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嘉伦聊起他28 年的人生经历,更像是和一个同龄的朋友聊天。

先放一段划KT板的聊天视频,这段例行告白,包你满意:

如果不是出演了《大唐荣耀》中广平王李俶这个角色,可能大多人还不认识这个叫做任嘉伦的小伙子。在年度大戏里担纲重要的男主角,并且把广平王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这让更多的观众对他印象深刻。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任嘉伦在他人生的28 年之间都经历了什么,也就很容易把他划分到“靠脸吃饭”的小鲜肉那个类型。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1)

他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奋斗史,这其中有你有我的影子:他的人生并不戏剧性,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像大多数中国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一样,在一个幸福且顺遂的环境中长大,听父母的话,鲜有自己的决定。

只是在20 岁的时候,他突然有了成为明星的想法,他积极地去实现这个梦想,有家人的支持,有朋友的陪伴。这样的成功,才更符合80 年代末出生的这一批青年人的奋斗经历。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2)

从“广平王”说起

很少谈论明星的朋友对我说,她最近迷上了一部电视剧中的男主角,就是《大唐荣耀》里男主角“广平王”的扮演者任嘉伦。“这个男孩,眼睛里有戏。”这是大多数被“广平王”圈粉的观众的心声。

看看这“眼技”,都是戏...

大概是被面部僵硬的“小鲜肉”演技虐得太久了,在这个信奉“颜值决定一切”的时代,观众们终于开始关心帅哥们的演技了。很多人说,任嘉伦这个眉目清秀的男孩子为当今的电视荧屏注入了一股清流,他用实力说明,长得帅的新人演员也可以不“面瘫”,也可以有演技。

任嘉伦并不是科班出身,演戏的门道,他也是一点点钻研,下了苦功琢磨来的。

《大唐荣耀》选角试装时,任嘉伦本是冲着男二号李倓来的。试装前他详细地把剧本中关于李倓的部分消化了一番。试装那天晚上嘉伦跟导演见面,他和导演详谈了他对李倓这个角色的理解,更是把李倓开始颓废喝酒这一段的戏都琢磨透了,他跟导演说,他要真的把自己“灌醉”。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3)

“我演每一场喝酒的戏我要真的喝酒,并且我已经给每一段戏的醉酒状态做了区分。我觉得在三分醉的状态,那我就喝到三分醉来演。我把醉酒的状态都分好了,何时是三分醉、五分醉、七分醉,什么时候醒酒。还有李倓后来戴面具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诠释,我都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导演。导演当时就跟我说,觉得我功课做得不错,认为我的思维很理性,倒是不太像李倓,特别适合李俶。”于是导演当场拍板,让任嘉伦赶紧试试李俶的装。“广平王”任嘉伦横空出世。

在这样的大戏里演男一号,初来乍到的任嘉伦怎能不心惊。在拍戏的初期,他一直是在高压的心理状态下度过的。“我怕我对剧本的理解度不高,演的戏不对,被导演骂,所以压力非常大。当时刚进组时拍摄任务重,每天能有五到六个小时睡眠时间,我都会占用两三个小时休息的时间再多看几遍剧本,保持了一个多月一天睡两个小时。一个多月后,我才觉得自己真正把剧本消化掉了,那个时候我才放心了,我说李俶这个角色我抓到了。”

在拍摄《大唐荣耀》的这五个多月时间里,任嘉伦基本没有离开过剧组。他的戏份太重,剧组离不开他;他的心太重,一直到杀青的那一刻,他才有了放松的感觉。

在满是老戏骨的这个剧组,任嘉伦也成了“团宠”。

剧组中的长辈们都喜欢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更把他的刻苦与敬业看在眼里。任嘉伦也特别珍惜与这些老戏骨对戏的机会,他说他最喜欢的戏份就是皇宫里的戏,因为这意味着所有演员都到齐,他又可以和老戏骨们取经了。

演员王劲松发微博说:这个熊孩纸一个人扛了近千场主戏,将《大唐荣耀》演得风生水起,嘉伦这次很辛苦很难很累。熊孩纸歇会,让爹玩一会。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4)

“我特别喜欢和秦汉老师、王劲松老师、杜源老师坐在一起聊天,甭管聊什么,我觉得都能学到东西。老师们演戏时我也不闲着,我就一个劲儿地看,需要搭戏时我都抢着搭,搭的时候正好看他们怎么演,尽管镜头带不到我,但我正好在这时候观察学习了,哦,这样,等我以后演这样的角色的时候我就这样演。”

如今老演员们对剧组中小鲜肉的诟病都是直言不讳,不认真背台词、动辄就离开剧组找不到人,亦或是搭戏的场景都用替身,这些问题在任嘉伦这个好好青年身上一丁点都见不到。他恰恰成为了老演员们最爱惜的晚辈,谦逊、刻苦、认真的任嘉伦,值得被关注和喜爱。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5)

乒乓骁将

任嘉伦,这个28 岁的青年演员,在他人生的前25 年有着另外一个名字——他的本名,任国超。改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体育生”。

