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关要点总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习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宁波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讲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习题

初三化学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关要点总结

本章重点: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制取气体的两种发生放置,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掌握催化剂的知识点。

1.三种制法:

(1)氯酸钾KClO3(白色晶体,分解温度:400℃ 以上)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KClO3分解温度降低,且加快释放氧气的速率

(2)高锰酸钾KMnO4(紫黑色晶体,分解温度:240℃)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

【制取氧气需要含氧元素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元素的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2.反应原理:

3.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

步骤:①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装药品;③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 点燃酒精灯加热;⑤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 把导管移出水面;⑦ 熄灭酒精灯

【记忆法:查、装、定、点、收、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2)过氧化氢H2O2制氧气(“固-液”不加热)

步骤:①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装药品;③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