道明北社区小广场上,志愿者们拉起条幅,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写下祝愿,大家高喊:“加油沈阳!”用这样的方式告别难忘又特别的志愿者工作,但对于“志愿者”的身份大家却始终不愿放下。

娄晓涛和王燕灵是一对夫妻,两人1月2日、3日先后加入志愿者行列。收拾卫生、清理垃圾、组织核酸检测、慰问五保户……每天工作时长12小时。1月17日,当听到解封的消息后,所有人都异常高兴。娄晓涛说:“熬到现在,所有人都不容易,所有人都了不起。在得知家门口出现了危难时,我们没想太多,只是想尽己所能保护家园,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这段日子,夫妻二人每日在空荡荡的街头奔波,他们充当起了封闭区的“摆渡人”。路过了关闭的商店、餐馆、鲜花店;看到挨家挨户做检测“大白”;听到一声声真诚的“谢谢”;看到曾经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的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真诚、善意与敬意。

1月18日,夫妻俩就要回到工作岗位,晦暗了数日的区域也迎来曙光,在这个冬天“四九”的开头,解封让久违的日常正在回归,亦让人感受到“人生如常”才最珍贵。

本版撰稿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吕佳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