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马惠彬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传说)(1)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德州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这期间东方朔留下了诸多滑稽故事:

如:相传,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到御花园里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御花园的门,就看见有一个宫女泪流满面的正准备投井。东方朔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到冬尽春来的时节,她就更加的思念亲人。觉得自己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今年过年期间,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过了几天,东方朔在街上摆了一个卦摊,不少人请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卜的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间,在长安城里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人们纷纷向他求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城的使者。我是没办法破解此难的,只能把偈语抄给大伙,大家可想办法让当今皇上想办法破解。”说完,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们拿着红帖,赶紧请大臣将帖子禀报给了皇上。

汉武帝接过红帖一看,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找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很会做汤圆吗?可让元宵多做些汤圆,并传旨京都的家家户户都做汤圆。到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万岁爷同全城里的百姓,一齐焚香上供,将汤圆敬奉给火神君。再传旨:要求臣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门口和沿街商铺都必须挂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起了大火一样,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另外,还要让城外的百姓们,正月十五晚上都必须进城观灯,在杂乱的人群中,全城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立即传旨全城百姓,要照着东方朔说的办法去做。

果然,到了正月十五日的晚上,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来观灯了。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跑过来和亲人们团聚了。

全城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与民同乐,玩的也很高兴。便下旨从今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全民都要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并全城长灯结彩、放烟火。久而久之就成了今日之习俗。

因为,当时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的名字叫做“元宵”了,因正月十五这天异常的热闹,人们就将其叫做“元宵节”了。这个节日一直流传到今日,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正是:民间的传说,千年的话题。德州的名人,东方朔传神。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传说)(2)

马惠彬、一九四四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男、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二百万余字。并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了《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