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大乱斗,一个秦,两个汉,三国英雄点个赞,东西晋南北朝,风流奇葩,乐逍遥。隋姓杨,唐姓李,宋辽金夏在一起,元明清,帝王完,皇上丢了金饭碗。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的朝代歌。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来讲中国古代史,历史这个东西看起来挺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哪些人在哪些时候做的哪些事,从这些人和事之中,咱们可以吸取很多教训,学会很多道理。

中国古代史,上下五千年,一个个王朝跟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咱们第一个就来聊聊尧舜禹。

从尧舜禹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带你重走一遍尧舜禹的时代)(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很久以前,还没有形成咱们中国这个国家,只有很多个部落,这时候,有两个部落的首领出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炎帝。他们两个的部落融合在一起,打败了其他部落,建立了一个部落联盟。黄帝不是秦始皇的皇,是黄焖鸡米饭的黄。关于黄帝和炎帝有一种说法,说黄帝是夏族,炎帝是华族,两个合起来就形成了华夏族。

当然了,关于华夏到底是怎么解释的,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黄帝和炎帝的融合确实形成了咱们中华民族的前身,所以咱们现在都自称炎黄子孙。此后这个部落联盟就一直延续下来,首领的位子也跟着传了很多代,而尧舜禹就是联盟先后的三位首领。

从尧舜禹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带你重走一遍尧舜禹的时代)(2)

咱们先来说尧。他当首领当了70年,非常贤德,还特别聪明。据说围棋就是他发明的,但是这样一个既贤德又聪明的人,到了晚年却有一个心病,一直解决不了,就是自己退休之后,首领的位子传给谁,有人说你儿子丹朱挺聪明的,传给他得了。

尧说不行,我儿子性格太粗暴,当不好领导,后来大家推荐来推荐去,最后,选定了一个人,他就是舜。这个舜特别有才深得人心,为了测试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很贤能,尧花了三年的时间考察他,最后发现这小伙子确实不错,于是就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他。

在炎黄部落里,天下是大家的,因为首领是大家公开推举的优秀之人。这些首领不仅有治理部落的才能,还拥有主动让位的品德——首领一般都会在活着的时候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部落中公认的后起之秀,我们把这种做法叫“禅让制”。

咱们接着来看舜,他当首领的时候啥都挺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那就是洪水,洪水一来,庄稼被淹,房子也被冲垮,别提多闹心了。

于是舜就任命了一个叫禹的人去治理洪水,禹是个实诚人,任劳任怨,一心治水,几次路过自己家,门都没进,这水一治理就是13年,最后总算是搞定了。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称呼他为大禹,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从尧舜禹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带你重走一遍尧舜禹的时代)(3)

大禹因为治水很成功,所以声望特别高,等到舜老了以后就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他,而大禹虽然跟尧舜一样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他的权力可比尧舜大多了,这又是为啥呢。要理解这个事,咱们得先理解一下这个部落联盟,所谓部落联盟,好多个部落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董事会,然后推选出来一个董事长来管理,董事长就是联盟的首领。但是,在这些部落之间,没有哪一个部落是可以实力碾压其他部落,即使有一些部落比较强大,在他们的内部还有许多家族,这些家族之间也没有谁能够碾压其他人。所以,在尧舜时代是没有人能真正统一所有部落的,那问题来了,为啥大禹就能做到?

是因为治水是个特别庞大的工程,必须得统一规划,哪个部落都不能自己搞定,必须要合作,而且要调动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大禹通过完成治水,广泛树立了自己的权威,而且让各个部落的联系更紧密了,生产力也大大的提高,再加上他所在的下部落实力爆炸,所以他说的话,就没人敢不听了。但是大禹的权力太大了,等他退休以后,这首领的位置交给谁?按照此前的传统,还是应该把首领之位禅让给别人,不过下部落的人就不干了,我们这么厉害,凭什么还让别人当老大,于是大禹的儿子启就夺取了首领的位置,开创了夏朝。

这种类似“子承父业”的方式叫世袭,世袭制只允许首领家族内部的成员继承王位,所以天下不再属于大伙儿,而只属于小家庭了。没有竞争者,首领的家人当然更喜欢世袭制了,所以在此后的上千年间,都遵循着这种继承制度。在那个时代世袭制就是必然的选择,但是禅让制虽然被取代了,却没有完全的消失。因为尧舜禹禅让这种方式听起来实在是太美好了。

以后再慢慢的会讲到,话说回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虽然是个历史的规律,但是世袭制本身有个特别大的坏处,那就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就那么几个人,赶上个人品好,又聪明的当老大,还凑合,又赶上个败家子当老大,全国人民都得陪着遭罪,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世袭制的夏王朝,他本人还是挺能干的,但是等到他去世之后,继承他王位的儿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儿。夏朝刚刚建立,屁股还没坐热,差点就亡了国。

你了解尧舜禹了吗

,