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1)

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一部更大更爽的“大女主剧”?

按: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孙俪扮演的芈月以媵人的身份随同芈姝嫁给秦惠王赢驷,以她自身的力量,处理后宫纷争,书写一代女后的千古传奇。那么芈月这位飒爽大女主的的真实原型——宣太后(芈八子)在秦国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李开元老师在《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中是这样介绍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的:

秦惠王嬴驷是秦昭王的父亲,秦国的第二十九代王。他十九岁即位,二十二岁行冠礼亲政,二十三岁大婚,迎娶了魏国的王女做王后,生下儿子嬴荡,立为王太子。嬴荡后来继承了王位,成为秦国的第三十代王,是为秦武王。秦惠王娶了魏夫人后,又从楚国迎娶了楚国的王女做侧室,这位楚国出身的侧室夫人,就是后来的宣太后,她出嫁到秦国的当初号为芈八子。芈是她的姓氏,八子是侧室夫人的等级称号。芈八子与秦惠王生有三位儿子,嬴则、嬴悝和嬴市。嬴则后来继承了王位,成为秦国第三十一代王,就是秦昭王。嬴悝后来被封为高陵君,嬴市被封为泾阳君,都曾经是秦国政坛上显贵一时的人物。

宣太后的父亲是楚国的王族。楚国的王族熊姓芈氏,她的姓氏,就是从父亲的姓氏继承来的。宣太后有两位弟弟,她的异父长弟叫作魏冄,与宣太后同母,后来封为穰侯。同父幼弟叫作芈戎,与宣太后异母,后来封为华阳君,秦始皇的养祖母华阳夫人,就是他的孙女。

在秦昭王时代,魏冄是楚系外戚的头面人物,国内国外的大事,出头露面的多是他。他的姐姐宣太后呢,身居宫中,垂帘听政,是楚系外戚的核心人物。楚系外戚的其他成员,都在她的卵翼之下,分据要职,牢牢地将秦国政权掌握在手中。

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2)

芈戎是宣太后的同父幼弟。宣太后出嫁到秦国时,他还在楚国,后来在楚国犯了罪,被迫离开楚国到了东周。宣太后当政以后,芈戎被从东周召到秦国,大受重用,出任丞相,被封为华阳君,成为楚系外戚的另一位头面人物。芈戎、魏冄与宣太后三姐弟,成为长期主宰秦国政坛的三巨头,被称为“三贵”。

当时的秦国政坛,又有“四贵”当政之说。“四贵”的前两贵是穰侯魏冄和华阳君芈戎,另外两贵是高陵君嬴悝和泾阳君嬴市。嬴悝和嬴市是秦昭王嬴则的弟弟,宣太后的两位小儿子,他们也积极活跃于秦国政坛,参与国政,出使外国,领军征伐,成为位尊权重的封君政要。史书上说,魏冄专政擅权,泾阳君和华阳君无所顾忌,高陵君进退不请,秦王大权旁落,四贵私家富于王室。这种说法,出于游士的夸张、政敌的攻击,虽然是偏颇的一面之词,也确实反映了楚系外戚权倾秦国政坛的一面。

宣太后是秦昭王的母亲,三贵的首贵,四贵的后台,势力庞大的楚系外戚,宛若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她此起彼落,升降沉浮。秦国的国运和势力,在宣太后与秦昭王当政期间,达到了秦国立国以来的最高峰;不可逆转的秦国统一天下的局势,也决定于这个时期。不仅在秦国的历史上,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宣太后也是一位了不得的女性,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她不仅擅长国事,政绩非凡,而且行事为人特立独行。如果用后来的历史人物来加以比况的话,宣太后可以说是一位“秦国的武则天”。

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3)

在《战国策·韩策》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秦昭王即位不久,楚国进攻韩国。韩国多次派遣使者向秦国求救,秦国都不理睬。原因嘛,在于宣太后。宣太后是楚国人,她不久前刚刚为儿子秦昭王从娘家娶了楚夫人,秦楚两国正在新婚的蜜月中,她不愿意与楚国交恶。韩国无奈,再次派遣使者尚靳到秦国面见秦昭王,陈述利害说:“韩国在地理上是秦国的屏障,在外交上是秦国的随从,两国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如今韩国危急,秦国不予救助,唇亡齿寒是必然结果,望大王再三考虑计量。”

秦昭王将尚靳的话转达给了宣太后,宣太后说:“韩国来的使者不少,唯独尚靳的话还有些道理。”于是同意召见尚靳。宣太后对尚靳说:“贱妾从前服侍先王的时候,先王将他的大腿压在贱妾身上,贱妾感到困乏而难以支撑,先王将整个身子压在贱妾身上,贱妾却没有感到沉重,为什么呢?因为有承宠接欢之利。如今秦国救助韩国,如果不多发士卒,不配备充足的粮草,是难以完成的,仔细计算下来,可以说是日费千金。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将如何回报秦国,使秦国不感到沉重的负担,而有得利的欢快呢?”

