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于孩子们而言,是繁华而有趣的。

可对于地下革命者的子女们来说,上海有着太多太多伤痛,即便已经成年,即便安然活到了和平年代,他们依旧会被黄浦江旁的噩梦所惊醒。

旧警察的哨音,猝然响起的枪声,叔伯阿姨们的哭喊,爹娘隐忍的眼泪……

在李富春和蔡畅的独生女儿李特特童年记忆之中,偌大的上海,唯有周恩来的家中有些许温情。

那里不像自己的家中冷清严肃,总是有很多说说笑笑的长辈。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1)

图|周恩来、邓颖超、蔡畅和李富春

周恩来每次看到小特特,都会高兴地把她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又亲。李特特总嫌弃周恩来的胡子扎人,嘟起小嘴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邓颖超则会将她放在腿上,不停亲吻着她的小脸蛋,温柔地说:"做我们的爱女儿好吗?"

李特特于是就喊周恩来"爱爸爸",喊邓颖超"爱妈妈"。

而在周恩来家中的幸福是很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李特特则和"冷漠严格"的妈妈在一起。

在当时的妇女界,蔡畅是人人尊重的"蔡大姐"。她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一生都在为妇女解放而努力着。

著名的美国进步作家尼姆·韦尔斯在所著的《续西行漫记》之中评价蔡畅:自从向警予牺牲后,她就是"中国最前导的女共产党员","最活跃的女革命家"。

许多革命家的后代,一提到蔡畅都习惯叫她"蔡妈妈",可在独生女儿李特特的心中,她一度是"冷漠""无情"的,李特特甚至不敢与妈妈亲近。

对于蔡畅来说,革命事业高于一切,怀上李特特是计划之外的事情。她当时正在法国,觉得孩子就是"包袱",想要将孩子拿掉。但当时法国禁止堕胎,蔡畅不得已生下了李特特,并且立刻做了绝育手术。

蔡畅真的不爱孩子吗?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做了教员,对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心,她曾将苏联教育孩子的经验介绍到国内,在延安发起"带孩子组"和"托儿组"。

而她对李特特的耐心、照顾和陪伴是极少的。李特特成年之前,满打满算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时间只有不到2年,而这2年,并没有给李特特带来美好的回忆。

1924年,李特特回到国内之后就送给外婆葛健豪抚养,她和外婆的感情很深。

葛健豪是一位胆识超群的革命母亲,豪迈乐观,性格刚毅,知书明理。嫁人后,因为丈夫整日游手好闲,她的内心极为痛苦,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的身上,要将他们培养成才。

为此,她不顾族人的指指点点,将自己的嫁妆卖光了,就是要供儿女们上学。等到将儿女们从学校供出来,她已经50岁了,精力充沛的她回到了家乡创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自己担任教导主任,只希望更多穷人家的女孩子能够有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2)

图|蔡畅

在蔡畅15岁之时,父亲自作主张要将她嫁到一个地主家中,只为了500块大洋的彩礼钱。蔡畅不能接受,和父亲争执起来,葛健豪也一直护着女儿,在丈夫拿着刀对着女儿怒斥威胁之时,葛健豪站在女儿面前挡着,并且支持女儿逃婚出走。

儿女们先后踏上革命道路后,葛健豪尽全力支持他们。后来毛泽东组织发起了"新民学会",组织学生前往法国勤工俭学,55岁的葛健豪和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一同登上了轮船,到法国留学。

《大公报》称赞这位小脚母亲是"吾湘一点生机"。

葛健豪向儿女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极力赞同蔡和森正式建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法国发起的革命运动之中,葛健豪一直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蔡畅将女儿交给母亲教养是完全放心的,即便那时候的小特特只有8个月大。

葛健豪创立的平民女子职业学校成为了中共湖南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之一,毛泽东也是女校的讲师。

葛健豪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同志,保存着党的文件。

此后几年,葛健豪的两个儿子蔡林蒸、蔡和森和儿媳向警予先后牺牲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蔡林蒸被乱刀砍死,蔡和森被钉在墙上活活打死,向警予牺牲的时候才33岁。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3)

