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中的工匠精神(网易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1)

网易创始人丁磊

网易再次站到互联网舞台的中央,近期频频被媒体报道。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网易的市值达到了311亿美金,仅次于bat和京东。

支撑这个市值的背后,是网易多款明星产品的强劲表现:跨境电商考拉、优选电商网易严选、网易云音乐、网易媒体、网易邮箱、游戏业务。

最近,网易开发的手游阴阳师,再一次风靡朋友圈。

对于一家成立20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311亿美金市值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成绩,在它这二十年里,有太多科技和互联网巨头倒下:摩托罗拉、诺基亚、雅虎,在国内,新浪、搜狐等传统PC端互联网巨头也渐渐衰落。

网易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诀窍是什么呢?

这里有个好玩的细节,面对媒体关于竞争力的提问,网易掌门人丁磊伸出两根手指,指点迷津:我就告诉你两个词:“创新”和“工匠”。

网易云音乐播放界面

但老颠认为,丁磊关于“创新”和“工匠”更是一种高屋建瓴的表述。回到商业的本质,网易的直接成功要素并不是如此。如果“创新”和“工匠”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功,那我们过去也看到了很多极漂亮的互联网形态并不是发展得很好,比如豆瓣,比如印象笔记等。

网易的持续成功要素应当是对互联网流量的持续把握。

与同一时代的新浪、搜狐相比,网易的产品线是十分丰富的,在每推出一种产品线时,网易的产品阵营都给这些产品输送了相当大的基础流量,这使得其每一种新型产品不再需要走过漫长的冷启动期。

在网易的流量池里,两柄武器最重要,一个是网易邮箱,一个是网易媒体。

网易邮箱至今用户庞大,总基数达到了8.6亿,甚至在这么大的基数下,今年比去年还增长了13.16%。网易邮箱的最大竞争对手是QQ邮箱,在QQ客户端优势的侵袭下,网易还能保持如此大的优势,实属不易。

很多人对邮箱的商业能力不是很了解,但是,邮箱是互联网上一直保持相当大存在感的产品形态,其提供的邮件服务虽然较社交工具要低频些,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通讯方式。

互联网经济中的工匠精神(网易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2)

网易的吉祥物是图中这个宝宝,你肯定不知道它为啥长得这么奇怪...

而网易媒体包含了网易门户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在前任总编辑李甬的带领下,网易媒体打出“有态度”的牌,一度在媒体群雄中有相当大的存在感。随着政策管制的强化,这一业态的衰退开始显现,最明显的例证是,并无太多积淀的今日头条后来居上,装机量大幅超过最早做客户商的网易新闻客户端。

即使如此,网易媒体还是有很强大的覆盖量,现在网易新闻客户端日活量在2200万多,而网易门户也保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有了基础的流量池之后,再基于这些基础流量推出一些精心制作的产品,其成功的概率就很高。

比如网易考拉,大家知道现在电商最大的考验是流量成本和供应链,对于网易来说,流量的问题是基本不存在的,少了这一块的成本,电商业务的毛利润很容易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准。

又比如网易的利润大头,也就是游戏。成功的游戏本是暴利的,而决定一款游戏是否能成功,同样还是游戏本身的制作和宣发,对于网易来说,前者有十来年的制作积淀,而后者则有十来年流量沉淀,成功实属大概率事件了。

互联网流量不断迁移,从pc端到移动端,形态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企业得意,有企业失意。但老颠觉得,在BAT之外,网易其实是拥有中国互联网流量第四极的企业,这也正是其多年来的成功密诀。

当然,提流量这一词是低端的,太LOW了,这怎么是网易的对外表述呢?还是让丁老板谈谈工匠精神吧。

作者:不列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