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我的内心一时难以平静,深深为马克思之伟大所折服该纪录片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主线,内容详实周密,叙述生动形象,从共产主义事业、个人品质、终生战友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展示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青年马克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青年马克思(永垂不朽的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

刚刚看完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我的内心一时难以平静,深深为马克思之伟大所折服。该纪录片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主线,内容详实周密,叙述生动形象,从共产主义事业、个人品质、终生战友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展示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

然而,最令我深受启发的是马克思的“伟大”不单单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而是天时(资本主义发展)、地利(欧洲各国革命频发)、人和(马克思个人品质、恩格斯资助和燕妮帮助)三因素共同作用获得的成功。这种成功,本身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浩浩荡荡历史潮流下注定要出现的。除却所谓的“天时地利”的重要外部因素外,我个人认为“人和”是造就了马克思伟大之处的最重要因素。谈及“人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个人优秀的人格品质、战友恩格斯的无私资助以及贤妻燕妮的忠实陪伴和帮助。没有上过小学的马克思深受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了启蒙教育下,17岁的马克思在心里暗暗埋下了自由民主的萌芽。为了追寻真理,与旧世界的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终其一生去追求真理。

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伟志向。进入大学的马克思,从一幅刻画着马克思最早形象的石板画到“博士俱乐部”中慷慨激昂的年轻人,奋发读书,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不满23岁的马克思凭借一篇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不断追寻,不断探索的精神令我折服,令我惊叹,也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在此期间他不但与终身的爱人燕妮结出了爱情的果实,也与一生的革命挚友恩格斯开始了伟大的事业,而且在思想上也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9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欧洲大陆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驰骋的疆场。从德国到法国,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从欧洲大陆到大洋的彼岸,马克思为了革命事业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甚至成为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的公民”。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宣告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无产阶级战斗檄文《共产党宣言》。他们也向全体共产主义者发出来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成为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者的革命号角!

马克思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推上历史高潮,这无异于是人类世界的一大壮举。马克思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遇到燕妮,并与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爱情使马克思更有精力去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更有勇气奋斗在革命前线。马克思与恩格斯结交,似乎是命运之使,两个志趣相投的人总会相遇,就犹如俞伯牙与钟子期一般。有了恩格斯,马克思就像有了击杀敌人的利剑,在恩格斯的支持下,终于将共产主义革命推上了更高的高度。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无疑与恩格斯正是马克思革命事业的有力推手,不得不说此生得此友,足矣。

虽然,我们很多人生来就是普通人,也只能做普通人,我们无法改变“剧本”,但我们依旧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一个人能走多远,有利的外部条件辅助固然重要,拥筑自己“坚强的内核”更是必不可少。毕竟,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硬实力才是王道。唯有自身实力坚如磐石,未雨绸缪,才不会轻易为岁月的风雨所销蚀。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生命有限,奋斗无边,只要我们心怀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穷尽竭力,奋斗不止,终究会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伟大的马克思,以及不断丰富发展永葆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