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芳先生国画(孙平芳用画笔描绘)(1)

孙平芳(左)与金诚(右)共同创作《陈望道》

今年“七一”,一幅由义乌画家孙平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前美协副主席金诚共同创作的国画《陈望道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收笔。只见画中的青年陈望道手执毛笔正襟端坐,双眼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在他身后的墙上,马克思头像显得格外醒目。

孙平芳先生国画(孙平芳用画笔描绘)(2)

国画《陈望道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

从小埋下钟情丹青的种子

孙平芳对书画的喜爱要从幼时说起。他的小学班主任是一名美术老师。每次绘画课上,不论是人物肖像还是飞禽走兽,老师总能描绘得活灵活现、自然逼真,这让孙平芳大开眼界,并立志长大后要走书画创作道路。

孙平芳说,当时的他十分钟情素描画,经常让班上同学给他当模特;下午放学回家,孙平芳又对着家里的瓶瓶罐罐画……在孙平芳的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他画笔下的主题。

“业余时间就画画,画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对画画坚持不懈的追求,使孙平芳崭露头角。

上世纪7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孙平芳先后在企业、机关、报社、市场管理等单位从事美术宣传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义乌县经委工作的孙平芳担任义乌书画家企业家联谊会负责人,经常接待省内外一些书画家,通过切磋艺术,与他们打成一片,在交流研讨中提升自身绘画素养。

孙平芳先生国画(孙平芳用画笔描绘)(3)

孙平芳在电视纪录片《义乌三杰》中

受业于多位书画名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孙平芳受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朱恒等教授,开始学习中国绘画理论及中国山水画、花鸟画。

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曾撰写《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通史》等6部美术专史,获得首届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王伯敏艺高德馨,爱惜人才,在他的教诲和指导下,孙平芳获益匪浅。“老师们的教育,让我受用终身。”孙平芳的作品大多反映祖国的名山大川与田园风光,用笔自然随性、构图新颖独特。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孙平芳开始国画创作,收集了上千册书画资料。他以书为师,研习《芥子园画谱》、临摹八大山人等古今书画名家精品。

孙平芳先生国画(孙平芳用画笔描绘)(4)

前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给孙平芳赠送励志

精心创作向党献礼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在义乌拍摄陈望道、冯雪峰、吴晗《义乌三杰》纪录片。应朋友之邀,孙平芳到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探班剧组人员,正巧赶上陈望道在柴房油灯下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拍摄场景,这让他萌发了要创作“陈望道”系列国画的念头。

孙平芳说,去年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领导人就讲述过陈望道在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水的故事。如今,陈望道故居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里有一尊陈望道半身铜像,背后墙上挂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入党誓词》,还有汪道涵题写的“陈望道故居”匾额。室内陈列着陈望道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人们了解党史的好去处。

于是,孙平芳和金诚怀着对党的热爱,共同创作完成了国画《陈望道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孙平芳说,他们将继续创作“信仰的味道是甜的”系列国画,用艺术的形式向党献礼。

(金华日报 记者 楼明月 贾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