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作者:王西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常见的萤火虫有几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常见的萤火虫有几种(萤火虫科学观赏指南)

常见的萤火虫有几种

出品: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作者:王西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版纳植物园里百花园的萤火虫 孙晓东 摄

进入夏季,又到了观赏萤火虫的最佳季节。

上一次你看到萤火虫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是的,萤火虫离都市生活越来越远了。由于水体的污染、人工光源的干扰、萤火虫栖息地的丧失,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看到萤火虫的机会越来越少,由此还催生了一种畸形的消费:看商业性的“放飞萤火虫”或者萤火虫展览。然而,人类追求浪漫的背后,却是萤火虫以付出生命为惨痛代价的。

作为大院的读者,欣赏萤火虫也要显得更“科学”才对,那么如何科学地欣赏萤火虫呢?读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萤火虫能活多久?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二月到十二月,一直能看到萤火虫的身影,不过萤火虫最多的时候,还是在五六月间。若在日落时分,漫步在植物园里的百花园,眼前往往就会出现如文章开头的图片一般的景象。

版纳植物园最常见的萤火虫之一——边褐端黑萤 赵江波 摄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萤火虫究竟能活多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楚这句话里的“活”到底是什么意思。

通常来说,萤火虫从卵-幼虫-蛹-成虫的生命周期是一年左右,但根据种类的不同也有差异,例如有的种类的萤火虫能够活两年之久。然而,很多人说的“活”,其实是指萤火虫的发光阶段。萤火虫成虫阶段的寿命就很短了,通常为一至两周左右,但也有个别种类可以活得长达一个月。

萤火虫吃什么?

这个问题也要分开来回答,幼虫阶段的萤火虫和成虫差别极大。

萤火虫的幼虫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生物,长相也颇为特别。它们往往取食蜗牛、蛞蝓、螺类以及其他小型昆虫。幼虫寻获猎物后,首先透过中空的镰刀状的大颚,将麻醉物质注入猎物体内,待猎物被麻醉后,注入含有消化酶的物质,使猎物的组织形成肉糜状,再进行吸食。

正在吸食蜗牛的萤火虫幼虫。 赵江波 摄

而一旦羽化成虫,则成了小可爱,只少量吸食花蜜、花粉或是露水,少部分的种类也会吃昆虫。主要精力都在求偶繁殖后代上了。

萤火虫为什么要发光?

发光是萤火虫雌雄之间交流的信号,主要用来交流寻找配偶。也有研究证明某些萤火虫的发光具有警示捕食者的作用。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模式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不发光的萤火虫。

版纳植物园正在开花的疣柄魔芋,周围飞翔着萤火虫 朱仁斌 摄

萤火虫的光来自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们的极高的发光效率。

萤火虫发光用到的能量中,据称有95%以上的能量都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这种光又被称为“冷光”。而人类制造的灯泡正好相反,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浪费掉了。所以研究萤火虫的发光机理和构造,一直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找女朋友需要集体的力量!

长久以来人们就发现,有些萤火虫会成群地同时发光,场景蔚为壮观。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地都有这个现象。

在版纳植物园内,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到的萤火虫画面 张娇娇 摄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学者通过实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大烟山国家公园捕捉了一批萤火虫(Photinus carolinus)的雌虫,然后通过LED模仿这种萤火虫的雄虫发光频率进行发光。

结果发现,如果他们让很多LED灯同时发光的话,80%的雌虫都会做出回应。而一旦他们打乱LED灯发光的话,低于10%的雌虫会对这种模拟光做出回应。科学家由此判断,当太多的雄萤火虫在发光的时候,会对雌虫造成困扰,她们会分不清发光的哪个是和自己属于同一种的萤火虫。加上萤火虫边飞边发光,更难让雌虫定位,搞不清雄虫具体在哪里。所以,这些萤火虫进化出来奇特的能力,雄虫通过集体的力量同时发光,为了方便和自己同种的雌虫找到“意中人”。

在世界上2000多种萤火虫中,约有1%的萤火虫拥有这种神奇的魔力。

做家庭妇女好像真的有风险!

夫妻两个到底是同时工作好,还是一人工作、一人全职带孩子比较好?这个问题可谓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一个难题,两种选择都存在一定的益处和弊端。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些萤火虫也面临同样的处境。

由于萤火虫的成虫时期基本上不太进食,所以雄虫会给配偶准备精囊(精子包裹在富含高蛋白的囊中),这样就能给雌虫带来更多的营养,可以产生更多的后代。

然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有些萤火虫的雌虫是没有翅膀的。研究者认为,没有翅膀的雌虫是为了更好地繁殖后代。因为无需耗费体力去飞行,只需一心一意生产后代即可。不过诡异的是,雄虫觉得,既然雌虫已经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去生产后代,那么就不要浪费宝贵的精囊了。

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学者研究了32种不同的萤火虫,发现萤火虫在交配时,对于没有翅膀的雌虫,从雄虫那里得到的往往只有精子,没有外面那层富含蛋白质的精囊!

对萤火虫展览要说“不”!

你在一场所谓的“放飞萤火虫”展览中看到的每一只活体,背后可能都有十几只死亡的个体。

上文说到,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萤火虫从野外捕捉、运输,送到城市的展览场地,再放飞,基本上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更何况在这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萤火虫意外死亡。

西双版纳的萤火虫,也因为萤火虫商业展览的需求面临着危机。一到萤火虫的繁殖季节,就会有人来到西双版纳以7角至一元的价格收购萤火虫,引发当地社区民众对萤火虫的大规模采集。

可是,萤火虫发光本来并不是为了人类欣赏,而是它们千百年来进化生存的需求。我们人类用这样“欣赏”的方式来提前终结它们的生命,终结它们繁殖的旅程,这种情境下制造的“浪漫”、“永恒”、“精彩”或者“体验”,是多么的虚伪!

可能有人会说,萤火虫不是国家保护动物,所以捕捉贩卖萤火虫并不违法,不好管理。可是,我们珍爱一个物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被列入的保护级别,而是因为它的生命之美。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出如此神奇的物种,本来就值得让我们好好来欣赏、珍视。

华中农业大学的付新华博士长期致力于萤火虫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撰写了多部科普关于萤火虫的科普书籍,这是他最新出版的关于萤火虫的绘本。

“科学大院”是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平台,致力于前沿、权威、有趣、有料。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运营。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科学大院工作组cas@cnic.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