图|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留法新民学会会员合影)

1943年,葛健豪在临终前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壮烈牺牲。只是让长女蔡庆熙记得给蔡和森写信,告诉他:母亲已看不到他们的事业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她培养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这样的优秀的革命子女。毛主席深深敬佩葛健豪老人,老人去世后,写下这样的挽联哀悼"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党组织被迫转移到地下。李富春和蔡畅在党组织的安排之下前往上海工作,李富春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蔡畅任总工会女工部部长。

夫妻俩潜伏在一个小弄堂里面,李富春假扮为富商,蔡畅便成了阔太太。

当时上海到处都是特务和流氓,常常当街捉人,为了掩藏身份,李富春就将女儿和岳母接到了上海。这样一大家子三代人,更容易掩人耳目。

自从来到了上海,李特特单纯美好的童年就结束了。

李特特好久没有见到父母,对父母本来就很陌生。

爸爸李富春和善幽默,会抽时间和李特特在一起玩耍,对她说话从来都是温柔的,相比之下,妈妈蔡畅严厉冷漠,让那时的小特特无法接受。

刚到上海的李特特很孤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电影。那时候她才6岁,自己买票进电影院,爸爸妈妈是绝对不可能陪着她进去的。这是地下党员的纪律,不能随意到公共场合去。

原先她不太明白,直到有一次,一位地下党同志偷偷看了场电影被周恩来知道了,周恩来召集大家开了一场会。

这位同志在会议前非常紧张、恐惧,等待着组织给予的严厉处分。

而周恩来到会之后只是和这名同志握了握手,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4)

图|1925年李富春与蔡畅回国后的第一张合影

见这位同志已经深知自己的错误,周恩来才对大家说:"我和你们一样,都希望能进电影院看一场进步电影。但我们是共产党员,一切要服从党的纪律,服从革命的利益……牢记凡是不利于党、不利于革命的言行,都要引以为戒。"

后来李特特才知道,敌人曾经利用进步电影作为诱饵,在电影院门口逮捕共产党员。为了党员的安全和组织的机密,中央不得不禁止机关工作人员去电影院看电影。

这场会议就是在李富春家中开的,李特特虽然还小,但记得非常清楚。年幼的她已经在学着用地下党员的纪律来要求自己,她也自觉远离电影院,再也不让爸爸妈妈带着她去看电影了。

李富春一家三代住在一起,外人看起来其乐融融,实际上爸爸、妈妈和外婆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后来外婆离开上海回湖南去了,家中只剩下了李特特一个人,她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她喜欢"爱爸爸"家里的温馨和热闹,而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搬家,如果李富春和蔡畅不带李特特去,她是不认得路的。

爸爸妈妈为了躲避特务也在东躲西藏着,每搬一次家,特特都要改一次姓。她有一次问妈妈:"明明我就姓李,为什么要我改姓呢?"

蔡畅严肃地对特特说:"小孩子不要什么都问,让你姓什么你就姓什么,千万不要说错了。"特特将妈妈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说错过。

在李特特的记忆之中,在上海的日子不是闷在家里面,就是被妈妈牵着手不停奔跑着。

如果她们身后跟上了特务,蔡畅会把特特带到人多的地方去,以甩掉身后的尾巴。有时候母女俩就躲在食品店里面,小特特闻着香甜的气味,看着面前成排的零食,常常忍不住咽口水。

她多么想妈妈能够给她买一些好吃的,哪怕就是一粒糖果呀。但蔡畅这个时候全身紧张,警备地看着四周,根本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眼神之上。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5)

图|青年蔡畅

李特特也会和妈妈撒娇,像普通孩子一样询问妈妈"为什么",而这些提问往往会引来妈妈责备的眼神,或者是一顿小声的训斥。

蔡畅一直将她当作一个大人要求,李特特很难过,只不过敏感聪明的她还是能感受到身边恐怖的气氛,她很听蔡畅的话,尽量跟上妈妈的步伐。

有时候,地下共产党会来家中开秘密会议,蔡畅让特特站在门外望风。每到这个时候特特都会非常高兴,她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事情了,还能大声唱歌。

蔡畅和她说,只要发现有人来了,就开始唱一首特定的歌曲,其他的歌是不能随便乱唱的。

一直孤独而压抑的小特特,在这个时候才算是放飞自我,可以放开喉咙唱着歌,享受着难得的自由。

然而有一次,李特特看见一个可疑的人正在往家里走,而且速度非常快。她因为紧张害怕,一时间完全忘记了通风报信的方式,而是一边往家里跑一边大喊着:"有人来了,妈妈有人来了!"