在战国的外交活动中,露骨的利益要求常常会用比较委婉的词句加以文饰,曲折地表达,宣太后直言不讳地要求韩国对秦军的救助行动做出实际利益的回报,可见她快人快语,毫不掩饰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更为奇特的是,对于这件事情,她竟然在外国的使者面前,用自己与秦惠王间的性爱动作为比喻来侃侃而谈。这种在外交场合对于两性关系的话题毫无忌讳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绝无仅有的。

不忌讳两性关系的作风,宣太后不仅流露在口头上,也表现在行动中。义渠,是地处秦国西北边境的游牧民族国家,军力强盛,长期成为秦国边疆的心腹大患。面对国政的如此难题,宣太后挺身施行美人计。她利用义渠王来秦的机会,引诱义渠王私通,生下了两个儿子。就在义渠王戒备松懈的时候,她在咸阳的甘泉宫中设计杀死了义渠王,趁义渠国内无主混乱,迅速发兵攻击,一举将义渠消灭,就地设置郡县,从此以后,秦国的西北边境安定下来。

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4)

这件事情,秦昭王不但知情,而且与母亲紧密合作,相互支持。据说,在事情最紧张的时候,秦昭王每日早晚进宫面见宣太后请示商量,完全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宣太后与义渠王的事情,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详细的情况虽然不清楚,古代史上一位奇特强悍的女主形象,却是跃然纸上,令人不得不啧啧称奇。

宣太后养有一位面首,叫作魏丑夫,很得宠爱。秦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病重,自感将不起,她下了一道命令,要魏丑夫为她殉葬。魏丑夫惶恐,请了一位叫作庸芮的人帮忙游说,请宣太后千万不要将自己殉葬。

庸芮见到宣太后,谈起了死生知觉的哲学话题。

庸芮对宣太后说:“对于人死后有没有知觉的事情,不知道太后怎样看?”

宣太后回答说:“恐怕是没有知觉的。”

庸芮接着话头说:“以太后的神明悟性,当然知道死者是没有知觉的,不过,既然如此,太后为什么还要将生前所爱的人,埋葬到死者身旁,这不是徒劳而不会有知觉的事情吗?退一步讲,如果死者真的有所知觉的话,先王对太后养面首的行为可以说是积怒已久,太后要去见先王,如今救过弥补尚且还来不及,难道还有余暇去顾及魏丑夫?”

于是宣太后醒悟了,收回了要魏丑夫殉葬的命令。

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5)

宣太后要魏丑夫殉葬,见于《战国策·秦策》,也是一件令人深思称奇的事情。

用所爱的人殉葬,在秦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件更为有名的事情。秦国的第十代国君秦穆公死的时候,曾经用一百七十人殉葬,他生前喜爱的三位大臣,奄息、仲行和虎三兄弟也在其中。这件事情,不仅使秦国人民感到莫大的悲哀,也遭到了各国舆论的谴责,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

不过,我们在这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在秦国的历史上,用活人殉葬是一种古来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殷商时代已经可以看到,在秦国的历史上,可以明确地追溯到秦国的第六代国君秦武公时代,连绵不绝,一直延续到秦国第二十七代国君秦献公的时代方才废除。正式废除的时间是公元前384年,距离秦穆公用臣下殉葬的公元前621年,已经过了二百三十多年,距离秦武公用六十六人殉葬的公元前678年,已经过了将近三百年。

由这件事情联想到宣太后在两性关系上的种种奇特言行,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比较开放的性观念,不只是宣太后的个人行为,应当也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古来习俗。秦国和楚国本是蛮夷的国家,与中原各国在文化和习俗上有较大的差异,不可以只是用后来的道德观念来一味地指责,而是应当在历史的演变中寻求理解。

(本文选自《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芈月历史的原型(芈月在历史上的原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