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负载种类很多,套用公式有时偏差可能很大,一般稍大的电机都有电流表可监作监视,对星三角控制启动的延时调整,一般可以这样操作:按启动钮观测表的电流,这时表指针有可能超过表的满度值,随着电机转速的上升电流缓慢地减小(指针逐渐往下掉)指针到一定位置后,不再往下掉这时就是应该由星形向三角形转换的时候(也就是时间继电器应该动作了,为了保险最多再延迟2 秒钟)这应该是最合理的。反之如果负载较重,星形接法电机的力拒只有三角形的1/3 ,电机的转速上升一定程度后不再变化,而和额定转速还有一定距离,此时电机的电流往往在电机额定的1.2 倍以上,在这种状况下不及时转换,有害无益(本来可避免的热继电器动作,可能就发生了)一般来说75KW以下的笼形异步电机只要是非惯性设备,用星三角启动不超过5 秒钟。

具体要看负载情况,如果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搞得一轻二楚,很多答案都在其中了。

一、电动机为什么要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启动?

二、星三角启动过程中,星形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解一、星三角启动一般都用在较大功率的电机上和较重负载的启动。目的是为了减小电机在启动时,对电网电压产生较大的波动(电动机全压启动的电流约为额定值的4 ~7 倍),从而可能影响到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对变压器容量小而负载又重的用户,如不采取星三角降压启动,电压波动的情况尤为突出。

答二、星形接法启动时,电动机的每相绕组由全压启动时所加的380V电压变为220V,在同样的交流阻抗下,由于电压的明显降低,启动电流自然大大下降(启动电流的最大值被限制2 倍左右)。在星形接法通电后的短暂过程中,电机由静止- 转动- 加速- 恒速,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电流也随着这四个过程不断下降,到达“恒速后电流不再下降,停止某一个值。到此星形启动的”历史任务已告完成在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星形的启动任务已经完成,如果再等5 妙、10秒、15秒对电机的转速丝毫不会有什么变化,这种等待是徒劳无益的(负载较重可能还会引起热继电器动作)因此星形启动完成后(达到”恒速“)时间继电器应该动作(转换)因为电机带负载的运行最终是在三角形状态下进行的。

星三角转换后电流(星三角启动时间的确定)(1)

简单地说:

A 、星形启动是将380V电压转变为220V电压加在绕组上启动,从而限制了启动电流。

B 、把电机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某一转速,并维持在该转速上(该转速可能接近电机额定值,也可能和额定转速有一定差距,这由不同的负载决定,达到这种状态是因为电机用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只有1/3 扭矩力)。

然后传递给三角形,换句话说三角形是在“接力”,把已经有相当高转速的电机,通过全压(380V)接入迅速把电机推向额定转速,(转换的瞬间电流虽会有跳变但已无多大的影响了),带动负载正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