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目标,是寻找并去除病因,控制炎症,防止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动态观测与评估,观察内容包括血、尿、凝血常规测定,粪便隐血、肾功能、肝功能测定,血糖、血钙测定,心电图监护,血压监测,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胸部x线摄片,中心静脉压测定等。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和肠鸣音改变。记录24小时尿量及出入量变化。根据以上指标判断严重程度,病情危重时,应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二,常规禁食,食物是胰液分泌的天然刺激物,起病后短期禁食,降低胰液分泌,减轻自身消化。一般轻症胰腺炎需禁食4~7天,重症胰腺炎需禁食2周左右。对有严重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者应采取胃肠减压等相关措施。在患者腹痛减轻或消失、腹胀减轻或消失,肠道动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时可以考虑开放饮食,开始以糖类为主,如米汤或冲服藕粉等,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饱餐和油腻食品。不以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作为开放饮食的必要条件。

三,静脉补液,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液量包括基础需要量和流入组织间隙的液体量。输液种类包括胶体物质、0.9%氯化钠溶液和平衡液。扩容时应注意晶体与胶体的比例,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四,止痛治疗,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在严密观察病情下,可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杜冷丁)25~100毫克。不推荐应用吗啡或胆碱酯酶拮抗剂,如阿托品,654-2等,因前者会收缩奥狄括约肌,后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

急性胰腺炎的基本条件(急性胰腺炎的基本处理原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