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看,西安事变都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重大事件。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并联共抗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句话概括: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西安事变的发生经过。

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那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1)

张学良

毛泽东、周恩来等

蒋介石见西北剿共不利,于1936年12月4日,抵达西安。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等参加晚宴。期间,蒋介石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这就等于剥夺了张学良、杨虎城的兵权。如果把西安事变比成一枚炸弹的话,剥夺兵权就应该是点燃这颗重磅炸弹的导火索。

也就是在12月11日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而此时,远在300公里外的延安,中共中央对将要发生的大事并不知晓。换句话说,张学良在进行兵谏之前,并没有征求中共的意见。中共方面也没有想到,张杨会有此举动。

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那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2)

张学良、杨虎城

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要员。战斗只进行了一个小时,6时左右结束,自此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三个小时后,也就是8点钟,张学良、杨虎城给中共方面发去了一份密电,告知此事,大致内容是蒋介石已被扣押逼其抗日。同时,这份密电被完全破译好,第一时间交到毛主席手中。很快中共军委主席团将此事向全军进行通报,并命令:全军加紧准备,待令行动,以策应东北军和第17路军对付国民党中央军的进攻。

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那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3)

蒋介石、宋美龄

同日,中共中央复电称,只有将全部行动基础置于民众之上,西安事变才能顺利解决。还是在那一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12月15日,中共中央表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飞抵西安,同张杨商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

12月24日,周恩来和宋子文、宋美龄等举行会谈,达成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协议,蒋介石声称愿意以人格担保,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2月25日,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随即被扣押。

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那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4)

蒋介石、张学良

36岁的张学良从此被长期软禁,直到他83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的控制,1937年底,和秘书、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和他的幼子、幼女,被秘密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戴公祠,终年56岁。

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那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5)

张学良

历史研究表明,西安事变重要作用的体现关键不在发动,而在其和平解决的问题上。张学良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同时也担当了促成其和平解决的重要角色。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毛泽东更是这样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里放了出来。

历史不会重演,恐怕如今的人很难去想象,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当时的中国会走向何方。而此后,参与其中的所有的人和政党,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认为就一次事件而言,西安事变可以说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