任嘉伦的父母对他的期许很高,在他四岁的时候就送他去练习乒乓球,少年时的他是个在运动场上挥洒自如的乒乓少年。我身边也有从小练习乒乓球的朋友,所以很能理解一个乒乓少年的辛苦。他们不是体校专业的乒乓球预备选手,在正常学习的同时还要去体校训练,学习和训练兼顾,更是辛酸。

少年时的任嘉伦也是这样,他十年间风里雨里不间断地去训练,对于有些意志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可能早就逃走去玩了,但是这个男孩却挺过来了。不用家长和教练督促,任嘉伦每天都按时坐车去训练,尽管回家很晚,他也会熬夜完成作业,每天睡很少的时间,他嘴上叫苦,却也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

任嘉伦打乒乓球。他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曾经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并且还与周雨和张继科这样的国手在一起训练过。

任嘉伦说,他没有童年欢乐的记忆,游乐园更是一次都没有踏足过。但谈起自己的乒乓岁月,他却表现出了自豪与喜悦,你能从他脸上读到踌躇满志,听话、肯吃苦、有毅力,这是少年任国超给所有人留下的印象。很多人坚信,像这样的孩子,即使因为伤病放弃了热爱的乒乓事业,也会在别的领域有所建树。

这样的坚强与他的家教有关,任嘉伦有着一个铁骨铮铮的父亲。“我爸常说,大老爷们儿的,哭啥啊!男人要有担当。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果这个顶梁柱都垮了,那这个家怎么办,他说以后你也要撑起家的,所以不能哭!”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6)

但可以想见,少年不经世事的心是脆弱的,小时候任嘉伦因为哭鼻子也没少挨爸爸的揍。但他却觉得,有父母这样的严加管教,对他来说是种福气。“别看我爸打我打得多凶,打完了就进去做饭,做完让我自己吃,我还是明白的,就觉得打还是为了我好。连父母的打都没有经历过的话,可能以后人生遇到更大的挫折你就承受不住了。”越长大越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身体的伤痛还是阻碍了他的运动生涯,对于闲不住的任嘉伦来说,他总是在伤好到六七成的时候就重新去打球了,旧疾愈发深刻,想要成为专业运动员也就愈发不可能了。

“决定放弃乒乓球这个事业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毕竟努力了十年,瞬间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了。”

放弃乒乓球后,任嘉伦认真地考虑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选择。男生对天空都有着莫名的喜爱,任嘉伦也想有一技傍身,于是去考了航空服务专业,两年后通过面试在机场做了一名地勤。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安稳的工作,但对不安于现状的任嘉伦来说,他更喜欢多一些拼搏和挑战的工作,而那时唱歌和跳舞对他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正能量偶像

《大唐荣耀》播出后,任嘉伦还没有想到自己能有多火。真正意识到自己红了,是在《大唐荣耀》的粉丝见面会上。“我记得第一个见面会是在上海,进去之前我还跟平常一样,但是进到场地之后粉丝突然齐声叫我名字,我就开始紧张了。”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7)

任嘉伦说,他突然间有一种被惊到的感觉,当时一下子就慌了,坐下来慢慢平复之后他认真地想了下,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开始走红了。“好像喜欢我的人越来越多了。”

成为被人拥护的偶像,一直以来都是任嘉伦的梦想。“我小的时候参加乒乓球比赛,看到有的选手全场都会为他加油,那是因为他球打得好。我当时就想,我也想被欢呼、被簇拥,那我也得把球打好。”

任嘉伦说,这不算是一种明星梦,只不过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恰巧是曝光度比较高的职业。像打乒乓球,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地打,肯定就想要拿世界冠军了。“如果做律师的话我肯定也想做一个最牛的律师。现在做了艺人,当然也希望做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喜爱。”

成功的路上,任嘉伦走得有点艰辛。当时还在机场做地勤的他走了参加选秀比赛这条路,提起那段经历,他还觉得历历在目。“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次比赛我是青岛赛区的第五名,第二次是山东省的第三名,第三次全国第八,每次都越来越好,我当然也就觉得希望越来越大。拿到全国第八的时候我就辞职了。”

任嘉伦说,那一年正是2012 年,当时还流行“世界末日”的理论。“我就想,如果我只能活到12 月,我干嘛还要在这上班呢,我出去闯一闯吧。如果过了那天世界还好好的,我没有成功,还可以回家;成功了,我就继续圆梦。”

这之后,任嘉伦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2015 年,在他25 岁的时候,他选择了演员这条路。“一个男人过了25 岁,如果事业还没站住脚的话就有点危险了,25 岁的我当时面临着选择,是回国演戏,还是继续唱歌,必须要决定未来的方向。”

当时的任嘉伦正处在新人演员的彷徨期,选剧本不明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演什么适合,更不知道怎样演戏是对的,他一直在摸索。后来他遇到了《大唐荣耀》,还幸运地出演了男一号李俶。面对这样的选择,任嘉伦觉得他毫不后悔。“人就这一辈子想做什么就去做,但也不要盲目,认清了自己再去做。为什么要憋屈着过一辈子呢?”

任嘉伦从前的少年初心不改(任嘉伦的奋斗故事)(8)

但走红终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梦想变为现实,一方面任嘉伦的私生活也被放大了,幸好他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虽然生活有时候会被人指手划脚,但我都不会理会的,因为现在键盘侠太多了,说点什么就往心里去的话人生就太可怕了。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