房子里面的地下党员们全部都紧张起来,他们赶紧散会从后门离开。幸好这次来的是自己人,如果真的是敌人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蔡畅狠狠教训了小特特一次,刚刚6岁的小女孩,根本不可能将一首歌和组织安全联系起来。

过了几天,李特特在放哨的时候又犯了错误。

这次爸爸妈妈开会的时间特别长,小特特一个人坐在门外,天黑了,又无聊又害怕。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她就不停地唱歌,太困了,她不小心唱出了那首警示的歌曲,同志们在听到歌声之后立刻警惕起来,马上进行疏散。

蔡畅发现女儿再一次犯了错误,又是一顿严厉的批评。

因为这件事,小特特哭了很久,她一边哭一边在房间里面折纸飞机,她只想像这些小飞机一样飞往天空,自由自在。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6)

图|李富春和蔡畅夫妇

过了一阵子,家中也很少有人来开会了,爸爸妈妈整天不回来,将李特特反锁在家里。

家里面没有任何玩具,也没有可以给孩子看的书本,爸爸妈妈只给她留了一只馒头,这就是她的午饭。

好几天,天已经黑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特特饥肠辘辘,外面有一点点声响都会怕得发抖,只能一个人缩在床上,哭泣着睡着。

直到一天,蔡畅给李特特带回一只小黄狗。小女孩高兴地尖叫起来,抱着小狗不停询问着蔡畅:"这只小狗真的是给我的吗?它不会去找它的妈妈了吧?它不会离开我们家的对吗?"

面对女儿一遍又一遍地确认,蔡畅显得不耐烦,她忙说着:"对对对,小狗是你的,不要问了行不行?妈妈还有事情要做。"

李特特只好闭上嘴,看着妈妈继续忙里忙外。

小狗的到来,让李特特兴奋了好几天。她在上海没有任何朋友,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小狗就成了它相依为伴的唯一伙伴。

可惜这只小狗只陪伴了李特特几天。

有一天,蔡畅突然要带李特特到外面去,小狗也跟着小主人走出了后门。

刚出了弄堂口,街上就出现了几个恶狠狠的人,他们拿着铁丝网罩住了小狗,要把小狗带走。李特特哭喊着请求妈妈将小狗救回来,蔡畅急忙拉住她,高声对她说:"我们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外婆家,不上火车的话就会迟到了。"

就这样,李特特看着她唯一的小伙伴被人抓走了。她一路都在痛哭着,挣扎着。

蔡畅对她的闹腾无动于衷,她敏锐地注视着四周,随时准备应对突然冒出来的特务。

母女俩转了两次电车,最后在一家旅馆住了下来。一直到第二天,蔡畅确定已经安全了,才告诉李特特,其实那些打狗的人就是特务。

李特特佩服妈妈的机警,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沉着冷静地逃脱。但小狗的离开对她的心灵伤害太大了,她似乎一夜之间成长了起来。

从此以后,每次搬家,她都会学着外婆的模样将来往的信件和文件放在脸盆里面烧掉,用水混起来倒进马桶里,彻底销毁。

妈妈叮嘱她的话她都会记得,在门上或者窗户外面挂上规定的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就是一些有色彩的衣服,或者一些橘子皮、柚子皮,都是用来向同志们传递信号的物件。

