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北京曾经有三座“人民公社”楼,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北官厅大楼、还有就是广渠门的安化楼。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

1958年8月,在全国“人民公社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声中,全国各地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北京城的各个城区分别兴建了带有示范试点性质的新型居民楼。“公社大楼”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安化楼——1960年5月竣工入住,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楼盘”,也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酒店式公寓”,还拥有北京最早的社区会所……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2)

安化楼的主体有9层,附属楼8层,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这在50年代,属于相当大规模的建筑物,大楼竣工时曾经轰动一时,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公社大楼的。这个完全对称的三段式大楼有着前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烙印,一个主要的大走道,两侧是南北向的居室,那个时候盖楼也不会太想着缩减成本。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3)

公共厨房平时都上了锁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4)

安化楼层高都差不多有3.5米。楼中部的楼梯间也有六七十平方米。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5)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6)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7)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8)

一层大厅成了居民自行车场,还有一个便利店

在北京的历史上,安化楼是第一座安装了电梯的居民楼,是北京的“摩天大厦”。在大楼中心的电梯间,有两部电梯,最早的电梯,是有拉手的单开门。在大楼东侧的楼梯旁,原本设计预留了另两部电梯的位置,但是后来为了节约经费,就没再安装。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9)

旧的楼梯,依然有“高干楼”的排场

曾经的“高干楼”——安化楼中,每层都有5盏大型玻璃吊灯,4扇玻璃大门,把长长的走廊空间进行了有机分割。将近3米宽的楼道,转角处的一些大空间除了用来堆放一些杂物之外,就是晾衣服的好地方,因为宽敞,能直接通风采光。楼道里有些暗,转角处的窗户就成了一处很好的采光空间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0)

破的门窗内,曾经是楼层公用厨房。想象下邻居们共同做饭的场景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1)

地面和门窗玻璃都是灰尘外,灶台和切菜案还是比较干净的

安化楼当初的设计强调大楼的娱乐休闲功能,除了一楼,二至八层每层正对电梯间的位置,都有居民活动室和服务部,可以打乒乓球及买一些瓜果零食等日常用品。因为是崇文区最高的建筑,当年还安装了响起来整个北京城都能听到的防空警报器,所以,一直有公安24小时值班。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2)

到周末,九楼的活动大厅有舞会或者乒乓球比赛,现在的住户回忆起当初的幸福时光,脸上还焕发着快乐的光彩。回想着在“喀秋莎”动人的歌声中,身穿列宁装、中山装的年轻男女翩翩起舞。那是怎样的一种韵味,可以让人回味40年。   

在的安化楼有200多户居民,楼体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楼道宽但很昏暗,墙壁上满是油污。据说1998年,安化楼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光楼道里的废弃物和垃圾就拉了100多车。虽然点着电灯,都到仍然十分昏暗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3)

住户们都在大食堂就餐的构想没能持续很长时间,安化楼的大食堂就不开火了,因为楼刚落成的时候,大食堂的年月就过去了。1964年,各楼层尘封已久的食堂被装上了煤气,变成公共大厨房,住户集中在这里做饭。

史铁生在《九层大楼》中热情地对公社大楼如此描写:“在它尚未破土动工之时,老师就在课堂上给我们描画它了:那里面真正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煤气,有暖气,有电梯;住进那里的人,都不用自己做饭了,下了班就到食堂去,想吃什么吃什么;那儿有俱乐部,休息的时候人们可以去下棋、打牌、锻炼身体;还有放映厅,天天晚上有电影,随便看;还有图书馆、公共浴室、医疗站、小卖部……总之,那楼里就是一个社会,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影或者样板,那儿的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可以说他们差不多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4)

安化楼当年的结构充分体现了“公社化”的原则,房间里没有厨房等生活设施,所有的服务设施都在大楼的一层,那里是公共大食堂和开水间。平时居民们工作日都在单位就餐,孩子也都送到托儿所,所以很少有人到楼下食堂就餐。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5)

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周六晚上挨家询问居民们晚餐和第二天是否订餐。订餐者想吃什么就在食堂准备的小本本上写下来,然后食堂的服务员会把饭菜送上门去,再把各家空的暖水瓶取走,打满开水再送上来。  

虽然当年在楼的设计中不包括厨房,但都有比较宽敞的卫生间,还设计给家家户户都装上浴缸,虽然后来因为没有钱被放弃了,但还留了浴缸的位置。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6)

大楼在苍老中仍处处透着生机。大楼拐角处的窗台上能见到被照顾得绿意盎然的绿植。

夏天周末的楼道里,走过黯淡的走廊,会从老住户没关严的单元门里,流淌出久违的旋律,仿佛追忆那流金岁月。。。。。。

注:部分文字改编于网络资料,照片为本人拍摄

文字:frank

摄影:雕刻时光的大叔

约拍wx:dksg_ds8

此文章所有照片为本人拍摄,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商业用途,违者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北京长城古村小院(周末探访北京仅存的公社大楼)(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