后来,李富春和蔡畅调回到了广东工作,全家搬到了香港。那里的白色恐怖比上海更加严重。大街上如果有不会说粤语的人,就会被抓走。

蔡畅叮嘱李特特在外面绝对不能说普通话,要说粤语。蔡畅从前在香港待过一段时间,会说点粤语,就教了特特几句。

在香港的大部分时间,李特特还是会被反锁在家里,搬家、改名字也比在上海频繁。

1931年,7岁的李特特已经是非常熟练的"交通员"了。无论是销毁文件、放哨、送信还是做暗号,她一次都没有错过。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7)

图|1953年,邓颖超、许广平接蔡畅回国

后因顾顺章的叛变,中共地下组织遭到了惨重的破坏。李富春和蔡畅被调往江西苏区工作,李特特被送到了湖南长沙的外婆家。

经历了这一年的恐惧和紧张,特特经常做噩梦。

她梦见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被敌人抓住了。敌人要枪毙她,她就张大嘴巴对敌人喊道:"开枪呀!"

那时候,李特特还以为枪毙都是往嘴巴里面开枪的。

从梦中醒来之时,就看见外婆心疼地抱着她,安慰她:"醒醒吧,不要想那些反动派扼杀共产党的罪行,他们是人民的罪人,是屠杀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刽子手。你要好好学习本领,长大要像你舅舅、舅妈和父母一样!"

1938年,周恩来再次派人找到了李特特,让她和一些中共领导人的子女一同前往苏联,进入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4年,李特特考上了莫斯科鲍曼工程学院,1948年,她转入莫斯科吉米辽谢夫农学院学习。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8)

图|蔡畅和女儿合影

这年,蔡畅带着妇女代表团去匈牙利参加会议后路过莫斯科,终于见到了女儿。

蔡畅有很多话想和女儿说,她长这么大了,蔡畅只照顾过女儿一年多,她心中有欣慰,也有愧疚。

两人刚聊不久,李特特突然问她:"你是不是从来没有爱过我?"

蔡畅很吃惊:"这怎么可能呢?我只有你这一个女儿。"

李特特心中很难受,因为从妈妈走进学校开始,她拥抱了其他的孩子,就是没有拥抱自己。

蔡畅叹了口气,和女儿解释:"特特,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的母亲还活着,你还有母爱。可那些孩子的父母却为革命牺牲了,他们没有母亲,我作为母亲,我不能不管他们。"

1952年,李特特毕业回国。

小时候,李特特总觉得无法和妈妈亲近起来,她对妈妈只有敬畏。蔡畅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对自己是什么看法,是否缺乏母爱。

这次回国,李特特和母亲依旧有矛盾。

刚刚回国的孩子们是兴奋的,正巧蔡和森的儿子蔡博要结婚了,为了庆祝一下,李特特就在家里做了一桌菜,请了在苏联一同念书的几个同学一起来吃饭。

蔡畅看到之后非常不满,批评女儿:"咱们革命虽然成功了,但中国眼下还有很多穷苦人吃不饱饭。你们这样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就不觉得有愧吗?"

因为这次请来的同学之中还有刘少奇的儿女,也惊动了刘少奇、王光美夫妇。

李特特觉得十分委屈,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也弄不清楚妈妈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一定要将刘家的兄妹也牵扯进来,总觉得妈妈做的太过分了。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9)

图|李特特

1952年,28岁的李特特最初被分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她主动要求前往北大荒开荒种地,建设农场,李富春和蔡畅都很支持。

蔡畅叮嘱她:"我本来是不想让你去的,因为担心别人说我们走后门,你可以用你的专业来打破别人对你的质疑。但有一点,你不能再穿苏联时的高跟鞋和裙子了,其他女职工穿什么,你就穿什么。"

1955年春天,李特特抱着只有4个月大的二儿子李坚来到了北大荒。这里的条件太过艰苦,李特特吃不饱,很快就没了奶水,只能把玉米煮烂了给孩子吃。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李坚得了肠胃病,农场里面没有医生,也没有药,李特特只好将烤馒头磨碎了,调成糊状,灌给孩子吃。

多年后,李特特回到北京,看到货架上五花八门的婴儿营养品,总是会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

此时的她才开始明白,妈妈怎么可能不爱她。

但当时危险的情况之下,蔡畅必须要带着李特特东奔西走,必须要用最严厉的话提醒特特,因为只要李特特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掐断了上海地下组织的生命线。

在那样恐怖的环境之下,蔡畅根本没有机会去为女儿营造一个和乐的家庭氛围。

时间回到25年前,李特特似乎看到了妈妈曾经看到的一切——

在特特刚刚被外婆带到上海时,蔡畅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女儿,抗拒地说着"我不认识他们"。蔡畅有些无措,说去给孩子准备吃的,到了厨房之后才想起来,还没有问老母亲特特喜欢吃什么;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蔡畅和李富春绕了好久才甩开了特务的跟踪,他们担心特特还在饿肚子,跌跌撞撞打开家门,还好女儿已经睡着,只是满脸泪痕让人格外心疼,她叹了口气,和李富春商量,是否能弄来一只小狗陪伴女儿;

又要搬家了,李富春出门找房子和组织接头,小特特熟练地烧着机密文件,蔡畅站在窗口谨慎地张望。此时一对母女恰巧路过,小女孩手中拿着一只风车,笑得无拘无束,李特特回头看向女儿,一抹泪光从眼中闪过,只是一会儿就不见了;

在江西中央苏区,蔡畅听闻一对革命者因为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就将孩子扔到了河里。她又震惊又悲痛,常常夜晚梦见小特特,又突然惊醒。作为江西省妇女部部长的她立刻召集老乡们成立了"带孩子组",就是为了照顾这些革命后代……

这些场景一幕幕回放,这么多年李特特和妈妈的磕磕绊绊,瞬间释然了。

蔡畅很疼爱大孙子李勇,李勇和妈妈一样懂事自立,上小学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从不用汽车接送。有一次,他回家诉苦班上谁家的孩子又坐汽车上学了,蔡畅温柔地和孙子解释:"汽车是爷爷奶奶工作用的,不能办私事,更不能接送孩子。"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10)

图|蔡畅外孙李勇在蔡和森蔡畅纪念馆题词:永远怀念我的奶奶蔡畅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蔡畅要求李勇每天都要写日记,她每个周末都会检查,并且一个字一个字修改日记之中的错误。

李特特知道,蔡畅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弥补当年对女儿缺失的陪伴,这是她迟到的母爱。

作为独生女的李特特,内心深处总是会涌出一丝忧伤和遗憾。

1975年初,李富春因病离世,75岁的蔡畅对李特特说:"你父亲去世了,我打算把我们的存款当作党费上缴。"

李特特知道捐出家中的存款是爸爸生前就决定的事情,但当蔡畅拿出所有的存单之时,还是让李特特大吃一惊。

这里有29张存款单,共99851.09元。

李特特没想到父母竟然存了这么多钱,他们平时省吃俭用,餐餐只有一荤一素,衣服上都是补丁,几十年存了这笔巨款,其中不仅有他们的工资,还有他们两人所有的稿费。

李特特陷入沉思之中,蔡畅却突然对她说:"要不……先别交了!"

蔡畅想要凑齐10万元再交党费,不想给工作人员增添麻烦。

后来李特特才知道,蔡畅不仅仅捐了10万元,还将母亲葛健豪送给她的嫁妆金镯子、金戒指也交了上去。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11)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12)

图|蔡畅上交的党费收据

1989年3月,我国第一个扶贫基金会成立,李特特主动请缨,继续着父母未完成的事业。

尼姆·韦尔斯说:"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个比她(蔡畅)更优秀的女革命家和比她更美丽的个性。"

蔡家一门忠烈,蔡畅不仅怀揣着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更背负着两位烈士兄长的使命。

(李特特忆母亲蔡畅)(13)

图|李特特参观毛岸青生平展,她和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曾是同窗、好友

作为一名母亲,蔡畅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李特特明白,妈妈早就已经将生命托付给中国革命事业,站在悬崖上起舞的她,无法顾及怀中的女儿是否耐得住颠簸。

她不是一个人的母亲,她是千万受苦儿童的母亲,为此,她宁愿选择割舍小儿女的眷恋,割舍母亲对子女的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